快訊

    【農電衝突3-2】「兩個太陽」照耀的七股 抗議聲浪全台最大「至少清清白白」

    2023-10-30 07:10 / 作者 洪敏隆
    七股地區光電設置之多,引發許多爭議。廖瑞祥攝
    台南七股當地人自嘲成為太陽能板之鄉,因為那裏有台灣最大的光電設置面積,卻因太陽光電發展的不公正轉型過程,致使七股漁村變貌所引發的爭議也最多,激起在地維護生態和生存權益的聲浪也是最大。七股的經驗與教訓,想要推動綠能發展區的政府學到什麼?

    進入台61縣台南市七股段,兩側的波光粼粼卻好像在搞「一國兩制」呈現不同樣貌;西側魚塭的水面反射,偶而飛過的海鳥,保有原本的七股漁村的風貌;東側卻是到處布建的光電板,讓水面波光粼粼的景致變成玻璃光。

    26歲的曾冠傑是七股文蛤養殖漁民,在屏東科技大學水產養殖系求學期間就到七股漁村實習,大學畢業後就在七股落地生根,在七股租了五甲魚塭地養殖文蛤,他撈起養殖池裡肥美碩大又發出黝黑光澤的文蛤,很自豪地問記者說「漂不漂亮?」

    曾冠傑很「幸運」,因為2018年台南市政府承諾七股的台61線以西暫緩開發設置光電,他承租的魚塭位於西邊得以繼續養殖維持生計,但是誰能保證未來台61縣以西不會被光電「染指」嗎?

    年輕的七股文蛤養殖漁民曾冠傑,舉起養殖的文蛤驕傲地問「漂亮嗎」?廖瑞祥攝


    曾冠傑很「幸運」,魚塭位在台61線以西,尚未做光電開發的區域。廖瑞祥攝


    七股原本的漁業養殖面積廣達4500餘公頃為全台之冠,除了曾文溪,還有三股溪、樹林溪、七股溪、六成排水、大寮排水及遍佈於魚塭間的大小水路,構成一個極為完整的給、排水系統,是養殖漁業發展最主要的條件,七股文蛤養殖產量佔全台4成。

    七股友善養殖得天獨厚 光電來都變了

    因為不抽地下水,七股不像台灣其他養殖區,飽受嚴重地層下陷之苦。七股沿海土地資源保護協會理事長楊惠欽說,七股利用潮差換水,天然海水養殖環境卻比超限利用的土地更能因應氣候變遷,許多養殖戶願意走生產履歷並以友善養殖方式,走出一片天地,可是光電到來,養殖漁民失去土地,整個生產、生活都帶來巨大衝擊。

    目前七股養殖戶約有8成都是承租戶,主因是1990年代財團想要開發「濱南工業區」,吸引大批投機者在七股收購漁塭,但隨著開發計畫中止,很多流失到外人的土地被套牢,可是這種承租模式,多年相安無事,卻隨著光電熱潮興起轉變。

    原本政府推動的農電共生屢屢發生「假種田、真賣電」的搶糧爭議,農委會(農業部前身)2020年修改規定,禁止2公頃以下農地變更地目,政府轉將地面型光電重點轉向單一面積較大的魚塭,即漁電共生,也使七股原本被套牢的地主解套看到曙光。

    七股的海寮龍海宮附近的光電設置情況。廖瑞祥攝


    楊惠欽說,2017年就有財團可能事先收到消息,已經來七股圈地,光是十份村的海埔新生地,半年就圈了200多公頃取得地主使用同意書,至今已有將近1200公頃土地完成光電備案,已佔七股全區的十分之一的土地面積,台61線以東地區魚塭更超過4成面積興建光電。

    台南市光電容量一直是全台第一,根據台南市政府統計,七股更是所有行政區地面型光電備案容量高居首位,所佔比例超過4成之多。根據七股監督光電青年聯盟的訪查,業者已整合土地要做光電還有1500公頃,也就是若全部佈設,未來七股恐有五分之一土地都是光電板。

    七股監督光電青年聯盟成員沈軒宇分析,七股並非因為養殖物種適合漁電共生,才出現許多光電案場,而是因為當地養殖環境特性,包括養殖租金低廉、大面積淺坪式養殖,及土地權屬組成多為外來地主持有等原因,形成有利光電迅速進入的地區,養殖漁民的權益卻受到衝擊。

    台南市行政區地面型光電備案容量前5名


    七股區光電有多密集


    承租漁民沒得選 鄰避效應是噩夢

    雖然政府規定漁電共生須取得原養殖戶同意,並且規定要維持一定養殖量,但漁民其實沒有太多選擇空間。曾冠傑說:「塭主按照租賃契約走,沒有違法,你如果現在不同意,反正合約寫很清楚到何時截止,有可能會再租給你嗎?」、「原本一塊魚塭地租金是5萬,因為光電喊到30萬,即使有些塭主嘴巴不說要做光電,也會喊加租1萬,成本增加的壓力大,你要不要租?」

    曾冠傑說,光電如果是集中在某個區域,或是在一個區域的邊邊角落設置,對養殖業的衝擊比較小,但只要是插在魚塭中央,其他仍在養殖的漁民也很難生存,因為生物最需要陽光,光若都被遮住了,有可能養得好嗎?「就像住進一間房子,中間卻插入幾根大柱子,是要怎麼生活?」

    另一個引發在地反彈是鄰避效應,地球公民基金會議題部專員梁聖岳指出,光電案場興建過程,因為機具震動或重車路過,容易導致養殖漁群緊迫、生病甚至死亡,水質受到汙染,施工便道鋪設影響當地原有的排水線路,導致養殖環境變動。

    七股光電設置對承租養殖戶造成不小影響。廖瑞祥攝


    雖然政府有要求漁電共生的光電業者,要維持7成產量,卻使得很多光電業者偏好引進自有的養殖團隊,梁聖岳感慨說,政府政策中的養殖為本,僅考慮到漁獲的生產,忽略了地方原有的產業網絡。

    過量且缺乏規劃的光電政策,嚴重違反區域發展平衡及比例原則,去年(2022)11月超過200名七股居民,凌晨4點從七股出發北上到總統府及行政院抗議,提出「政府承諾台61線以西不開發光電」、「七股光電總量管制」、「設置跨部會治理平台」,其中,抗議後成立七股工作站,跨部會的單一窗口,處理居民反映的問題。

    衝太快缺乏溝通 衝突後才檢討修正

    過去光電申設程序幾乎沒有資訊公開與社會對話的機制,多數民眾直到光電施工前的說明會,才得知光電設置的消息,常常引發不滿的情緒。楊惠欽舉出,資訊揭露其實可以化解很多的衝突,很多問題是光電商對養殖戶不了解,養殖戶也對廠商不了解,在資訊揭露強化溝通,光電業者可以知道原來施工可以避開養殖戶高危險期,對養殖戶沒有影響劇烈的時候,而非只是覺得漁民是要脅、要錢。

    楊惠欽認為,工作站設立後,漁民遇到臨地開發光電施工,可以透過平台整合政府資源,找到開發業者溝通協商,例如打基樁如何降低噪音等,試圖找到雙方可以接受的途徑。

    沈軒宇也從七股地方經驗觀察到,養殖漁戶、地主及能源廠商的私人契約關係,可能存在權力及資源不對等的情形,因此或許需要第三方公權力介入及協調,並從中注意到地方上從反對到支持的多元利害關係者的存在。他認為,上位空間規劃應明確指出適合發展光電的區位,考量權益關係人樣態,建立配套機制,而非任由市場尋租覓地,炒作土地,對地方養殖產業鏈產生衝擊,影響漁村社區發展與漁村文化存續。

    「七股光電雖然爭議那麼多,至少是很清白的!」楊惠欽點出風險揭露的重要性,七股對於光電爭議有很大的聲浪,不是代表一昧反對光電,而是希望所有問題都應攤開在「陽光下」來談,與很多地方看似沒有聲音,事實上卻是檯面下暗潮洶湧不同,在七股沒有出現類似學甲88槍擊案,這是七股長期以來積極做風險揭露,公民團體一起關注,讓政策面的問題被看到。

    「當初推動設置光電的“功課〞沒有做好,上路後發現問題,應該思考如何把車子修好或是改變路徑。」楊惠欽指出,這不只是七股的問題,而是整個台灣所有地方要推動光電都應正視也要解決的課題,過去光電議題長期以來用欺騙及資訊不公開的方式,造成人民對公權力的不信任感,現在應該要正視面對,不要二分法造成對立,而是要看到問題、解決問題,讓風險降至最低,將影響減至最少。

    七股沿海土地資源保護協會理事長楊惠欽。廖瑞祥攝


    生態是七股人的驕傲 如何永續應是「綠」能發展核心

    對於光電建置發展,曾冠傑最憂心的是環境能否「永續」,最好的方式就是公民電廠概念,每個行政區域足夠自己使用,有多餘的電再發出去,大家不知道20年後,光電這個產業會是什麼樣的發展,如果未來光電業者倒閉,那些設施是要要誰來拆除?土質改變後還能作為農用嗎?誰要來收拾後果?

    楊惠欽說:「這就是七股人對於光電設置缺乏一套完善治理會發出怒吼的原因,因為魚塭除了生產功能,還有生態環境、水源環境、微氣候調節功能、土地永續利用等功能。」

    生態一直是七股人非常驕傲,也認為是未來七股發展很重要的方向,可是,中華民國野鳥學會的《2020台灣鳥類國家報告》指出,「雖然近年來黑面琵鷺的族群量明顯增加,但威脅並未消失。由於道路開發及太陽能光電場的設立,造成黑面琵鷺在台灣西南部的棲地逐漸喪失。」

    台南市府雖然以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統計,黑面琵鷺來到七股的數量沒有減少,楊惠欽認為「這是在玩文字遊戲」,因為黑面琵鷺年增長率是增加,來七股濕地利用的黑面琵鷺,佔整個族群的比率是下降,生態課題的影響必須花更多心力重視及關注。

    目前除了位於重要濕地外,設置太陽能光電設施不需要經過環評 ,這也是2020年,地球公民基金會等環團倡議「環境與社會檢核機制」的原因,雖然經濟部採納在「漁電共生」的地面型光電開發案,列出迴避區、關注減緩區、優先區,但是梁聖岳指出,只有原本就在環境敏感區的迴避區才有明確法規是不得開發,關注減緩區並沒有明確的保育規範,業者提出的因應對策,都還有待時間驗證。

    七股人曾北上總統府、行政院抗議,發出怒吼。地球公民基金會提供


    楊惠欽說,環社檢核是讓問題被看見,政府要不要面對又是另一回事,像桃園曾設置全台首座浮座式光電埤塘,但是因為生態爭議及生態衝擊,桃園市政府寧願賠錢也決定喊停,但是在台南卻是一昧開綠燈,光電治理還是取決於地方政府有無理解生態跟環境共存的永續價值。

    七股光電爭議所該好好思考的是,不可只注重再生能源設置量的擴張,也必須在各種制度設計中兼顧生態、社會,以及公民的各種參與及溝通,「永續」才是綠能發展的核心價值。
    洪敏隆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