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朱家安專欄|談「中國小小肺炎」和「宣告我的投票意志」:無知如何出賣你的嘴

    2020-01-26 14:00 / 作者 朱家安

    中國武漢爆發肺炎疫情後,大約上週開始,臉書上許多帳號發出了這個動態:



    「大陸搞個小小肺炎,十幾億人口才死了六個,你們就怕到要瘋了,愛滋病一年死七十七萬人,也沒見你們戴套還是少約炮。」



    這段文字明顯是在主張肺炎並不嚴重,使用詼諧用詞,碰到反對意見可以回「開個玩笑認真就輸了」,相當方便。



    以內容來說,「大陸搞個小小肺炎」試圖有趣,但不夠有趣。沒有爆紅的本錢,但又大量出現,最簡單的解釋就是:部分轉貼來自「業配合作」。



    有些人把這個事件看成「假資訊」和「帶風向產業」的子議題,在我的角度,這個事件可以先從批判思考切,再從言論權力切。

    自爆發武漢肺炎疫情後,臉書上有不少帳號不約而同發出同一段動態。(圖片來源/截自臉書)

    「小小肺炎」的四個疑點

    「大陸搞個小小肺炎」看起來如果觸動人心,也是誇大詞彙推起來的,改一下就知道:



    「大陸這次肺炎,十幾億人當中死了六個,大家嚴陣以待。然而,愛滋病一年死七十七萬人,大家並沒因此更小心行房。」



    取消了修辭的效果,專注於論點的比較,更容易看出肺炎和HIV無法類比之處:



    1. 肺炎的數字是中國人數,HIV是全球。而且肺炎的數字取於傳染病爆發初期,未來必定更高。



    2. 醫學進步,HIV現在其實已經是可以吃藥控制的慢性病,控制得當,病毒量甚至會降到無法感染其他人的程度。



    3. 比起體液傳染的HIV,疑似飛沫傳染的肺炎更「擾民」。要防止自己得肺炎,更多人得在生活上做更多變動,這不是固定性伴侶就能了事的。



    4. 更重要的是,未知的東西更可怕。我們夠了解HIV,雖然目前並沒有根治辦法,但我們知道是什麼造成HIV,也知道得HIV是怎麼回事。給定現代人類的醫療防疫知識,我們知道HIV並沒有毀滅人類的潛力,也不太可能忽然爆發疫情大幅降低多數人的生活品質。反過來說,我們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所知甚少,未知令人恐懼,而且充滿驅動力。事實上就是這種驅動力,協助過去的人類克服無知。



    照上述討論,對新型冠狀病毒的恐懼並非不理性,而且反而相當理性。比起可怕而我們了解的東西,人本來就有理由多關注可怕且我們不了解的東西。



    上面這些考量有些倚賴事實知識(例如對HIV醫療的理解),有些倚賴當下反思。如果你有興趣進一步思考,我相信可以想到更多疑點。值得注意的是,要發現「小小肺炎」的論述站不住腳,這些疑點不需要全數站上你心頭,一兩點就夠了。



    *上述論點部分也可沿用到「肺炎vs.美國流感」的比較,大家可以自行延伸。



    「小小肺炎」貼文試圖讓人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掉以輕心,論述文字禁不起深究。然而我相信跟這則訊息合作業配的人,並不是都邪惡到願意靠干擾防疫來賺錢。或許有些人是真被說服,覺得肺炎疫情並不嚴重,因此相信這則訊息無害且有趣。



    因此我們有了第二個問題。

    收錢說話,卻連說了什麼都不知道

    在業配市場,人家有錢,就可以用我的嘴講他想講的話。話從我嘴裡講出來,我卻連自己講了什麼都不知道,因為我沒有反思習慣,不關心社會,對議題缺乏知識。



    這種事不是第一次發生。上個月總統大選前,臉書出現大量「宣告我的投票意志」貼文,內容抱怨政府經濟不力,用詞和圖片手勢暗示要支持韓國瑜。

    在今次總統大選前,臉書大量出現「宣告我的投票意志」貼文。(圖片來源/截圖自臉書)

    新聞報導說,這些貼文主要來自各種實況主,其中一些人事後道歉刪文,說他們接業配時以為那文字只是「鼓勵大家投票」,不知道在內容上有表態反對蔡英文連任的效果。(這些人也未必反對韓國瑜或考量自身粉絲反對韓國瑜,有可能只是不想涉及政治爭論)



    網路內容個體戶接業配,因為缺乏社會常識或者不夠關心,沒搞清楚業配內容和意圖就接受合作,這是沒把自己身為人的言論權力放在心上。



    理想上,民主社會的政治決策應該是所有人想法的競爭、綜合、妥協結果,以此觀之,任何人的想法都不該忽視。因此,在民主社會,人的政治意見就算在事實上錯誤,或者在價值上令人髮指,也至少有一個價值:這個意見反映了某人的想法。



    身為人,表達身為人的想法,這是每個人都有的言論權力。在投票日它化為一張選票,在其他日子,它是你嘴裡講的話、腳下踏的遊行、網路寫的貼文。



    這是為什麼社會抗爭的「走路工」不道德。花錢找人來幫忙遊行,是在言論權力上灌水。這也是為什麼人有理由培養反思能力、了解社會常識,避免自己因為無知,往自己無法認同的方向出售自己的言論權力。




    朱家安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