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報導】跟iPhone 4同時出生、10歲開始用社群 滑世代國中生自殺自傷數激增

2024-02-26 08:00 / 作者 吳尚軒
2010年前後出生的孩子被稱為「滑世代」,智慧型手機和網路深入成長過程,相關問題備受重視。學生示意圖,人物與新聞無涉。廖瑞祥攝
從統計上來看,2022年國中生自殺及自殘案件數高達4204件,以驚人速度創下新高,背後除了如今校園加強通報外,另一部份來說,這群幾乎跟智慧型手機同時出生、長大的孩子,從10歲起就擁有自己的手機跟社群帳號,在家長沒有適當教導的情況下,稚嫩心靈暴露在網路絢麗的三千世界裡,風暴也隨之而來。

2001年,如今已故的蘋果公司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站在台上,向全世界以「把1000首歌裝進口袋」的口號展示隨身聽裝置iPod。如今,隨身聽裝置已經成為稀有物種,取而代之的,是賈伯斯後來稱為「重新發明了電話」的智慧型手機,那時候或許很多人都沒想到,搭載網路功能的手機,不只可以把1000首歌或1000部影片都放進口袋,還有1000種衍生的喜怒哀樂。

而還未成熟的心靈連結上這個浩瀚世界時,諸般煩惱也應運而生。

賈伯斯稱智慧型手機為「重新發明了電話」,確實改變了世界。圖為賈伯斯2007年公開第一支iPhone。路透社

國中生自殺自傷數字激增 已破每年4000件

青少年心理健康議題近年來屢屢在世界各國引發討論,台灣也不例外。隨著近年屢傳學生輕生憾事,去年(2023)起,各大專校院陸續推出「心理假」機制,學生可用心理狀況為由,在不需附醫師證明情況下請假;農曆年後,台灣青年民主協會發起連署,呼籲國高中階段也應有心理假,1天內吸引超過3000位學生響應,隨後教育部也表示,將於3月起在高中階段試辦。

但同時有個現象值得關注。在教育部校安通報統計裡同樣可以看到,從2019年開始,國中生的自傷與自傷通報件數不斷大幅成長,從2020年便衝破2934件,2021年再來到3733件,最新統計的2022年則為4204件,增長速度甚至超過高中、大學。

怎麼了?台灣國中生自殺、自傷通報件數激增


過去學校、家長都不談 現在美工刀割手就要通報

當然,統計數據背後都關係到制度因素。曾擔任學輔中心主任的金湖國中校長莊錦智便表示,背後部份原因是國中階段從2012年開始陸續補齊輔導教師,教學現場的意識開始充足,「以前家長、學校都不太喜歡通報」,現在任何疑似案件一律先報,數字增加一部份是對應到法規調整。

天母國中輔導教師顏靜虹則指出,國中階段有部分是所謂「劃手」,也就是拿美工刀割手,不是真的有意尋死,而是抒發情緒,像這些情況都需要通報,但她也從任教20年經驗觀察,目前學生情緒掌控普遍比過去更弱,可能是從小到跟人的互動變少,也缺少碰到挫折的機會,「當然好處是現在比較會看到自己的狀況,不會壓抑太久。」

莊錦智也表示,實務來說,青少年身心問題確實變嚴重了,這部分他認為很大原因在於網路放大了人際關係問題,過去只停留在口語的事,現在說同學壞話會留下記錄,也會有網路霸凌、排擠等現象,「像是在LINE群組被公審」,此外學生也開始網路交友、戀愛,都衍生出更多問題。

隨身攜帶便利與煩惱 與智慧型手機一起出生的「滑世代」

搜尋過往新聞,如網路成癮問題或學生見網友而遭綁架、誘拐的案例,在過去並不少見,但為何情況有所改變?答案或許是,智慧型手機跟網路普及後的情況,和過去的電腦時代完全不同。

若以13到15歲來計算,這幾年就讀國中的學生,大約是2010年前後出生的孩子。當他們還在唸幼兒園時,4G網路已經在台灣盛行,有些人的年紀甚至比iPhone 4還年輕,或是跟Samsung第一支觸控式手機Galaxy同時來到世界上。有些人將像這樣的孩子稱為「滑世代」。

年輕世代與智慧型手機同時出生長大,隨之而生的心理健康相關議題逐漸浮上檯面。示意圖,人物與新聞無涉。郭宏章攝

當然,這些學生長大的過程裡少不了社群網路,其中又以IG、抖音等著重影音且互動方式直覺的App為主,或者熱衷觀看YouTube影片、玩手機遊戲等;兒福聯盟2019年時的調查就顯示,青少年平均10歲時就擁有自己專屬的手機,而2023年度調查又指出,一半青少年在擁有手機後,就會創立設群帳號。

任職於台南忠孝國中的輔導教師林世欣便指出,這批孩子的生長過程裡,其實可能缺乏人際系統的支持,她發現很多小孩父母因為都要工作,從國小就開始過著自己用手機叫外送,沒有人一起吃飯、聊天的生活,甚至即便家人在家,也是各自滑手機。

另一方面,網路的便利性卻也有其他影響。林世欣談到,像現在學生間的人際問題,不會因為放學、放假就停止,還會繼續在網路上面發酵,尤其往往在網上po一張照片,就可能會引來各方不同的人留言,有時候學生無意識的發言不見得有惡意,但網路環境就容易造成這樣的結果。

網路的便利也影響了校園人際關係,疫情催化下更加劇現實互動減少的情況。校園示意圖,人物與新聞無涉。廖瑞祥攝

社群網路的影響在2020年後更是加速。當時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台灣儘管嚴守國門,過去3年期間仍面對程度不等的停課、遠距上課措施,更在2021年時遭遇將近一學期的三級警戒,所有學校轉為在家遠距授課。

林世欣觀察,疫情的催化下,學生變得更習慣網路,以前學生放假會約同學出去玩,但現在他們會認為,在家上網就算有跟人互動,認為生活中有手機、電腦就足夠,也因此疫情結束後重返校園時,很多人光要回到現實生活就感受到壓力。

社群恐慌症來襲 心理師:只要出門就有助宣洩情緒

心理師王智誼表示,沒網路時學生會出門、跟同學玩,但現在動態活動變少,就是在手機前,即便只是去逛街、聊天,只要走出家門活動或運動,身體就會分泌如多巴胺、腦內啡等有益神經傳導物質,都可以幫助宣洩情緒,玩遊戲很刺激沒錯,但是分泌腎上腺素或許短時間轉移、壓抑掉壓力,但長期並沒有調適情緒壓力的功能,若又沒有現實生活的成就感與人際歸屬感,就會容易導致焦慮憂鬱,若親子關係又不好,負向情緒持續累積最終崩潰爆發,當然就會有自傷等風險。

心理師指出,現實生活的成就感與人際歸屬的重要,與同儕互動可幫助調適情緒壓力。學生示意圖,人物與新聞無涉。廖瑞祥攝

兒福聯盟研究員何明穎則指出,國內外許多研究都指出,長期使用3C都對心理健康有蠻大影響,像是容易有「FOMO社群恐慌」(Fear of missing out,又稱「錯失恐懼症」),想知道別人的動態,也容易陷入比較心態,並感到孤單、焦慮、自卑,像學生如果po自拍照,卻沒得到預期的讚數或留言時就會受到影響,尤其國中階段的孩子還在建立自我價值的時期,影響也會更大。

黃琪媛在嘉義新港國中曾擔任輔導組長,她回憶,以前問學生有什麼興趣,有人說看書,有人是打球,也有人是聽音樂,這幾年反倒越來越多學生說,「興趣就是滑手機,球場上的人也越來越少。」

小巧輕便的智慧型手機搭載網路,被譽為21世紀最殺手級的發明,也徹底改變人類的模式,如今點餐、購物、交友,都可以在雙掌間完成,被個小小裝置鎖住的當然不只有學生,事實上現在的親子教育裡,網路成癮已經是熱門議題,尤其是家長也無法擺脫時。

黃琪媛還記得,自己曾經邀請家長填網路成癮的評估量表,發現有一半家長也網路成癮,不管是為了追劇、看社群或要回工作訊息,許多家長在家時雙眼也離不開螢幕,「我都會問,爸媽你們放下手機跟小孩聊天的時間有多少?」

螢幕之外的憂慮:父母接得住孩子嗎?

除了因科技變化增加的網路問題外,隱藏在背後的家庭,更是不容小覷的因素。

根據兒福聯盟2022年針對國高中生進行的調查,有29.8%學生認為,父母很少或從未表示他們以自己為榮,近2成5認為自己很少或從未在有好表現時被父母稱讚。在同份報告中也指出,社會支持度的高低與否,對學生的心理有顯著影響,支持程度高的學生,在壓力與憂鬱程度都比較低,其中又以父母的角色最為重要。

如何預防?不同狀態國高中生憂鬱、壓力狀態

對此,王智誼說明,學生進入青春期、建立自我認同的階段,需要成就感跟人際歸屬感,這時跟家長的關係就不像過去,因為家長很多時候可能是看成績,但如果學生沒辦法在此階段有特殊表現或成就感,就會從手機、網路來獲得成就,像是打遊戲拿成就、在社群發文被關注,或是感覺自己跟大家在看同一個頻道等,這些事可以讓他得到人際歸屬感。
 
但他指出,父母不瞭解這塊,只會覺得為何孩子跟我越來越遙遠?因為他們接收到的訊息都不一樣,所以儘管父母教育程度比以前更高,物質環境也更好,但還是存在代溝,加上網路讓接受的資訊分眾化,且現在工時也長,父母沒那麼多時間能陪伴,也讓親子的距離再擴大。

「網路沒那麼不好,只是需要引導識讀能力與建立自律,很需要家長的陪伴 ,青少年少了戶外活動的機會,更容易累積負向情緒。」他說。

現在幾乎所有學校都有「養機場」,是統一保管學生手機的地方。但黃琪媛無奈地說,現在老師無法強制搜書包,也不能逼學生交出手機,只能取決於學生的自制力,「他們其實也知道自己被手機控制,會說不要再滑了,但就是做不到。」她苦笑。

政策、學校之外更重要是家庭 「父母要多跟孩子講講話」

青少年心理議題這幾年來,促使教育部在各個階段陸續增補如輔導教師等人力,但根據兒福聯盟2022年的調查,學生遭遇困擾時,有7成會跟朋友同學分享,4成是跟爸媽,只有1成會跟老師討論,而輔導老師部分僅有5.6%

向誰求助?國高中生遇到困難時會分享的對象

誠然,現場人力的增補有其必要,但何明穎也指出,兒盟還呼籲要增加輔導資源的可用性。

何明穎表示,過去學生對輔導室有刻板印象,認為是「有病」、「有問題」人才會去,青少年非常怕跟別人不一樣,因此產生抗拒,或許可以思考是否透過線上資源,或試圖改善學生對輔導室的意向,讓他們慢慢知道心理跟生理一樣會生病,輔導室是可以使用的資源。

何明穎談到,兒盟也希望更在學校推動心理健康教育,讓大家有更正面的瞭解,此外希望可以推動如護眼護照這樣的「護心護照」,比方說學生學期定期要跟輔導老師會談,可以讓老師區辨學生是否有進一步需求,另外也希望有簡單的評分量表,可以學生稍微瞭解自己的狀況,並因此跟輔導老師、父母聊聊。

他強調,父母可以多跟孩子談話,重點是先不要否定他們的感受,否孩子只會覺得一講就會被罵,就不會把真正的困難和心裡話跟父母說,也建議父母要多認識心理健康,當學生出現像是像食慾不佳、睡眠障礙、頭痛、胃痛等非典型症狀時,都需要父母多瞭解孩子的狀況。

林世欣則認為,真正的根本在於大人要願意花時間陪伴,才可能降低孩子的心理壓力,像她就會呼籲父母,也要放下手機,一起帶孩子出門晃晃,國中生年紀其實很小,如果出生下來就是這樣長大,又曾經被關在家很久,「跟他說要面對現實,沒經歷過的孩子其實是蠻難的。」

她更嚴正呼籲,相關協助措施千萬急不得,尤其不能要求快速看到成效,學生壓力大到出現自傷行為,絕對不是單一原因,有時候過度關切反而適得其反,「對學生來說,『大人要我趕快好』這件事其實更有壓力。」

《太報》關心您,再給自己一次機會
‧安心專線:1925(24小時)
‧生命線:1995
‧張老師專線:1980
吳尚軒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