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到這些事情的當下,我哭了!」外賓參訪景美紀念園區都指定要他導覽

    2023-11-12 07:20 / 作者 李佳穎
    白色恐怖受難者陳欽生因擅長英文,經常替訪台的外賓導覽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國家人權博物館提供
    秋老虎發威,穿著西裝走在又窄又黑的監獄當中燠熱難耐,而這正是許多白色恐怖政治犯過去關押在景美看守所的真實感受。美國前眾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比利時眾議院外交委員會議員薩菲亞(Darya Safai)、立陶宛前總統葛寶思凱德(Dalia Grybauskaitė)等外國政要訪台,想要理解台灣,位於台北盆地南端、距離市中心約30分鐘車程的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景美園區)成為必訪景點之一。

    外國訪賓來台行程緊湊,部分指定要特別來景美園區,也有人提到是看到裴洛西在社群平台上的分享內容而決定前來,還有訪賓來到景美園區時已經疲憊不堪,欲縮短導覽時間,聽了也曾有白色恐怖受難經驗,被口鼻灌鹽水,還有大頭針扎指甲縫等刑求經驗的「生哥」導覽,反而打起精神,拋出問題,甚有人聽到當場哭泣落淚,因為想起自己也曾有的被迫害生命經驗。

    經常替外賓導覽的「生哥」,白色恐怖見證者陳欽生,有些外國人會親切地稱呼他「Fred」,是少數會可以直接以英文導覽景美園區的受難者,裴洛西旋風式訪台最後一站來到景美園區,就是由他負責解說。要讓外賓了解台灣威權時期歷史過去外交部經常就近安排參訪中正紀念堂,但國家人權博物館自2018年正式掛牌,景美園區也於2021年更新了常設展,「生哥」自2011年籌備處時期就在園區導覽,早已講出口碑,每每有外國政要訪台,都會聯繫景美紀念園區。
    白色恐怖受難者陳欽生曾為美國前眾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導覽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截自裴洛西臉書


    陳欽生來自馬來西亞,1967年來台後考取成大化工系,沒想到於1971年遭羅織入罪涉入台南美國新聞處(美新處)爆炸案,在當時的景美看守所與綠島監獄共關押了12年。他經常在導覽時說:「我只有正面看待,盡可能忘記這些傷痛。」

    有別於館內的導覽人員有固定的路線,陳欽生有他個人的專屬路線,第一站會先到「軍事法庭」,當年他的案件就是在這裡審判,「我進去到會覺得很恐懼,我還必須要站在地方。」他認為,唯有在親身經歷的現場分享,才能讓人了解他的心路歷程。

    陳欽生通常站在當年「被告」所站在的桌子前分享被羅織入罪、刑求認罰的過程。調查局讓他不吃不喝也不准上廁所長達50小時,又是對他一頓拳打腳踢,口吐鮮血也不放過,也會將他的手腳綑綁吊掛,摀住口鼻後灌入鹽水,讓鹽水從鼻子、耳朵中流出,這也在他身上留下嚴重後遺症。

    陳欽生回想,當時他堅持不依照審訊人員的指示寫下自白書,他伸出手指示範,國安人員將他的手掌壓在桌上,拿起大頭針就往指尖和指甲縫刺進去,刺到第三根指頭就受不了,但仍不被放過,用原子筆夾在指縫之間用力擠壓,痛到暈過去就被潑水喚醒,2天下來手指已經紅腫發黑。
    白色恐怖受難者陳欽生當年正是在軍事法庭遭到審訊,他經常在這裡向外賓分享他的生命故事。李佳穎攝

    訪賓聽到這裡經常說不出話來,也有人嘗試問他「如何面對艱難的困境」,陳欽生總是說,他沒有要控訴任何人,但想要呈現國民黨長年執政下的負面事蹟,「在蔣介石的領導下真的有這件事情發生」,第一線的執法人員為了獎金、為了滿足控制欲而有不當的心態與行為。

    在軍事法庭聽完陳欽生的親身經歷,他會帶領訪賓前往仁愛樓看守所,他曾在33號房被關押了1年3個月,現在他總是戲稱這是他的「VIP」房,夏熱冬冷,沒有乾淨的水源可以使用,而關押的近500個日子,他只離開牢房4次,3次審訊,最後1次是要移送綠島。

    看守所的門不高,身形較為魁梧的外國訪賓一不小心就會撞到頭頂,押房空間不大,規模超過5個的訪問團經常無法擠進當年可以睡10個人的小房間,監獄走道逼仄昏暗,沒有日光燈根本照不見路,中午烈日下參訪的訪賓還曾詢問:「這裡就連白天也沒有光嗎?」

    走經會客室時,有些訪賓會實際拿起電話體驗隔著玻璃、只能從話筒中聽到對方聲音的感覺。陳欽生分享,關押的12年間,他只與母親講過一次話,遠從馬來西亞來到綠島的母親只有數分鐘的會面時間,彼此隔著玻璃,激動得說不出話,最後只能目送母親離去。
    有些外賓會實際在押房的會客室體驗與親友隔著玻璃、只能從話筒聽到聲音的處境。李佳穎攝

    「聽到這些事情的當下,我哭了!我真的哭了!」第一次訪台的伊朗裔比利時眾議員薩菲亞接受《太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陳欽生向訪團導覽牢房與法庭時,讓她想到她在伊朗也有類似的經驗。

    出生在伊朗的薩菲亞,1999年與丈夫參與抗議改革派媒體執照遭吊銷的抗議行動,最後遭到政府逮捕,關押了24天,出獄後,她於2000年6月與秘密躲藏、在比利時具有學籍的丈夫一起逃亡到比利時,她在比利時積極爭取性別平權,並於2019年當選為聯邦眾議員。

    薩菲亞提到,作為比利時的國會議員,「我知道哪些國家可以是我們的朋友,哪些國家是我們的敵人,這是我的職責。所以我知道台灣曾經經歷困難的時刻」,而來到景美園區親自見證,更讓她深刻體驗「那個令人難以置信的年代」。

    薩菲亞提到,短短一小時的參訪,喚起了深藏內心的記憶,讓她想起當年她在伊朗也在那個不公平的法庭上接受審判,她在監獄當中同樣思念家人,思考自己犯了什麼錯,害怕社會大眾忘記還有人在監獄內奮鬥,「我只是想為我的國家爭取自由和民主,為什麼我應該坐在這裡?」
    伊朗裔比利時眾議院外交委員會議員薩菲亞(左3)曾於今(2023)年10月中旬訪台。外交部提供

    感同身受的還有近期訪台的西班牙籍的歐洲議會友台小組成員羅培斯(Leopoldo López Gil),他來自於委內瑞拉的政治世家,兒子羅培斯二世(Leopoldo Eduardo López Mendoza)則是委國的反對派領導人,自2014年起遭到監禁與軟禁,最後於2019年到西班牙大使館尋求庇護才得以離開。

    羅培斯是隨著歐洲議會友台小組第一副主席柯契夫(Andrey Kovatchev)的訪問團前來,據了解,他特別指定要來參觀景美園區,就是因為兒子在委內瑞拉也有遭到政治迫害、不當審判的經歷,所以想要特別來看台灣的軍事監獄,了解台灣的民主化經驗。

    「我過去為了爭取伊朗民主而努力,但卻無法實現,很幸運地是,台灣已經成為一個民主的國家。」薩菲亞對《太報》記者說,她來到台灣就是「預防勝於治療」,向中國共產黨傳達「不要染指台灣、不要攻擊台灣」,因為她無法接受台灣成為中國專制政權的受害者。

    薩菲亞還表示:「我很感激這些前人的勇氣!」台灣持續致力於守護民主,她為台灣感到驕傲,而民主國家應該團結,表達支持與友誼,「我希望有一天,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我出生的國家伊朗,因為那裡還有很多勇敢的人為民主奮鬥。」
    白色恐怖受難者陳欽生為外國訪團導覽過去景美看守所內的押房。李佳穎攝

    陳欽生不做投影片,也不會特別為了導覽而做準備,總是真情流露盡情分享,當訪賓向他感謝時,他卻總是回覆「應該是我要說謝謝」,他總是向外國政要說明台灣需要的協助,同時感謝美國提供防禦性武器、感謝歐洲政要持續表達挺台主張。

    這幾年來台的訪團爆炸性成長,陳欽生在導覽過程中也特別感覺到歐洲國家對台灣的興趣大大增加,例如今(2023)年8月來台的立陶宛前總統葛寶思凱德(Dalia Grybauskaitė)就表達對台灣的高度支持,中東歐國家與波海三國更因相似的歷史更能感同深受。

    外國訪賓來台行程緊湊,部分指定要特別來景美園區,也有人提到是看到裴洛西在社群平台上的分享內容而決定前來,還有訪賓來到景美園區時已經疲憊不堪,欲縮短導覽時間,聽了陳欽生的導覽反而打起精神,拋出問題,互相交流。

    部分訪賓在台期間同時參訪了中正紀念堂與景美紀念園區,還會問陳欽生,為什麼台灣可以同時紀念威權統治者又紀念白色恐怖;他也會說明,台灣解嚴後並沒有馬上推動轉型正義,許多人仍認為兩蔣為台灣帶來自由與繁榮,因此紀念他們。

    陳欽生表示,他自2011年開始導覽景美園區,至今已經導覽了上千人,而2022年疫情解封後,來台參訪的人數倍增,至今一周平均要導覽3團。他盼望,不透過口譯的英語導覽可以讓外賓了解「台灣的民主不是從天上掉下來」,如同他當年遭囚時受到國際聲援,台灣仍需要國際友人共通支持,守護自由人權民主的價值。
    李佳穎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