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疫情映照人性光輝!印尼「隔離不治」患者頻增 志工全天待命協助後事

    2021-08-03 12:49 / 作者 張家瑞

    圖片
    依伊斯蘭教義,人死後的軀體僅以白棉布包覆,不用棺木直接土葬。印尼志工協助家屬以符合防疫的方式安葬染疫死者。圖為志工在死者家裡準備白棉布,攝於7月30日。(圖片來源/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石秀娟茂物2日專電)COVID-19疫情肆虐全球,奪走400多萬人命,也映照人性光輝。印尼一群志工全天待命,一接獲染疫者在家病逝的通知,立即出動協辦後事,助人的善念讓他們面對病毒仍挺身而出。



    這群志工由西爪哇省茂物(Bogor)市政府招募,7 月4日在社區活動中心架設簡單設備後開始運作,成員有計程車司機、退役軍人、大學生、影像工作者、家庭主婦、電機技工等。有的人待業中,有的人下班後過來值班,共約60人。



    印尼這波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6月急速升溫,當時許多醫院爆滿,患者被迫在家療養,到處傳出缺乏氧氣瓶致死的不幸。單日不治人數頻創紀錄,最高達2069人,上週平均為1777人,或許還低估了在家隔離死亡的人數。




    圖片
    印尼西爪哇省茂物市一群志工自願協助在家隔離不治的染疫死者辦理後事,全天候待命,一接到消息就出任務。圖為設置於社區活動中心志工中心,攝於7月27日。(圖片來源/中央社)




    印尼民間疫情資訊分享平台Lapor2019冠狀病毒疾病統計,6月至今有2833名患者在醫院外死亡,只是冰山一角。根據官方統計,累計不治人數逾9萬5000人。



    記者7月27日採訪當天,志工已處理105具遺體,不僅幫罹難者家人省下高達700萬印尼盾(約新台幣1萬4000元)喪葬費,也確保遺體處理符合防疫原則。



    志工團長里諾(Rhino Indria)說,平均一天處理3具遺體,最多曾處理7至10具,從淨身、包覆、入棺到安葬墓園,在最短時間內完成。志工分3組,其中有8名女性,「24小時都有人待命」,只要確認死者是市民,就立刻出任務。




    圖片
    COVID-19疫情肆虐全球,也映照人性光輝。印尼一群志工全天候待命,隨時協助辦理染疫在家隔離不治者後事。圖攝於7月30日。(圖片來源/中央社)




    印尼人口約2億7000萬,其中85%是穆斯林。依伊斯蘭教義,人死後的軀體應以白棉布包裹,不用棺木,逕以土葬的方式回歸真主。但依防疫規定,COVID-19患者的遺體必須包覆塑膠膜及屍袋,防止體液流出,並放入棺木中密封才能下葬。



    里諾說,多數民眾不了解防疫需求,有人不擔心染疫患者遺體處理不好可能造成的問題,用一般的方式處理;有人則很害怕,不知道該怎麼辦。



    就讀護理系大學生努亞納(Nuryana)說,如果病逝者是女性,則須由女性幫忙淨身,「我覺得女性志工可能很缺」,因此加入幫忙。她的很多同學、朋友也加入。



    努亞納說,她和同學們主要負責幫女性死者淨身,在學校學過遺體淨身,這個工作對她們而言沒什麼困難。「最主要的困難在於和家屬溝通」,有些家屬堅持用自己的方式處理後事,他們必須說服家屬依從處理新型冠狀病毒染疫死者的標準程序。



    茂物市長蘇吉阿托(Bima Arya Sugiarto)之前接受中央社訪問表示,志工團成立後,很意外看到很多年輕人「熱情承擔起這項不簡單的任務」。他協調宗教團體和領袖訓練志工處理遺體的方式,市政府也提供必要防護用品,保護他們安全。



    從事影像工作的志工迪帕(Dipa)說,受到疫情影響,公司接單減少許多,因此有時間來當志工。他負責幫死者淨身,「最大的困難是要做好心理調適」,他告訴自己,只要做好防護,就不會太恐慌、太害怕受感染。



    志工翁澤(Once)說,原本是電機技工,擔任志工幫死者淨身,剛開始很不習慣,也會怕,現在已經不再恐懼。他知道很多人不敢做這個工作,「感謝阿拉讓我們完成幫助他人的意念」,這是人道工作,「我覺得很光榮」。



    蘇吉阿托說,由於市政府沒有足夠經費,沒辦法給志工報酬,但很幸運有很多團體或個人大方提供協助,包括捐贈棺木、防護用品或其他捐獻等等,供志工團運作。市政府也安排醫護人員固定幫志工篩檢,讓志工安心,度過艱難時刻。




    張家瑞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