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深度報導】雙語教甄英語掛帥難找人 錄取者卻連教課都有困難

    2024-04-15 08:15 / 作者 吳尚軒 / 記者
    雙語教甄乏人問津,不少科目招不到老師。示意圖,廖瑞祥攝
    雙語教育上路以來,各縣市近年的雙語教師甄試陸續傳出偏重英文、輕忽學科的現象,讓教育團體憂心招到的教師素質不如預期。這個擔憂如今恐怕慢慢成真,全台從北到南,即使都會區的雙語教甄都出現乏人問津的情況,不少科目根本招不到老師,即便錄取了,卻也面臨專業不足,不但難以撐起課程,甚至需要接受專人輔導的處境。

    去年(2023)夏天,小柏(化名)終於「上岸」,考過教甄成為一名正式教師,然而這段日子他卻過得不輕鬆。他考的是雙語藝能科教師,曾擔任多年英文代理教師、以優異英文成績過關的他,過去一年卻對自己的專業科目感到心虛,缺乏實戰經驗,什麼東西都只能邊做邊學。

    準總統賴清德在擔任閣揆時拋出雙語政策,並於2020年正式上路,目標是2030年時,全國中小學有超過9成,英語課以全英語授課,且3成學校能以雙語教授其他科目,期望台灣因此更接軌國際;然而在過去缺乏師資培育、各單位對雙語解讀不一的情況下,近幾年各縣市光是教師甄試,就傳出不少怪象。

    所謂雙語教育的初衷,是希望教師能以2種語言教授學科,除了語文能力之外,仍須有一定的學科能力,然而近年來各地的教師甄試,卻屢屢傳出英文優先,專業次之的現象。

    其中花蓮縣2022年的國中教甄,就出現國文老師筆試不考國文,只考英文、教育心理學與教育理論的荒謬現象,就連教育部長潘文忠也公開表示這是誤解雙語政策;但事情並未就此平息,各縣市後續仍傳出試教時過度側重英文,也讓教育團體不斷提出質疑,如此方式篩選的老師素質堪憂。

    小柏沒想到自己居然成為被質疑的其中一人。

    過來人告白:甄試過程獨尊英文 專業科目沒經驗也放行

    原來是英文教師的他為了尋覓教職,在攻讀進修學分後,取得藝能科做為第二專長。過去當代理教師時,他看學校裡的雙語社會教師錄取後,不但不用教社會,反而改教英文課,社會科另外找代理教師補位,心裡覺得荒謬之餘,他半開玩笑地跟同學打賭:兩個人都去報考台北市的藝能科教甄,一個人考一般組,一個人去考雙語組。結果同學落榜,他錄取了。

    為了實施雙語教育,教甄出現國文老師筆試不考國文,只考英文的亂象。示意圖,取自Unsplash圖庫


    台北市的雙語教師甄選,假若曾教過英文可以加分,擁有多年英文科代理經驗的他,不但順利通過初試,在複試也以流利的口說過關,而面試時,評審只問理論基礎,最後7個上榜的人裡頭,加上他有超過一半本來都是英文老師,完全沒有藝能科的實戰經驗。

    好在學校沒有叫他們真的上陣。小柏後來探聽發現,同期上榜的人,在學校裡幾乎都被叫去擔任行政職,扣掉行政工作外,只要上最低標準的授課時數,至於科目本身的教學法,「只能進去後邊摸邊學。」

    在自我懷疑跟不熟悉的業務夾擊下,他已經撐過了一個學期,然而濃濃的困惑仍然纏繞著他。

    這不只是小柏的個人際遇,全台雙語教師裡,不知道又有多少人,也因為甄選制度的缺失,而陷入進退兩難的困境,甚至遭到行政處罰。

    只看英文不看教學 資深教師嘆制度讓新血險成不適任教師

    來到台灣雙語教育的起源地台南市,教師會理事長陳葦芸就指出,這一兩年陸續有雙語教師因教學不力,而被送進教師專業審查會審議,「通常是教錯內容,或是改錯作業;都不是單一事件,是累積一段時間,學校也輔導不成才會送進來。」

    台南市並非直接開設雙語教職缺,而是鼓勵藝能科教師取得雙語專長,或由英語教師協助雙語教學,但光是英語教師就出現人力荒,去年國小教甄招考一般英語教師83人,最終僅錄取40人。

    她指出背後關鍵,是政府力推雙語政策下,學校為了避免人力不足,傾向先把人找齊,但國小階段如果是中小型學校,可能未必有足夠的英文課時數,因此老師也需要帶班、跨教其他課程,比如國文、數學等,但出現狀況的教師,通常不是傳統師培體系出身、沒經過包班制訓練,「他們也很挫敗,等於是學校或教育局找了不適合的老師。」

    陳葦芸說,如果學校輔導不成,就會送到專審會,透過輔導委員進行2至3個月的輔導,再沒過就是解聘,不過現在走到這一步的老師還很少。

    名額比報名者還多 乏人問津下「堪用就錄取」

    雙語教師的困境從教甄數據就可略知一二。過往員額控管下,專任教職是稀缺資源,每有職缺釋出,往往吸引數十甚至上百位流浪教師爭搶一個名額,然而在台中擔任教甄評審委員的阿廷(化名)指出,他去年在雙語教甄就發現情況非常「慘烈」,他評比的科目開缺9人,實際到考6人,進到複試的剩下5人。

    進到試教關卡的人英文能力都很優秀,可以整堂課都全英文教學,但讓阿廷傻眼的是,不少人根本教錯單元,比方說現場抽籤要教3-1單元,考生卻逕自教3-2、3-3,讓他感嘆,能選的根本寥寥無幾,只能勉強選還可以的人。

    他認為背後問題,是因為在名額多於考生的情況下,讓考生覺得,只要展現自己英文夠好、可以教完一堂課就能錄取,也因此略過較難教的部分,改採自己擅長的地方,「就是賭賭看,覺得這小節好教就教這裡。」

    他也指出另一個問題是,雙語應該至少是中英文混用,這些老師進來以後,卻都用全英文教學,導致每堂課都變得像在上英文課,大半時間在教單字,但實務上來說,像是教育部規定國小三年級才開始學英文,課本一課也才7、8個單字,結果其他課一堂的單字量就超過英文課,「還高出好幾倍,學生負擔太重,最後上課就只是放空。」

    招不到人降低門檻 雙語教師荒連北市也受衝擊

    即便是首善之都的台北市,也出現遍尋不著雙語教師的情況。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副理事長何俊彥統計發現,台北市雙語教甄也面臨報考人數低於名額的情況,如去年112年度教甄,國小體育教師開缺15名,吸引191位教師報考,視覺藝術7個缺額,引來124名競爭者,然而轉到雙語組,雙語體育開出38個缺額,卻只有6人報考,最後僅4人錄取;雙語視覺藝術開缺11人,僅8人報考,最終3人錄取。

    就算是首善之都,台北市也面臨招不到雙語教師的情況。圖為小學開學,陳品佑攝


    不僅錄取名額遠多於考生人數,有些科目更乏人問津。台北市、新北市去年國中教甄開招共13名雙語生活科技教師,竟完全無人報名;對此,何俊彥指出,如生科、資訊教師近年來面對科技業界缺工下,相關專長的人寧可去業界發展,也不願擔任教職,更面臨困境。

    供不應求下,也導致雙語組通過初試的最低分數,全面低於一般組,比如台北市國小自然科教甄,一般組為最低69.3分過關,雙語組最低門檻則為54.9分;國中資訊教師差距更高,一般組最低通過成績為79分,雙語組僅為45分。何俊彥說,因為要找有學科知識,英文又好的人不容易,只好降低錄取分數。

    回到小柏的際遇,何俊彥解釋這是常見現象,因為學校錄用教師後不會無故解聘,尤其現在員額稀少,難得有職缺招人,如果進來發現無法符合要求,由於不少雙語教師本來其實是英文教師,所以要嘛請他們回去教英文,要嘛就是讓他們擔任行政職,比較不用授課,「但這就不是雙語教育的初衷。」

    台北市已是如此,全台灣呢?攤開111年度師培統計,當年度全台灣的雙語教甄中,有高達22個科目報考人數低於10人,更有17個科目開了缺,卻找不到合適的雙語老師,包含國小閩南語教師、新住民語教師以及國中輔導教師等。

    雙語教甄報考、錄取人數慘


    一名台北市資深教務主任則表示,過去台北市衝刺雙語教師時,開出英文要達到CEFR B2等級的要求,但其實他就對此存疑,不僅這個標準讓報考人數減少,此外以國中來說,學生會的單字量其實約莫只有1200-2000個,學生英文能力有限下,老師要使用多難的英文?雙語教甄側重英文,反倒造成學科合適的老師無法通過門檻,回到教學現場,很多科目用中文教都困難了,何況英文?

    這名主任也呼籲,可以思考更改教甄程序,初試先考學科、教學能力,後續再加掛雙語組考試,如此分為兩階段,先篩選專業能力足夠的老師,再進一步找出語言能力強的人。

    各地修正做法:調整教甄、鼓勵現職教師進修雙語

    如今,113學年度中小學聯合教甄即將登場,各縣市將於近期陸續公告簡章及缺額,過去幾年來的雙語教甄困境又要如何應對?

    台北市教育局表示,本次國中雙語教甄部分,筆試改採中文及英語命題,試教改以中、英雙語進行,國小試題則以中文命題,試教也以中、英雙語進行,並鼓勵國中小各學校優先招聘各科專業教師,或校內現職教師進行語言能力及雙語教學增能,來擔任雙語授課教師,後續也辦理增能計畫。

    台南市教育局則表示,目前教甄開缺科目尚在評估作業,各校所需雙語師資,會以辦理教甄、爭取公費生及培訓現職教師多管齊下,而台南市的雙語教學,以現職教師取得雙語次專長,或市府自辦領域雙語培訓的教師為主,擔任授課師資,現況學校雙語教學科目以藝能課居多。

    台中市教育局則表示,台中市雙語師資目前沒有招收問題,招收人數是六都第一,觀察錄取後的表現也都不錯。

    時序荏苒,新的一輪教甄即將來臨,摸著石子過河的雙語教育如今又走過一年,各地又要如何繼續調整,才能化解各界對雙語教育的疑慮,以及教育現場的憂心呢?
    吳尚軒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