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校求生戰2-1】世新中文系關門?停招、整併潮再起 語言科系轉型路怎走?

2023-11-06 07:00
世新大學將停招中文系、淡江大學4個外語系將合併陸續傳出,語言科系如何轉型成台灣高教焦點。圖為教室示意。陳品佑攝
近年來,國內外大學都出現語文科系衰退的風潮,台灣在少子化現象日趨嚴重下,被社會視為不利就業的語文學系紛紛受到衝擊,近期接連傳出世新大學將停招中文系、淡江大學4個外語系將合併,再度激起相關科系的危機感。學者呼籲,語言科系應在內容時代聚焦培養「說故事」的能力;然而轉型真會如此容易嗎?

10月的最後一週,原來歲月靜好的世新大學中文系,傳出將於114學年度停止招生,此事立即在媒體上成為新聞,也在臉書引來校友感慨,於Dcard則招來學生議論。校方表示,面對少子化浪潮,「調整」是不得不為的手段,將在11月舉行校內說明會,然而系學會卻發表聲明反駁,表示是校方單方面決定停招,但科系的存在並非只為了招生率,呼籲決策者重新考慮。

世新大學中文系將於114學年度停止招生,消息傳出後引起學生討論與校友感慨。圖為世新大學中文系辦公室。吳尚軒攝

中文系將被停招或許是早有計畫。翻開日前才剛公布的113年度大學招生名額表,中文系明年僅開出10個招生名額,恐怕還比偏鄉國小的新生人數還少。

「校方說是中文系申請停招,但沒有系會把自己砍掉!」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副教授楊宗翰如此評論,直言停招通常是校方有意,才要求系所提出計畫,而這是少子化下,大環境與整體趨勢的影響,學校與其等教育部調降招生名額,不如先「自斷手腳」,而通常此時會從文科開始動手,其實不僅私校,就連公校的系所也可能面臨整併。

「語言不用學4年」 外語系去年成缺額爐主

少子化浪潮來襲下,我國超過140所的大學,在近年陸續面臨招生威脅,尤其後段私校,不少已經紛紛面臨退場危機,老字號、前段班私校儘管尚處於安全範圍,但個別科系已漸受威脅。

私校每年的收入裡,學雜費就佔約6-7成,因此系所招生往往攸關生存,更有學校要求教師到高中職辦講座、發傳單,將招生人數當業績。隨著大學招生在111學年開出1.4萬人的缺額,就連文化、淡江、實踐等老牌私校也受創嚴重,所謂調整的節奏也跟著加快。

淡江大學以外語聞名,考量包括少子女化和歐洲語言的整合性趨勢,114學年起擬將西語系、法語系、德語系、俄語系合併為歐語系。翻攝淡大官網

世新中文之外的另一個消息,是以外語聞名的淡江大學同樣傳出消息,擬從114學年起,將西語系、法語系、德語系、俄語系合併為歐語系,校方受訪時表示,主要考量包括少子女化和歐洲語言的整合性趨勢,強調整合後有助學生交流、討論。

翻開113學年度的招生名額,創立已有一甲子歷史的文化大學俄語系,也僅剩下10個招生名額。

語文類科系在少子化裡深受衝擊並不意外。1.4萬缺額出現的111學年,最多的缺額正落在外語類科系,教育團體分析,當時關鍵是在時代變遷下,學生、家長普遍認為唸其他科系也能學好英文,還能學其他職場技能,不需要單單投注4年時間在語文科系上。

面對語文、文學類科系的危機,楊宗翰呼籲,不管中文、外文或華文、台文,語言系所都該坐下來談,「否則就是被校方分別擊破」,社會輿論也覺得無用,「但我們應該要找到自己的定位,不是任由外界輿論定位。」

強調「說故事」的能力 學者提轉型解方:培養想像力與創造力

對於眼前的危機,台灣大學人社高等研究院院長廖咸浩認為,本國語言和外國語言都各有重要性,在談競爭力時,重要的是發現問題的批判力,還有解決問題的想像力、創造力,這三種能力的培養都需要精密的語言能力,因此要透過本國語言、文學來學習,而想像力要多元刺激,就要透過外國文學來協助,即便如今許多知識可以透過網路一鍵翻譯,但還是需要有人整理、介紹,外語科系不只是教語言,也教文學與文化,「所以如果這些系消失,國家就會變成聾啞的人。」

台灣大學人社高等研究院院長廖咸浩強調,外語科系不只是教語言,也教文學與文化。翻攝自中研院明清研究推動委員會網站

面對未來,廖咸浩則認為,未來語言類科系勢必要改弦易轍,重點要放在創造力與想像力的培養,像是培養怎麼講故事的能力,因為如今不管是謀職還是募款等,現代社會裡講故事都是專業的能力,而這正是創造力的發揮,而未來AI主導下,中低端工作會被取代,更需要有想像、創造力的高端人才,因此未來外語系、中文系就是要調整,集中在教導想像、創造力,「這樣的人才,才是未來有用的人。」

奇異果文創創意總監劉定綱也秉持相似看法。他表示,若用科系對學生的「品牌形象」來看,中文系的品牌形象多半是古文,容易被認為除了研究、教學以外沒有直接用途,儘管這並非中文系的全貌,但已經變成品牌形象。而外語科系的困境,則是現代學生普遍外語能力好,覺得透過自學或其他管道學習,不會想把語言當第一專業,這也使得外語相關系所在招生上面臨困難。

奇異果文創創意總監劉定綱指出,長文、資料的解讀不管對什麼行業都非常重要,這可以是中文系建立新形象的方向。翻攝自TEDx Talks YouTube

劉定綱認為,語文類科系未來需要塑造新的品牌形象,首先可以思考的是內容生產,包含故事、小說或者新聞寫作等,目前產業端有大量內容需求,都可以跟語文相關,科系也可以跟相關單位建立合作,再者可以思索的方向,是標榜培養閱讀理解的能力,長文、資料的解讀不管對什麼行業都非常重要,但現代人普遍沒有足夠的閱讀習慣,也是可能建立新形象的地方。

他並推測,隨著大學不分系、不分學院成為趨勢,語言科系未來的轉型可能是走向學程化,因為若要把語言當第一專業,不管家長還是學生都會有疑慮,但弱勢定位成增能,就還是有市場,相信還是可以受到學生的歡迎。

國內外語言科系都受創 轉型之路如何實踐?

語言類科系乃至文科的萎縮,並不僅僅是在台灣發生。根據美國現代語言協會MLA統計,2013年到2016年間,全美國的大學裡減少了651門語言課程,而從2016到2020年間,主修英文以外語言的學生人數銳減15%,由91萬人減少為77萬人。

大學語言相關科系的危機感湧現,要哪裡轉型,才能殺出一條生路?圖為校園示意。廖瑞祥攝

衰退風潮舉世接然,而有趣的是,世新大學早在4年前,就傳出校方有意將中文系改名為「中文暨傳播應用系」,儘管最後在師生抗議下未果,中文系後來仍應要求加入傳播特色,增加劇本寫作、廣告寫作、歌詞寫作三大課程;另一方面,世新英語系則也在2021年改名為「英語暨傳播應用學系」。

如今在世新大學的網站上,依然可看到標題為「唸中文系出路窄?打破既定印象,培育核心能力,讓你在任何領域都發光」的文章,對比如今的停招危機,轉型實踐起來並不容易。

吳尚軒

【私校求生戰2-1】世新中文系關門?停招、整併潮再起 語言科系轉型路怎走?

2023-11-06 07:00

近年來,國內外大學都出現語文科系衰退的風潮,台灣在少子化現象日趨嚴重下,被社會視為不利就業的語文學系紛紛受到衝擊,近期接連傳出世新大學將停招中文系、淡江大學4個外語系將合併,再度激起相關科系的危機感。學者呼籲,語言科系應在內容時代聚焦培養「說故事」的能力;然而轉型真會如此容易嗎?

吳尚軒

【私校求生戰2-2】只考國文就能唸資工?!大學放寬門檻就救得了招生嗎

2023-11-06 07:00

在後段學校倒閉潮後,少子化浪潮近年蔓延到前段私校,隨著招生缺額居高不下,各校近年紛紛調整招生名額、門檻,僅以1科成績做為門檻的科系,在過去2年增加了將近4成,此外更出現資工、資訊科系僅以國文成績篩選學生的怪異現象。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