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年淨零排放成為全球共識,許多國家1陸續設立「碳交易市場」或「碳權交易所」,有立委關切若《氣候變遷因應法》三讀通過後,國內是否能成立自己的碳交易所?金管會今(28日)表示,只要政策確定,半年內可成立並先試營運,而為了維持減碳動能,環保署也傾向設計國內交易機制為主,僅一部分可向海外交易。
攸關2050年淨零排放的《氣候變遷因應法》今年5月通過立法院初審後,在本月進行黨團協商,但始終未有共識,由於修法涉及碳費、碳稅和碳交易等重大議題,引發外界關注。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今天邀請金管會、財政部、環保署就「如何藉由金融力道引導資金綠色轉型,落實我國淨零排放目標」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
立委曾銘宗表示,淨零排放跟節能減碳是重要趨勢,有許多上市櫃公司也著手進行相關事宜,不過,有許多上市櫃公司到新加坡購買碳權,有許多國家也已經設置碳權交易所,金管會是否贊成?若政策上確定,相關機制和辦法在多久之內可以成立?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表示,11月參加國際證券管理機構組織(IOSCO)的年會,很多監理主管機關都在討論碳交易所的問題,跟環保署持續溝通、討論,若環保署政策上可以朝試辦方向,會積極配合。
證券交易所董事長林修銘說明,許多國家都是去年或今年才開始開放碳權交易所,目前交易筆數都不多,若我國政策確定後,評估半年內可以成立,不過,參考日本東京證券交易所設立第一個二氧化碳排放交易市場,目前在試營運階段,都由人工處理而不是電腦作業,資訊設備建置時間長,台灣應該也是如此,「一開始從小累積到大」,跟國際連結還有許多準備事項。
曾銘宗認為,目前成立碳權交易所的國家包含中國大陸、韓國、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印尼等,台灣不能落後太多,要有市場機制,透過交易所來進行交易,才有效率;倘若平台交易不夠公開、透明,不但沒有效率,恐衍生重大問題。
環保署長張子敬說,在法規設計上,不希望初期企業都向國外購買碳權,而是留在國內有減碳動能,會設計國內交易機制,僅容許一部份可向國外購買碳權,是透過國內交易所或國外交易所都還可以討論,在監理部分也會跟金管會磋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