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透視2-1】羨慕理科太太賣筆記?別傻了 健保看心理治療可能永遠也排不到

2022-12-17 07:12 / 作者 洪敏隆

YouTuber理科太太預售線上課程「諮商筆記」,購買人數超過270人、進帳近500萬元引發爭論,除了網紅效應的吸金能力,也顯示現代人愈加重視心理健康。然而,精神疾病的盛行率高達23.8%的台灣,一年超過260萬人因精神疾病就醫,僅有1%得以使用健保給付的心理治療,夠嗎?




診間候診多時的小真終於被叫到號,進到診間她問醫生:「請問這個門診,每個人可以講多久?」醫生沒說什麼只是讓螢幕跟著滑鼠滑動顯示一長串的候診名單,小真低頭好久都不語,醫生問她怎麼了,她哭著說:「我花了好久好久的時間才排到診看醫生。」




圖片
民眾要到醫院接受心理治療不易,就像有道門阻隔。洪敏隆攝




有憂鬱症病史的羅先生,感覺到自己情況又變差,掛號看醫生已排到半年後,他聯繫衛生局諮商資源,得到答覆是只提供精神疾病或自殺企圖個案,那半年等待看醫生的時間,只好選擇自費看心理師,12次諮商花費超過3萬元,他很想知道:「難道心理疾患是貴族病?」



精神疾病門診逐年增加  心理治療卻不到1%



根據2012年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鄭泰安發表於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論文,台灣地區常見精神疾病的盛行率,自1990年的11.5%上升至2010年的23.8%,常見精神疾病的危險因子包括女性、失業、低教育程度、以及明顯影響日常活動的身體疾病。



近年來民眾看「精神、行為和神經發展疾患」門診的需求逐年上升,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2019年每10萬人有1萬1126人求助醫生,2020年增加到每10萬人有1萬1381人,去年(2021)增加到1萬1627人,等於全台有超過267萬人因精神疾病就醫。



身心精神疾病的治療方式最好方法是相關藥物處方及深度心理治療/諮商並用,心理治療可以協助病人改善客體關係、強化心理防衛機制、解決內在衝突或改善其認知行為偏差。



但是,心理治療可以申報健保點數的6個項目,由精神科專科醫師實施40分鐘的「深度心理治療」,根據2019年的公開統計僅2.4萬人共6.1萬次,不到1%的民眾接受心理治療,絕大多數都只是拿藥,平均接受心理治療僅2至3次。



民眾要做深度諮商,只能夠走自費到外面找諮商所,但費用1500起跳到5000元不等,每次療程需要6至12次,像理科太太那樣接受百堂諮商要有很雄厚財力,一般民眾要做一次療程花幾萬元都已吃不消,對經濟弱勢更是種難以奢望的求助方式。




圖片
醫院精神醫學部門看診民眾逐年增加。示意圖,與本文無關。洪敏隆攝




兩大問題:健保給付點數低、人力資源不足



台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所教授、醫心學會理事長李玉蟬分析醫院未採取心理治療的原因有二,一是精神醫療項目的健保給付點數太低,降低醫師開立心理諮商與心理治療相關醫囑的意願,二是因諮商心理師非屬健保給付範圍,影響醫療院所不願聘請諮商心理師,導致心理治療人力缺乏,導致病人排隊等待接受治療的情形。



「心理治療被醫院視為『賠錢貨』!」不具名的林姓臨床心理師感慨說,在外面找治療所或諮商所,一次自費治療或諮商大約2000到5000元不等,在醫院只有深度心理治療的點數(1203點)較高,以健保點數一點約0.9元換算,跟外面行情相比少了一半以上,特殊心理治療一人一次344點為例,實際上拿到的現金約300元。



他說,深度心理治療規定需滿40分鐘,以成本考量,在相同的時間下,醫師看更多門診給民眾拿藥,就能獲得更多點數,「直接開藥,CP值較高」,醫院當然就會限制治療內容,就算醫師願意幫病人安排轉臨床心理師做心理治療時,往往要等半年,「民眾看病等半年,治療再等半年,但病情能拖一年嗎?」




圖片



台灣的心理專業人員共有諮商心理師、臨床心理師以及精神科醫師等三類,差別主要在於工作場域、工作內容。精神科醫師主要工作場域在醫院,可以執行精神疾病的診斷評估及心理治療,並轉介由臨床心理師心理衡鑑與診斷評估,但是透過談話來協助個人釐清困擾的脈絡與原因的諮商心理師,不在健保給付範圍。



諮商心理師遭排外  民眾「看不到、吃不到也用不到」



台灣臨床心理師約1800人,在民眾看精神疾病的需求愈來愈高,人力顯得捉襟見肘,反觀同樣有資格執行心理治療的諮商心理師,全台有約3200人卻被排除投入健保給付心理治療相關項目。



李玉嬋抨擊,明明台灣心理師比例估算是足夠滿足民眾看病需求,但是民眾「看不到、吃不到,也用不到」。她指出,2020年總統公布的《醫療法》修正案,已將諮商心理師跟臨床心理師都正式納入為醫療人員,但健保給付相關規定卻未同步,讓醫院不會想聘用諮商心理師,民眾要心理諮商只能走自費市場。



2021年5月有網友在行政院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議,希望將心理諮商及心理治療納入健保,獲5000名以上網友附議,同年10月健保署有邀精神醫學、臨床心理、諮商心理師等相關單位研商,但是健保署仍不願將心理諮商納入健保。



預防不算治療不給付  學者問「洗牙不是也在預防?」



健保署醫務管理組專門委員陳依婕說,心理諮商不符合《健保法》第1條規定「發生疾病、傷害、生育事故時」給予健保給付,對於放寬諮商心理師可以做心理治療項目,雖有徵詢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諮商心理學會可以加入心理治療項目,但其他心理師團體對於諮商心理師納入治療項目有意見,還需要再做討論溝通。



「洗牙也不是治療疾病,而是在預防牙周病等問題。」李玉嬋對於健保署以心理諮商不是「治療」的說法非常不以為然,「感冒可以看健保,心理的傷風感冒 卻沒有!」現況甚至是如果非重症、沒有住院,都沒辦法得到進一步的心理治療跟諮商,只能走心理諮商的自費市場,但對於經濟狀況、社經地位低的人難以承受的負擔。




圖片
政府對於心理諮商的資源管道宣傳應再加強。洪敏隆攝




李玉嬋強調,心理健康危機跟自殺率、失業率、離婚率環環相扣,用藥只是讓病人睡得著,但心中煩惱若沒有心理諮商是不會直接好的,政府高喊建構社會安全網必須釜底抽薪,不該讓預防只是口號,當病人能即時於疾病初期或發病前接受完善的心理諮商服務,才能降低病人後續精神醫療相關的醫療花費,「政府沒有遠見,日後付出精神及心理疾病的健保負擔會更大,付出的社會成本會更大。」



健保署擬規劃  明年調整心理治療的健保給付標準



不過,並非所有諮商心理師都支持納入健保給付。諮商心理師范宸瑋直言「一分錢一分貨」,因為健保採用總額制,心理諮商單次價格高,要有療效需6到12次諮商,相對健保點值不會高,影響優秀有經驗的心理師意願,雖然有助於實習心理師、新進心理師的生活較穩定,但是平價的心理諮商若沒達到民眾的預期效益,是否會對心理諮商不信任感,這是值得思考議題。



從資料來看,健保給付的心理治療,每人最多是2到3次,諮商心理師鄭博鴻指出,人的問題何其多,心理治療有次數限制,療程進行幾次就嘎然而止,後面民眾只能自費,也顯示整個心理治療的健保相關制度需要檢討。他認為健保署一直倡議小病到社區家醫科診所先看再轉介到醫院,建議心理諮商或治療也該研議朝這方向努力。



陳依婕回應,健保署有規劃明年調整所有健保給付標準,精神科也在檢討範圍,但必須等112年(2023)預算確定,有足夠經費支持再作調整。



社區衛生心理中心有心理諮商  民眾多數不知道



民眾要接受心理諮商或治療,除了到醫院看病或自費接受心理諮商,衛福部心理健康師從2014年起在全國設置社區心理諮商服務,提供免費或優惠的心理諮商,但心理師認為政府不足,多數民眾不知道這項資源,導致很多心理師到現場值班時,整個時段都沒有民眾前來諮詢。




圖片
政府對於心理諮商的資源管道宣傳應再加強。洪敏隆攝




范宸瑋以台北市社區衛生心理中心為例,有看到多位心理師的資深前輩願意到衛生中心執業,訪談時間雖然略短約30分鐘,但250元含掛號費的收費,對比至少1500到2000元的自費諮商便宜很多,對於經濟弱勢是有幫助。



依照衛福部規劃,2025年要在全國開設71處社區衛生心理中心,目標是每一所約服務33萬人,在全國設置71所,除編制1000餘位關懷訪視員,以及420位心理衛生社工在社區心衛中心裡,同時每個中心編列4位心理師。



李玉嬋說,社區心理中心的心理諮商人力必須擴充,才能讓有需求的民眾都能得到服務。鄭博鴻認為,接受諮商的非自願個案因為有次數限制,回到社會是否有錢願付諮商,還是又走回那個迴圈,政府應該正視,持續在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接軌,才能建構完整的社會安全網。



心理健康是21世紀最大危機,檢視過去許多重大社會事件背後的成因,那些傷害別人或傷害自己的人,有不少其實都有出現過適應不良的跡象,因為沒有在一開始就獲得協助,導致持續惡化,釀成悲劇。現況健保沒有補助,排隊等候到醫院也多數只能拿藥,如何避免心理健康資源,變成有錢人才有辦法享有的權利,政府對於心理諮商及治療應有更前瞻的超前部署。




洪敏隆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