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蔡日興|天氣預報的登山抉擇:要取消行程or照常爬山?關鍵在一個問題

    2021-12-10 16:02 / 作者 吳亭頤

    觀光業者拿出來宣傳的照片,一定都風和日麗,但實際上你報名參加行程後所看到的,往往不是照片中那樣。 



    若你向消保官提出控訴,觀光業者就出來喊冤了——時間得先排定,這樣報名的客人才能跟公司請假,但現在的氣象預報,沒辦法在一個月前預知天氣狀況呀!那些照片都是真的,但只有運氣好的人才看得到。 




    圖片
    預期天氣不好,還要不要照常出發上山,重點並不是在於氣象報告準不準,而是在於我們自己究竟是為了什麼而上山。(示意圖/Pixabay)




     



    其實登山也是這樣,沒有人會為四面八方都是雲霧白牆的窘況而感動,所有吸引眾人目光的照片都是風光美氣氛佳之時拍攝的。 



    比較資深的登山者,對於台灣的天候狀況,通常有一定的了解。例如,每年十月初會有第一波東北季風報到,但通常只有東北部到北部受影響。之後東北季風一波一波到來,影響力越來越大,中南部也逐漸開始受到影響。到農曆年期間甚至有強大的寒流,全台都壟罩在低溫之中。但從二月下旬開始,東北季風就由極盛開始轉衰。到四月中下旬第一波西南風開始報到,五月開始進入梅雨季,滯留鋒面為全台灣帶來豐沛的雨量,西半部降水量尤其驚人,接著在六月下旬梅雨鋒面北抬,太平洋副高壓壟罩,為台灣帶來穩定的夏季氣候,也就是早晨晴朗,下午偶有午後雷陣雨的天氣型態。整個夏季甚至到秋季,颱風偶爾來襲。而到了八月,西南風轉盛,平地還好,但西半側的山區會有整整一個月的豐雨時期。直到九月西南風又轉弱,除偶有颱風之外,可說是秋老虎發威,之後又再等候第一波東北季風的到來。 



    資深的登山者雖熟知上述山區的四季變換,知道什麼季節去哪裡可以看到哪種花,哪種紅葉,哪種雲霞,該帶那些裝備——但沒人能準確地說出哪一天會出太陽,哪一天會下雨。 



    長期的氣候有其年復一年重現的規則,但短天期甚至每小時的氣象變化,就只有依靠氣象局的大量設施與超級電腦才能預測。而超級電腦再怎麼厲害,也只有三到五天之前的預報比較準,甚至遇到捉摸不定的水氣飄移或是颱風轉彎,一天前的預報才有可信度。 



    不管是登山老鳥或菜鳥,我們都一樣只能看三五天後的氣象預報,來猜測這趟行程會遇到什麼樣的天氣。若你要在一個月前就決定接下來某個連假要上山,屆時會不會像在純白冰櫃裡體驗企鵝的生活,那得看老天爺賞不賞臉。 



    若您報名的是商業登山團,所有工作人員也是排定檔期準備服務您的,基本上除非是颱風豪雨惡劣天候,他們成團收訂金之後,就只能照規則處理,頂多是部分金額退費。所以如果預期天氣不好,這變成願不願意損失一筆錢的問題,而多數人都會選擇繼續。 



    如果是自組登山團,取消行程的金錢損失不多。但預期天氣不好,很多人依舊會選擇繼續行程,只因為假已經請好了。 



    這種為了錢不能退,為了請假不想改,根本沒有準備好,就被迫或自願在惡劣天候中上山的狀況,確實是很多山域事故發生的原因。 



    當然,壞天氣上山是一種測試,一種磨練。沒有在山上經歷過惡劣天候,我們就不能完全確定自己的裝備與知識技能,可以面對大自然的怒吼。但是,把沒有準備好的人直接丟去面對大自然的考驗,那不叫磨練,而是送死。 



    預期天氣不好,還要不要照常出發上山,或是要取消行程,重點並不是在於氣象報告準不準,而是在於我們自己究竟是為了什麼而上山,我們又為這趟行程可能遇到的最惡劣天候狀況,做了多少準備? 若沒準備好,那就應該保守,最最最保守,有任何懷疑,就取消行程下次再嘗試。 



    但很少人會有自知之明,承認自己沒準備好。 



    只為了錢不能退,為了請假不想改,明知天氣不好,也沒多做準備,就風雨無阻地上山,那當然,雲霧白牆環繞的冰櫃體驗不是意外,或許您也會覺得業者宣傳的照片根本是詐騙。 



    但如果您已做好裝備和知識技能的準備,心裡頭也預期上山將會體驗到大自然的冷酷無情,有時老天爺反而不想測試您了,意外地賞您一彎彩虹。 



    沒準備好的人永遠會遇到最嚴苛的考驗,準備好的人卻時常覺得自己被騙,緊張過頭,準備了太多沒用到的東西。 



    人生就是這樣,難以預測,一如永遠讓人覺得不夠準確的氣象預報。

     




    吳亭頤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