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回收大百科」圖解101種常見垃圾:每個迷路的垃圾,都有個丟錯的主人

    2021-01-13 14:28 / 作者 洪采姍

    「回收大百科」延續RE-THINK的設計思考專長,收錄101項最容易丟錯的回收物、最容易被丟錯的一般垃圾,搭配「回收界的Tinder」線上遊戲,幫助民眾了解應該怎麼處理資源與垃圾。






    「回收大百科」網站上線。圖片來源:RE-THINK



    回收素養調查:九成台灣人有回收習慣 卻有四成資源被丟掉



    RE-THINK踏出環保同溫層,與外送業者foodpanda合作,發起大規模的回收素養調查[1],借外送平台之力,最終回收3萬7000件有效樣本。調查結果顯示,91.8%民眾有資源回收的習慣、76.4%民眾認為自己重視環保。



    但RE-THINK行銷公關總監王滋鮮表示,環保署2019年的垃圾破袋採樣分析資料[2]指出,一般垃圾中至少有四成是應回收的廚餘、紙張與塑膠,顯示民眾雖然有環保意識和回收習慣,但回收知識只在「及格邊緣」,認知與行為明顯不一致。



    這份調查同時點出回收四大迷思[3],王滋鮮說明,68.3%的民眾會答錯常見垃圾的回收分類,不但誤以為電子發票可以回收、廚餘不可回收,連從小學開始在丟的鋁箔包該怎麼分類都會答錯;34.5%的人誤以為垃圾只要正確分類就可以再利用,忽略了收集與處理等回收成本;更有超過八成的民眾不了解PLA材質(一種生物可分解塑膠)[4]與後續處理方式。





     



    「回收大百科」收錄101項日常項台灣人必懂的垃圾。圖片來源:RE-THINK



    「每個迷路的垃圾,都有個丟錯的主人」 回收大百科圖解101種常見垃圾



    RE-THINK自2017年正式成立,以創新的作風,發起淨灘、減塑等環保行動,並於2018年發表「海廢圖鑑」。「但淨灘就像是拿抹布擦地上的水,但是怎麼樣都擦不乾,抬頭一看才發現,水龍頭的水還在傾瀉而下。」RE-THINK創辦人黃之揚表示,「每個迷路的垃圾,都有個丟錯的主人」,因此決定要將廢棄物議題從淨灘行動向前推向資源回收,向民眾介紹正確的回收知識。



    「回收大百科」收錄生活中101項最容易丟錯的回收物、最容易被丟錯的一般垃圾——應該屬於一般垃圾的口罩、電子發票、橡皮筋、絨毛娃娃,以及應該被妥善回收的網購紙箱、充電線、乾淨塑膠袋、生熟廚餘等等。網站也搭配「回收界的Tinder」線上遊戲,幫助民眾重新認識垃圾的材質組成、回收價值,以及如何正確處理垃圾。



    黃之揚表示,「回收大百科」這份線上資料庫是台灣人必懂的日常回收知識。網站以動態圖解的設計,幫助讀者快速理解材質的組成之後,便可以按圖索驥,將不同部位分別丟入正確的分類中;另外,「回收大百科」也導入回收價值的觀念,提出低中高三種回收價值分類,同時提出減少垃圾的替代方案。




    以塑膠飲料杯為例,網頁上說明塑膠飲料杯屬於高回收價值的資源回收物,建議民眾在沖洗乾淨之後,將吸管丟入一般垃圾,杯身和杯蓋丟入回收,但由於PLA材質的塑膠在台灣仍沒有適合的堆肥處理設施,因此最後還是會焚化處理。






    回收大百科圖解塑膠飲料杯的材質組成與回收建議。圖:RE-THINK。



    線上百科+線下課程 瞄準目標推展回收再教育計畫



    黃之揚直言,「回收是海島子民的必修課」。有超過七成民眾都是站在垃圾桶前面才開始想應該怎麼分類,推出網站資料庫只是第一個里程碑,今年將結合108課綱,設計回收互動體驗課程,前進校園推動回收教育,即日起開放全台師生申請。未來也將借重foodpanda的數據統計,了解哪些縣市和特定的學校最常叫外送,主動接觸目標對象。



    除了推出第一波線上與線下的行動, RE-THINK也計劃進行垃圾桶改造與回收指引,進入夜市、餐廳或飯店,創造使用者回收新體驗。





    回收大百科網站:點此




    [1] 「回收迷思大挑戰」問卷調查為RE-THINK與foodpanda於2020年9月24日至2020年12月18日於網路發放,共蒐集有效樣本數3萬7166份。調查結果顯示,76.4%民眾都表示自己重視環保,而高達 91.8%民眾則表示有資源回收習慣。其中25歲以下民眾重視環保與完成回收比例最低,是各年齡層中「最不環保」的一群,包括寶特瓶、廚餘回收方式都不及格。



    [2] 垃圾破袋分析調查數據引用自107-108年度一般廢棄物最終處置前組成採樣及分析工作委託專案計畫。主辦單位為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受託單位為國立中央大學,計畫執行期間為2018年3月21日至2020年3月20日。



    [3] 回收分類很簡單、回收都可以再利用、只要是塑膠都可以回收、PLA回收後有再利用。



    [4]聚乳酸,是生物可分解塑膠的一種材質。






    作者:吳宜靜 文章出處:環境資訊中心



    本文獲授權刊登,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更多太報報導

    「草」也能做成吸管?這群人下田耕種,立志做出「台灣製造」環保吸管新選擇

    「肥宅快樂水」快樂不起來? 報告:可口可樂塑膠污染世界冠軍


    洪采姍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