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城市山人專欄|資源濫用誰之過?「救護車當小黃叫」的反思

    2020-10-06 16:51 / 作者 洪采姍

    進入社交網路的年代,Facebook、Instagram等平台快速崛起,既能使無名之輩一夕爆紅,也能使名人一夜身敗名裂,正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同樣的效應並不限於人類,也適用於自然風景之上,只是山與水畢竟不是活生生的人類,不會告訴我們爆紅之後的種種哀愁。






    約兩年前,日本攝影師小林賢伍與旅台時步上宜蘭的聖母山莊步道,並打趣的將綠茵連綿的山丘聯想為抹茶冰淇淋,上傳照片到IG後引發廣大迴響,就此「抹茶山」之名取代了五峰旗山,躋身網紅景點之林。

    抹茶山近年爆紅成熱門景點。(圖片來源/羅東林管處)

    今年,由於肺炎疫情使得出國旅遊困難重重,竟使國內戶外活動蔚為一時風尚,於是我們見到大批對登山健行認識有限的民眾湧入各處山林,衍生重重亂象,於媒體報導中屢見不鮮。



    其中最引人矚目的亂象之一,莫過於「資源濫用」



    事實上,過去數年之中也有過引發社會熱議的山難事件,且由於位處交通不便的深山,出動直升機的龐大費用便成了口誅筆伐的最佳目標。然而,隨著郊山景點的人潮和事故量增多,讓負責救援的消防人員頻繁出動、身心俱疲,我們似乎能察覺這些看似簡單的步道,也是一道道濫用的最前線。 

    全世界皆然的觀光心態

    如果要從責任歸屬上看待濫用,卻是一個比想像中還複雜的議題。以最近惹議的抹茶山導遊叫救護車事件為例,假設屬實,大家認為責任會是在導遊身上,還是團員身上?如果是團員走不動自行求救,導遊又需要負多少責任?



    近幾個月以來,位於新北市瑞芳區的「劍龍稜」相當地不平靜,求援案件就占了1月到8月該區33件的一半左右。根據消防局的分析,原因還是以誤判時間、迷路、缺水、中暑等可預防的狀況為主,乍看之下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為何有這麼多「應注意而未注意」而產生的事故?



    其實這種現象在全世界都有,絕不只是台灣而已,看看美國優勝美地(Yosemite)國家公園著名的半穹頂(Half Dome)步道,素來以高挑戰度聞名於世,從2011年到2015年共計有54件搜救任務、156名遇難者和35起重大山難,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正是輕忽大意、準備不足。



    雖說園方於2010年起開始採行限額申請制,卻也無濟於事,顯出一地只要有了名氣,就無法預防這類事故發生。



    若是追根溯本,應歸咎於人民對於登山健行的認識太少,只抱著「觀光心態」前往。但山就在那兒,尤其還是一座郊山,難不成要仿效尼泊爾為聖母峰設下登山資歷審核制?客觀來說,地方政府並沒有資源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長遠來看還是要靠落實到國教層面的戶外教育,才有機會見到顯著的改善。

    人們對於登山健行的認知過少,只抱著觀光心態的話,容易發生山難。(圖片來源/Unsplash)

    結語

    至少在救護車濫用上,我們有現成的解方。台北市政府即規定可向「非至急救責任醫院之急診就醫者」收費,並由一緊急救護審核小組擔任裁判,宜蘭縣府或可考慮跟進,杜絕相關情事再次發生。



    然而這只僅是針對救護車而已,未來還會有更多因準備不足而導致的山難,而我們的思考方向應該是:



    (1)針對大眾落實戶外教育

    (2)區分商業與非商業隊伍,以利責任歸屬 (收錢帶隊者理應對客戶負起更大責任,不應因個人職能有虧而常態性求援)

    (3)健全登山保險,或實施國際上已有先例的山難基金制度



    在個人層面,只要對登山有興趣的話,時下市面上有許多付費的登山課程可供選擇,不妨投資自己,成為個明白人,然後化身為親朋好友的防護網。若是聽聞有人要去爬山,就雞婆地詢問一下他們之前爬過了什麼山、身上裝備夠不夠、帶團的人資歷如何等等。



    要牢記:我們登山的最終目標,永遠不會是山頂或打卡點,而是平安回家。



    (本文為合作專欄,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更多太報報導

    解析土葛山難報導,我們該如何看待教育隊伍的登山安全?

    武界壩露營客四死悲劇:到底誰該負責、告台電可否申請國賠?


     

     



    ↑加入太報Telegram頻道↑

     接收第一手消息


    洪采姍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