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總匯三明治」只有台灣有?!因為我們都寫錯字啦…

    2018-11-05 00:00 / 作者 黃宜稜

    忙碌的早晨來份總匯三明治,用美食沖淡憂鬱的上班時光;悠閒的假日同樣也能來份配料豐富的總匯三明治,咬下去的瞬間讓人覺得好幸福啊~但你知道嗎?放眼全世界,可能只有台灣能看到「總匯三明治」這幾個字。

    總匯三明治(圖片來源/Dana Tentis,使用CC0授權)

    打橋牌打到廢寢忘食?沒關係!來份三明治就解決了

    首先來說說關於三明治的由來,其實最早追溯到18世紀的英國,有一位伯爵John Sandwich非常喜歡玩橋牌,喜歡到無可自拔、廢寢忘食,伯爵夫人為了讓丈夫能好好吃飯,靈機一動,在兩片吐司中間夾入起司、火腿與生菜,並用牙籤串起來,讓伯爵方便取食。



    沒想到,伯爵跟朋友們吃了之後,驚為天人,每次打橋牌都指定要吃,就連到馬術俱樂部、健身俱樂部聚會,也心心念念,指名要吃「Sandwich家的那種食物」,久而久之,這項食物就被稱為「三明治(Sandwich)」,在英國許多高級俱樂部都可以吃到。爾後,這道俱樂部(Club)來的三明治,傳到平民的耳中,就被稱呼為「總會三明治」(Club Sandwich,「Club」的正式中文翻譯為「總會」),並且流傳到歐美等地。

    美軍駐台帶來歐美料理,充滿異國風情的台式料理就此誕生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駐台美軍在台北市成立了美軍顧問團軍官俱樂部,並請美國廚師教導台灣人做歐美的食物 ,其中當然包含三明治,不過當時吃的可是道地的美式BLT三明治,裡面僅包著培根、生菜與番茄,因為是美軍俱樂部在吃的,所以名稱同樣是總會三明治。

    美式BLT三明治(圖片來源/LuckyLife11,使用CC0授權)

    1979年台美斷交,這些美軍俱樂部全部解散,而離開美軍俱樂部的餐飲工作人員,逐漸將美式料理帶到許多民間餐廳,不過對於沒有俱樂部文化的台灣人來說,根本沒有人看得懂何謂總會三明治,甚至有餐廳直接寫錯字,把名字改成「總匯三明治」,然後一傳十、十傳百,總會三明治、總匯三明治開始被混用,也沒人去追究到底哪個是對的。



    1981年左右,首間「美而美」早餐店在台北市八德路上出現,店裡賣著漢堡、三明治、奶茶等西式料理,自此翻轉台灣人的早餐文化。根據《食貨誌:寫給吃貨的故事與烹調的道理》一書記載,美而美創辦人林坤炎當初看到有些餐廳賣著「總匯三明治」,覺得這個餐點的名字很豪華氣派,便加以改良,將早餐店中可以用到的玉米、火腿、肉鬆、培根、萵苣、雞肉、豬肉…等食材,通通加進去,就成為現在所看到總匯三明治了。



    總匯三明治一詞是台灣獨創的,加上每間早餐店的食材不太一樣,總匯三明治裡面加的食材也差很多,並沒有標準的配料,所以每次吃都充滿驚喜。隨著越來越多人愛吃總匯三明治,開始有早餐店也賣起總匯蛋餅、總匯漢堡,總之,就是把店裡可以加的東西都加進去了,形成台灣獨特的「總匯」系列早餐!

    黃宜稜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