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安寧不是等死!台大家醫推「與治療同步」先預防 癌末家屬淚勸:別抗拒

    2023-07-27 12:40 / 作者 胡順惠
    有研究指,治療同時有安寧介入,有機會延長病患存活時間。示意圖
    生老病死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過程,當人生走入尾聲無非希望好好善終,但時至今日仍有許多人將「安寧」視為禁忌話題;病患家屬李小姐今(7/27)日現身分享5年前陪伴肝癌末期生走過人生最後一程的經驗,力勸家屬「不要抗拒選擇安寧」,直到今日回想起來都還會想哭,還好有安寧緩和照護團隊陪伴。

    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1995年成立全國第一個緩和醫療病房,1996年與護理部推展居家安寧療護,2005年在全院其他病房推廣安寧共照,至今已照顧超過萬名以上末期病人,讓末期病人有全面性的身心靈照顧,有尊嚴走完人生最後一程,2020年獲衛生福利部頒「善終照護類最佳團隊獎」。

    家庭醫學部主任程劭儀表示,2023年每年有18.5萬人死亡、2050年預估全年有30.9萬人死亡,緩和醫療就是照護罹患重症疾病的病人與家屬,提供五全照護,透過減少非必要住院助益於醫療照護體系,照護場所不侷限於醫院,社區及居家也是努力方向,增進病人善終。

    護理部主任胡文郁(左)、家庭醫學部主任程劭儀(右)投身台大安寧照長達30年。胡順惠攝

    家庭醫學部教授蔡兆勳5年前協助過林先生善終,他不捨表示,當時林先生只有42歲,善終後,2位年幼兒子僅10歲、9歲,現在孩子都已經高中,其妻子李小姐非常用心照顧家庭,忍不住想稱讚這位媽媽真是了不起。

    李小姐現身分享,先生2年在台大醫治,最後一個月轉到緩和安寧病房,當時醫生是她的精神支柱,當時只說一周後打算讓先生回去,要有心理準備,謝謝醫師語氣很平緩告知此訊息,難過心情之下開始掙扎,擔心先生身體有更多不適,因為前8次急診收治都能回家,這次進入安寧就不能回家了。

    「這不是一種治療,只是緩和病人痛苦」李小姐指,一開始不了解安寧病房及流程,沒想到先生在安寧病房中竟然可以洗澡,先生非常開心,每天早上也會有志工、心理諮商學生也會來聊聊天,在不知如何面對未來情形下,有一些心理支撐,若不願意見任何人,也可以在門口貼「只願意見醫師及護理師」紙條。

    李小姐說,安寧緩和療護是讓病人及家屬慢慢面對未來,記得先生最後晚出現瀕死徵兆,護士提前幫先生翻身、換尿布,一起陪先生度過最後一個晚上,團隊每個人都給予溫暖,回想起來仍感謝用安寧陪先生走過最後一段,最後只想告訴大家不要抗拒選擇安寧。

    李小姐相當感謝以安寧方式陪伴肝癌末期的先生走完人生最後一程。台大醫院提供

    健保署2022年3月10日全民健康保險醫療服務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共同擬訂會議,通過擴大安寧療護收案對象,增列末期衰弱老人、末期骨髓增生不良症候群、符合病人自主權利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二至五款條件病人、罕見疾病或其他預估生命受限者。

    安寧緩和療護是預防醫學,蔡兆勳表示,目前努力讓治癒性的疾病治療與安寧同步進行;程劭儀也說,希望大眾不要排斥或害怕,疾病開始安寧就要介入,隨著疾病推展安寧比重再加重。

    有一項針對台灣、日本及韓國進行研究指,台灣人最希望居家善終;程劭儀說,安寧緩和療護會根據病人狀況給建議,台灣健保制度安寧都在醫院裡,若遇到急性突發狀況需馬上處理,會請病人來病房,待情況較穩定再居家照護,雙北都有提供服務,情況輕微也可以到門診照護,方式都能調整,依照病人意識提供安寧照護。

    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安寧緩和療護至今已照顧過逾萬名病患。胡順惠攝
    胡順惠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