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郭葉珍教授觀點|孩子得憂鬱症怎麼辦?我想的不多、活著就好,別急著要他能量充滿

    2020-12-11 17:28 / 作者 張佩雯

    孩子得憂鬱症怎麼辦?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幼兒與家庭教育學系郭葉珍教授,在臉書分享她的建議。


    孩子得憂鬱症怎麼辦?郭葉珍教授在臉書分享她的建議。(圖片來源/Unsplash)

    「我想的不多,活著就好。踩穩了,一點一點爬。」

    朋友的兒子很突然的罹患了憂鬱症。原本好好的,在短短一兩周內就發生了,完全沒有前兆。



    無論是看醫生、做諮商療程,該做的都做了,朋友問我:「孩子狀況不好,你有經驗,我做父母的還能做什麼協助他?」



    我說:「我沒特別做什麼,只是讓我的孩子知道這很正常,人家得糖尿病,我們得憂鬱症;別人吃一輩子藥,我們也可以吃一輩子藥。



    氣候變化啦,工作壓力大啦,我就會特別看著。最近關帳,我女兒每天清晨出門,回家已經十點,我就會盯著,也會問問題確認他需不需要幫忙。



    我想的不多,活著就好。踩穩了,一點一點爬。急著想要像從前一樣能量充滿,興致勃勃,就會像望著喜馬拉雅山一樣,害怕不上去,對自己又急又失望,然後就自我唾棄,這樣反而動不了。



    如果只看著前面這一步路,事情就簡單多了。」

    「挑戰來了,就是和他共處。他要來就來,要走就走。」

    朋友很自責,細數著懷疑自己是不是對孩子要求太高了,或是剛好相反,對孩子太不上心了,沒有觀察到孩子正在變化等等。



    我告訴他:「無論是基因還是機緣,會生病就是會生病,會意外就是會意外。



    我知道現在你還很難接受下面我要所說的話,挑戰來了,就是和他共處。他要來就來,要走就走。



    我們都有這個經驗,你越要趕走什麼人,那個人就特別不會走,對吧?



    我會安心接受困難要來就來,要走就走,不把挑戰當作敵人是因為,經過生命挑戰的洗禮後,我發現,挑戰真的是禮物。



    你會因為自己或家人生病或意外必須調整,否則我們就會自以為是的一輩子,不會調整,也不會精進了。」



    我想起剛剛才發生的那場6級大地震,當時我第一個念頭是我媽媽獨居有沒有跌到,嚇一跳,但對自己生死的擔心反倒是沒有出現。



    我和朋友說:「因為我女兒的啟發,我去學了正念,學到了與困難同在這個概念。



    看到自己面對生命的意料之外能夠安然同在,仍然能好好吃好好睡,我感到實在太驚訝了。」

    抱著好奇的心去探索、享受,體驗「人生遊樂場」

    當我說生命挑戰的洗禮是禮物,那不是一個概念而已。



    自從我知道我的甲狀腺有東西,我就開始看門診,等檢查,檢查完再等門診,到現在也好幾週了,我還是不知道那個「東西」是良性還是惡性的。



    但是因為生命的磨難帶我去練正念,練著練著,就在這個時候,我看到正念帶給我的平安。



    正念的練習成果讓我能夠日日如常工作、接受訪談、上課、幫學生改論文,聽學生說起家雞很好吃,一樣興致勃勃的上網去查要怎麼訂外送,在未知的虎視眈眈下,繼續一天睡十小時,愛吃得不得了,而沒有被等宣判這件事情擾亂得吃不下,睡不著。



    我不敢說每個人練正念都會變成像我這樣,畢竟每個人生命經歷不同,我已經在我爸媽的教養下,先拿走了很大一部分的執念,把標準降放在只要養活自己,做什麼都可以,也算是某種程度的贏在起跑點上。



    現在的我在正念練習下,對於人生的想法已經轉化成這個人生遊樂場要安排我去坐雲霄飛車,我就去坐雲霄飛車,要我去鬼屋,我就去鬼屋。抱著好奇的心去探索,享受,體驗。到了出場的時候,我就帶著滿滿的收穫出場,往下一個遊樂園去。



    作者:郭葉珍教授,文章出處:Facebook

    (本文獲作者授權刊登,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

    更多太報報導

    「憂鬱是因為不知足?」鄧惠文醫師:人們對憂鬱的排斥,程度不亞於對瘟疫的排斥

    「心」感冒了該怎麼辦?面對憂鬱症你可以這麼做

     



     

    張佩雯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