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福島排廢水】究竟對人類生態有何影響?一文看懂科學爭議

    2023-08-26 13:43 / 作者 桂家齊
    南韓首爾,抗議活動人士抗議日本將福島核處理水排入海洋。路透社
    在國際原能機構(IAEA)的背書下,日本政府自24日起將福島核一廠汙染水排放入海。日方不斷強調,排放的核處理水所含的放射物質氚含量遠低於國際標準,但也有科學家質疑,沒人能確保這些核污染物究竟會對大海生態造成何種影響,且釋放核汙染水後,大海再也不可能回復原狀。

    為何需要排放核污染水?
    2011年3月11日發生大海嘯災情,摧毀福島核一廠冷卻系統,導致反應爐核心過熱,經營核電廠的東京電力公司(Tepco)不斷抽水企圖冷卻反應爐燃料棒,也因此產生大量含有核污染物的廢水,儲存在超過1000個大型水箱內,相當於500座奧運游泳池的水量。

    日本表示,需要騰空這些水箱,將空地用來興建新設施,好讓福島核一廠安全除役。此外,日方也擔心若遭遇另一場大型天災,這些水箱毀損後恐釀成嚴重後果。

    日本的排海計畫
    日本計畫在未來30年內分四階段將核處理水稀釋後排放入海。此計畫的最大爭議點就是,日本無法在排放廢水前完全清除內含的輻射物。由於缺乏相關技術,這些核汙染水仍含有「氚」輻射物。

    IAEA表示,根據一份獨立分析報告,排放入海的核處理水,水內的氚含量「遠低於每公升1500貝克的標準」,且是世界衛生組織對飲用水內氚含量標準的1/6。

    德國漢諾威大學放射生態學與輻射防護研究所的瓦爾特教授(Clemens Walther)表示,按照東電公司的說法,目前採用的過濾方案能夠濾掉62種放射性物質,此後廢水只剩下碳14和氚這兩種放射性同位素。他說:「氚在自然界中本身就存在。宇宙射線不斷轟擊大氣層,就會產生這種氫的放射性同位素。在土壤、海洋、河流、食品、動物內到處都有,人體內也存在氚。」

    瓦爾特還指出,福島的核廢水排海,其每年的氚排放量大約與正常運行的核電站冷卻水相當,而且歐洲的一些核設施排放的廢水其放射性還要遠遠高於這個水準,但也依然在可接受的範圍內。他甚至形容:「如果我們喝一杯福島的處理後核廢水,進入人體內的氚的輻射量,差不多就是我們乘坐一個小時飛機所受到的宇宙射線輻射。」

    真的這麼安全嗎?
    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能源與環境法教授哈蒙德(Emily Hammond)說:「如何處理放射性核素的問題在於,科學界無法完全解答問題,多低的含量才叫安全?我們一方面應該對IAEA的專業有信心,但另一方面又知道,這些標準不代表對人類和環境真的完全零污染。」

    夏威夷大學海洋生態學家李奇蒙德(Robert Richmond)向BBC表示:「我們看到的是,沒有在放射學和生態學上有足夠的後果衝擊評估,這讓我們非常擔心,日本沒有辦法確認(排放廢水)對海水、海底沉積物和微生物的影響,如果真有影響,也沒有辦法把核廢水回收…這就像是釋放了瓶中精靈一樣。」

    環保組織「綠色和平」引用2023年4月南卡羅來納州大學科學家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動植物若吸收了氚,將會有「直接負面影響」,可能「降低生殖力」並「破壞細胞結構,包括DNA」。

    綠色和平日本辦公室高級核專家伯尼(Shaun Burnie)向德國之聲表示:「日本政府在轉移媒體和本國民眾視線的工作上做得很好,使民眾聚焦於含氚廢水,並聲稱這不會對環境造成危害。但核廢水中含有許多已知對人體健康和環境有害的放射性物質,包括鍶90。」伯尼還說,根據先前外洩的東電內部文件顯示,即使通過處理,也無法將許多放射性同位素如碘、釕、銠、碲、鈷和鍶減少到「無法檢測」的程度。

    核污水排海真的是最佳選擇?
    最反對日本將核廢水排海的中國曾多次批評,日本政府沒有考慮其他方案,而是採用對其成本最低且「最自私自利」的排海方案。有報導指出,中國和俄羅斯曾經要求日方將核廢水蒸發排入大氣中,認為此舉「對周圍諸國的影響較少」。

    德國輻射專家,維也納理工大學教授施泰因豪瑟(Georg Steinhauser)表示,鑒於繼續存放核廢水會導致滲入地底的風險增高、蒸發排入大氣的風險不可控,因此排入大海是當前條件下最優、最安全的方案,也是包括國際原子能機構在內的許多人都推薦的方案。

    施泰因豪瑟認為,只要稀釋後緩慢排海,氚對人體與環境均不構成顯著危險,且早年各國進行的核武器試驗殘留在海洋中的氚,遠遠高於福島核電站的計畫排放量,「而且氚不會在海洋生物中富集,不會像汞那樣富集在金槍魚等生物體內。而是會不斷地稀釋」。

    桂家齊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