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中國青年失業率高逾21% 赴美求職者被批「眼高手低」

    2023-08-16 14:07 / 作者 國際中心
    2023年2月16日,中國北京一處求職博覽會。路透社
    中國青年失業率連續3個月創新高後,中國統計局昨日宣布將暫停公布青年失業率數字。美國之音報導,過去一年來透過各種管道赴美國求職的中國人數明顯增加,有加州華裔社區工作仲介表示,很多從中國來的求職者「眼高手低」,無法接受較低薪的工作,但這些人也知道回國找工作更難,「還沒看到有人真的返回中國」。

    在中國統計局昨日宣布暫停公布城鎮青年失業率前,中國官方公布的6月城鎮青年失業率達21.3%,是自2018年以來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數據,也是連續3個月衝破20%。

    相較之下,美國平均失業率在過去3個月來降至3.5%,創下50多年來失業率保持在4%以下的最長紀錄。

    失業率「西升東降」 自中赴美求職者爆增
    在洛杉磯華人社區為華人提供住宿和職業介紹的于海倫(Helen Yu)向美國之音表示,她發現進入2023年以後,從中國來美國的人數和速度明顯增加。她說,儘管有些人認為在美國找工作不易,但多數人表示不可能回國。于海倫說:「我接觸的人裡80%的人都說不可能回去,只有20%的人抱怨說這邊不好找工作,要回去(中國大陸),但迄今為止,我沒有看到一個人離開美國,除了被遣返的。」

    在洛杉磯華人聚集的蒙特利公園市,誠信職業介紹所老闆陳米米(Mimi Chen)表示,她從事職業介紹工作已有14年。她每天都會向前來找工作的人推薦崗位,她強調,美國就業市場環境並未改變,就業者的心態需要改變。

    她說:「我現在接觸到的新進來的大陸人很多好高騖遠,又想掙大錢,又不想幹活,不懂英文、沒有學歷,什麼都不是,這些人在中國都混不下去,是混混,想來這兒一口吃個胖子或一勞永逸,但美國並不是遍地黃金,美國不能養活你,你想賺錢就要吃苦耐勞,如果抱怨這裡掙不到錢,你可以回家。」

    華人工作仲介:在美國賺的錢比任何國家都多
    陳米米表示,她現在每天都收到十幾個不同工種的招工需求。她說,在美國沒有無工可做的情況,每天都有許多工作機會:「在美國不會沒有工作可做,每天都有很多工作可以選擇,像我今天收到的餐館招工,一個月3000多美金,合2萬多人民幣,中國大陸的本科大學畢業生都賺不到這麼多錢,而走線(偷渡)來美國的大陸人都能賺這麼多。我接待過歐洲和英國來的中國客人,他們說在美國賺的錢比任何一個國家都多,消費也不高,很多人因為自己的無知或能力問題沒賺到錢,我認為他們需要改變自己的心態,用感恩的心在這裡生活,才能賺的更多,走的更遠。」

    陳米米還說,她以前接觸的中國客戶大多擁有學歷和技能,還有一些五六十歲為了孩子來美國的父母,他們大多很務實。而現在來美的中國人中缺乏真正有實力的人才。她說:「我以前服務的大陸客戶都是高技能高知識的人,現在的人都是眼高手低,他們找工作沒有思維和方向,我需要根據情況發相應的工作來引導他們接受,因為在哪裡工作都不容易,很多大陸沒來的人批判這些人(走線)為什麼要背叛中國逃往美國,當然是有利益才會來,就像大家都說‘奸商’一樣,肯定是為了利益才會去做一些事。他們(走線)也一樣,冒這麼大風險是因為願意為這些機會付出代價。」

    26歲老師赴美當按摩師:美國是一個沒有濾鏡的國家
    26歲的周彤來自中國河北省邯鄲市,在中國時是一名小學四年級的語文老師,持有教師資格證,是一名編制內老師。半年前,她的父母幫她申請來到美國,如今在加州橙縣一家華人按摩店工作。

    周彤的家庭情況頗為特殊,她家有4個兄弟姐妹,在大學時,父母因生活艱難前來美國謀生,留下她們在中國。她的男朋友失業後也決定冒險來美國。

    她說:「我們家兄弟姐妹4個,上大學的時候父母就離開我們來了美國,因為家裡實在養活不了這麼多孩子。我男朋友此前在河南省的一家礦山機械公司工作,但公司倒閉後失業。中國國內的經濟形勢逐漸嚴峻,特別是生產行業,維持生產線運轉已變得異常困難。面對政府的限制,礦山業務政府說關就關,訂單減少,機器難以銷售。男朋友父母年紀大了都是他哥他姐輪流管,簽證也辦不下來,於是2個月前他鋌而走險,走線來了美國,而我在父母申請之後已經拿到了綠卡。」

    周彤認為,美國是一個沒有濾鏡的國家,環境較好,她喜歡這裡的生活方式。她發現,美國的教育方式與中國不同,美國的老師只需專注教學,而不需兼顧其他任務。她認為,中國的教育過於注重學習,而美國更強調素質教育,鼓勵孩子融入大自然。

    赴美打拚12年 陸女:美國沒有如北京朝陽區的群眾壓力
    呂宜軒原籍山東省青島市,在2011年36歲時獨自一人來到美國。當初,她認為在美國找工作很容易,無論是否懂英語,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職位。

    初來乍到時,由於沒有社會安全號,呂宜軒只能從事給現金的工作。在一個華人家庭照顧一個四個半月大的小女孩,在美國當月嫂薪水很高,後來掌握英語之後她在華人區的一家律師事務所做助理。

    呂宜軒說:「周圍和我一樣的媽媽很多,有些媽媽帶著孩子都能找到工作維持生計,中國國內工作環境很‘卷’,因為認識到自己在國內的生存狀況,我知道我不可能回去,在這裡適應新環境並不困難。」

    在中國時,呂宜軒曾在一家汽車租賃公司上班。然而,她性格單純,不善於人際關係,不會阿諛奉承,因此在這樣複雜的工作環境中難以立足。她回憶起2011年,她的大兒子當時10歲,小兒子4歲半,大兒子即將進入中學,而後還要准備考大學。考入清華大學需要高達700多分的分數,這對孩子來說是一項巨大的挑戰。

    呂宜軒深有感觸地說:「我不想每天糾結於破人破事,不知道領導的意圖如何,工作環境太過複雜。來到美國後,我的工作變得簡單得多,沒有爾虞我詐,沒有複雜的事務。我只需專心做我的工作,過我的生活,沒有人盯著你探究個人隱私,也沒有北京朝陽區那種群眾壓力。這正是中美政治體制和文化差異所在,這種差異是中國永遠無法學來的。」
    國際中心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