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分析:中國的烏克蘭和談策略出現改變 沙烏地辦會談小有進展

    2023-08-06 14:46 / 作者 林宜萱
    2023年4月18日,中國防長李尚福訪俄,俄國防部舉辦接待儀式。路透社
    沙烏地阿拉伯5日舉辦烏克蘭和談討論會,有烏克蘭、美國、中國、印度等42國參與,但不包含俄羅斯。外交官們表示,這場會議在促進國際共識上小有進展,包含中國在內的國家都有意於數週內再次進行會議;分析人士指出,中國的挺俄立場雖不會有180度大轉變,但對於推動烏克蘭和談的策略已出現改變。

    綜合《華爾街日報》與路透社報導,沙國5日在港都吉達主辦的會談結束後,外交官表示,包含中國和印度在內,與會國普遍對「尊重烏克蘭主權和領土完整」達成共識,未來將以國際法為原則推動俄烏和談。大多數國家也都有意在未來幾週內以這次會談的形式再度展開閉門會議。

    這場會談是6月哥本哈根會議後安排的,當時中國並未參與。由於歐美和烏克蘭正在推動不結盟國家支持烏克蘭,選擇沙烏地阿拉伯作為主辦國,正是希望中國能夠參加,因為中國與沙國關係較為良好。

    參與這次吉達會談的國家數量,比哥本哈根會議多了1倍,最重要的是中國也派出烏克蘭問題特使李輝出席。烏克蘭媒體報導,烏國外長庫列巴稱,李輝的出席是「重大突破」。

    西方外交官指出,中國在整體會談上有建設性的作用;中國在會議上仍舊提出了它半年前推出的12點和平計畫,但歐洲官員明確反駁,無條件停戰只能暫時凍結衝突、使俄羅斯有時間加強對佔領地的控制。歐洲官員說,中方「得到了即時的意見回饋」,這是一次很好交流。

    美方官員也說,吉達會議場外,中國特使李輝與美國國安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副國務卿盧嵐(Victoria Nuland)會面,「有中國代表在這裡,真是太好了」。

    中國的烏克蘭策略為何改變?

    美國智庫史汀生中心(The Stimson Center)中國專案主任孫韻說,中國一直在推動自己的和談策略,「但中國也知道,西方目前不大可能接受由中國主導的和平倡議,而中國並不想缺席由非西方國家領導的可靠倡議場合」。
    中國歐亞特使李輝。路透社資料照

    中國上海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沈丁立說,俄國最終註定會吃敗仗,因此中國必須和國際合作,但又要避免加速俄羅斯崩解,「我們(中國)可以提出不同的看法、提供建議,共同推動盡早找出適當的政治解方」。

    另一方面,新加坡拉惹勒南國際關係學院(S. Rajaratnam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副教授李明江則認為,中國也可藉此會談了解其他國家的立場,探索自己在國際舞台的適應力和轉圜空間。

    戰爭打不完,中國也憂慮

    不像在哥本哈根會議,烏克蘭在吉達會議上沒有堅持要俄軍完全撤退後才願意開始和談,一些原本反對俄國撤軍為前提的發展中國家也沒有堅持要烏克蘭放棄這種想法,雙方之間的分歧有所縮小。

    雖然下次會議時間未定,各國已對國際會談雙軌模式達成共識:一面在外國舉行會談、各國駐烏克蘭代表也持續與基輔討論和平條件。沙國也計畫針對全球議題建立一個工作小組,處理核能安全、糧食安全和戰爭對環境的影響,尤其在黑海走廊協議中止後,這些問題顯得更加重要。

    其中一個與會國家的外交官說,「共識就是,這不只是歐洲戰爭,而會對全球糧食、能源和經濟穩定造成衝擊,需要所有人參與才能達成和解」。

    俄羅斯最近轟炸了烏克蘭的糧食港口,是中國必須修正策略路線的原因之一。中國駐聯合國副代表耿爽上月26日曾向安理會表示,中國代表團對於戰爭似乎永無止境感到擔憂;耶魯大學法學院蔡中曾中國中心研究員魯道夫(Moritz Rudolf)表示,中國面對的形勢越來越複雜,「因為戰爭升級,會直接影響到中國的經濟和政治利益」。

    中國最近也面臨一連串內部問題,包含青年失業率居高不下、經濟復甦疲軟與房市不振、北京與河北大淹水;政治方面,原外交部長秦剛消失一個月後撤職、共軍火箭軍高層整肅。此外,美國加強限制對中國先進半導體和技術出口,加重了科技發展的困境。
    林宜萱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