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WSJ:中國不見得會被烏克蘭戰爭嚇到 可能學到更多

    2023-06-17 14:06 / 作者 林宜萱
    2023年5月31日,烏軍在頓內茨克州阿夫迪夫卡(Avdiivka)發射凱薩自走砲(Caesar self-propelled howitzer)。路透社
    俄羅斯去年2月24日入侵烏克蘭,但至今只拿下烏克蘭盧甘斯克州、約一半的頓內茨克州、約三分之二的札波羅熱州和赫松州,而今烏克蘭正在發動反攻。有專家認為,俄羅斯在烏克蘭的失敗,可能使中國引以為鑑、不敢貿然犯台,不過《華爾街日報》一篇報導提出不同看法,認為萬事不要太樂觀。

    《華爾街日報》16日報導,在俄羅斯和中國看來,西方支持烏克蘭展現的「團結」並非不可動搖,仍有瓦解的可能,或許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後就會開始分裂。一些共和黨人已表態,認為供應給烏克蘭的軍武數量應該有所限制,因為那已經消耗了美國可以供應給亞洲盟友的彈藥。

    報導指出,「雖然烏克蘭和台灣對軍武的需求不盡相同,但考慮到(共軍)機艦在戰爭時包圍台灣可以引發的巨大效用,烏克蘭與台灣需要的武器仍有高度重疊,尤其是烏克蘭正大量消耗的防空武器」。

    美國軍武產能有限,台灣戰略轉型慢

    美國智庫「馬拉松倡議」(The Marathon Initiative)共同創辦人、川普政府時期的國防部副助理部長柯伯吉(Elbridge A. Colby)表示,「中國會受到烏克蘭戰況威懾的論點,基本上是過於誇大。中國對於是否進攻台灣的考量,是建立在中方對於區域軍力是否足夠平衡的評估,而烏克蘭戰爭一直在消耗那些很難快速補充的武器」。

    美國根據1979年簽署的《臺灣關係法》對台提供武器,雖然台灣已採購數百枚可以對付中國兩棲突擊的魚叉反艦飛彈,也在考慮升級其他武器,但報導指出,「(台灣)當局仍在考慮是否要轉向所謂的豪豬戰略」,現階段採購策略還是優先考慮「昂貴的船艦和噴氣式戰機」來應付中國的日常侵擾,而非應對可能爆發的戰爭,而這種大型機艦可能在全面衝突爆發的頭幾個小時內就被摧毀。
    在烏克蘭抵抗俄軍初期發揮重大效用的刺針飛彈。圖為美軍2022年4月在克羅埃西亞軍演時。路透社

    報導還提到,雖然現任美國總統拜登一再表示,如果中共侵台,美國會出手干預,但與北約組織(NATO)明文確立盟國會出兵協防遭入侵的成員國相比,拜登這種口頭承諾是沒有約束效力的。

    根據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今年稍早一次兵推,美國如果介入台海戰爭,頭幾週損失的士兵人數上看數千人、被摧毀的戰機介於200至484架、戰艦8至17艘,很可能包含幾艘航空母艦。中國的經濟和軍事會受到嚴重傷害,而台灣大部分地區會變成廢墟,幾乎肯定會被捲入戰爭的日本也損傷慘重,美中台日都會是輸家。

    中國從俄軍失敗中學到教訓

    中國軍武和戰術理論承襲自俄羅斯,中國肯定仔細研究過烏克蘭戰爭。一些西方高層官員表示,中國可能得出一個結論,認為俄羅斯集結的兵力不夠多,因為俄國起先認為烏克蘭人大部分會投降、而非堅決抵抗,這個誤判導致俄國注定失敗;而中國學到的教訓就是,如果要武統,必須一開始就對台灣進行大規模的威懾,部署更多部隊,甚至可能一開始就用核武威脅。

    中國退役上校、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周波表示,共軍從烏克蘭戰爭學到的教訓,是要有更安全的通訊技術、更多導引飛彈、更多無人機。中國在飛彈和無人機數量上早就遠多於俄羅斯,因為中國旁觀1991年波灣戰爭後就進行軍事改革,與俄軍已經大不相同。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俄羅斯歐亞中心主任陳寒士(Alexander Gabuev)說,即使俄羅斯吃敗仗,也不代表中國領導層就會覺得自己也將吞敗,「他們可能只會覺得普丁是個白癡,俄羅斯貪汙貪到掏空軍隊、也缺乏動力,自己則是動力滿滿、打造了強大的軍容、沒有一點一滴揩油、一切困難都能迎刃而解」。
    俄羅斯國防部2023年6月10日發布影像,指在頓內茨南部摧毀烏克蘭戰車。路透社

    中俄合作越來越深

    報導提及,也有許多美國和盟國官員警告,現在就認為中國會因此決定不該入侵台灣,這種定論未免下得太早。「俄烏戰爭還沒結束,俄羅斯的失敗也還不是定局,即使西方祭出一系列制裁,俄羅斯到現在仍沒有發生經濟崩潰,縱使戰事讓俄羅斯損失慘重,普丁政權在俄國國內其實也還沒面臨嚴重挑戰」。

    與此同時,中俄夥伴關係也逐漸升級,現在是俄羅斯更需要中國。前美國國安顧問博明(Matt Pottinge)指出,認為中國會被俄烏戰爭嚇到的論點,忽略了中俄越來越密切的合作,「很明顯,台灣可能成為烏克蘭戰爭的第二戰場,我們不該自欺欺人,以為讓歐洲自己去解決衝突,就可以強化在西太平洋對中國的威嚇」。
    林宜萱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