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從北韓逃跑卻掉落南韓地獄:36%脫北女性被性暴力的故事

    2020-08-14 20:23 / 作者 陳玠婷

    南韓媒體《Newstapa》近期發表「脫北女性在韓國境遇」專題報導,其中共有36%受訪者表示自己在韓國曾被性暴力,並以《我殘酷的大韓民國──脫北女性的Me Too》為題,紀錄韓瑞恩(化名)、裴玉珍(化名)被軍人、警署督察等三人性侵十次以上經歷,韓瑞恩甚至「懷孕流產」兩次,境遇悲涼。目前,她們都已經出面指控加害者,希望幫助更多受害者勇敢站出來。

    高達36%脫北女性在南韓受到性暴力

    報導指出,截至2020年3月,南韓共有33,000以上的脫北者,其中女性佔72.1%,根據南韓政府性別平等和家庭部2017年研究報告當中,高達36%脫北女性在南韓經歷性暴力。



    以韓瑞恩與裴玉珍舉例,所有的脫北者皆受到「脫北者相關事務調查與情報局」保護,定期追蹤她們的狀況,必要時協助她們解決生活問題。不過,本來協助她們重建生活的警署督察、情報局軍人,卻成為性侵她們的加害者。

    他們利用蒐集北韓情資機會 性侵脫北者

    韓瑞恩在北韓時,擔任研究員工作,因此掌握一些北韓情資。她前往南韓生活後,專屬人身保護官介紹成中校、金中士讓她認識,每個月固定見面2到3次,兩名軍人向她詢問北韓消息,並叫她傳遞訊息給北韓的弟弟。



    有一天,韓瑞恩發現弟弟突然失蹤,她求助無門,在路上巧遇金中士卻被灌醉載到汽車旅館性侵。接下來13個月中,金中士共性侵她11次,並且有兩次懷孕流產。



    另外,2019年,她在脫北者會議認識宋中校,對方親切積極卸下她的心防,一次被對方強行灌酒帶回家性侵得逞,而宋中校辯稱雙方「你情我願」。當韓瑞恩舉報被兩人性侵時,調查單位與情報局相互推卸責任,並且在調查過程當中,沒有徵求她的同意,便播放兩段性侵過程中的錄音檔案,形同對她二度傷害,「我好像漂浮在半空中,痛苦地快要死掉。」

    韓瑞恩於2013年抵達南韓,先後被兩名南韓軍官灌醉性侵。(圖片來源/Newstapa)

    他們利用蒐集北韓情資機會 性侵脫北者

    55歲的裴玉珍,輾轉來到韓國生活,她在性暴力顧問計畫受訓,成為幫助脫北者的顧問。工作過程中,她認識首爾瑞草警署安全部門的督察金莫,因為對方長期為脫北者爭取權益,在業界是知名人士,因此兩人交流時,裴玉珍沒有任何戒心,幫助金莫取得北韓相關情報,「我當時覺得,未來我可能也需要幫助,所以近了最大努力幫助他。」



    有一天,金莫到裴玉珍家拜訪時,趁她沒有防備時性侵她,而且之後19個月之內性侵11次。當她向瑞草市警署尋求幫助的時候,金莫的上司回復她:「金督察是一個稱職的員工,如果工作太積極,是有可能會發生性侵的。」



    而Newstapa記者訪問金莫時,對方堅持自己是做愛,「這不是性侵。對於被指控,我感到很難過。」裴玉珍則說:「金莫常常跟我說,像妳們這樣的人(脫北者)來說,這是不可能避免的。」



    後來,Newstapa開始深入調查,瑞草警署才將金莫停職,對外說明他行為不當,但性侵案發生時,都是金莫個人行為,藉此撇開警署與金莫的關係。

    裴玉珍被信任的警局督察性侵超過十次,勇敢接受媒體訪談說出事發經過。(圖片來源/Newstapa)

    保守氛圍 間接造成受害者緘默不語

    Newstapa報導指出,韓瑞恩與裴玉珍兩人,長期忍受性侵傷害的原因,其實是因為施暴者都是掌握她們是否被遣送回北韓的權力,而且他們熟知脫北者的生活習性與工作地點,使受害者難以逃脫魔掌。而且脫北者群體很保守,常檢討被害者為什麼穿裙子、為什麼給別人機會、為什麼單獨和男性吃飯,以至於她們不知道可以求助,甚至認為這是性行為,不是性侵,只對自己感到羞恥。



    淑明女子大學兒童福利系教授表示,對脫北女性而言,「抵抗」和「拒絕」就等同於生死問題,遭遇性暴力多半選擇投降。成均館大學社會福利系教授則表示,158名受訪人有57名遭受性騷擾、性侵未遂或者性侵,比在北韓時高出二到三倍。



    幸好,越來越多受害者表示會勇敢面對,其中一位說:「我會站出來,成為標竿,揭發受害脫北女性們曾想掩蓋的一切,或多或少解開心中的糾結,平復委屈。即使只是一點點,能夠幸福一點點就好了。」

    更多太報報導

    全球最後一間百視達即將謝幕!變身懷舊家庭劇院Airbnb,一晚4塊美金看遍所有電影

    日本墮胎法起源:二戰最冷血護士殺害103名嬰兒,聲稱為社會解決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

     快來媒體小農灌溉太報吧!


     



    ↑加入太報Telegram頻道↑

     接收第一手消息


    陳玠婷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