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紅海危機衝擊1月CPI年增率?學者:短期因素衝擊有限 Q1後逐季收斂

    2024-02-03 07:00 / 作者 徐筱嵐
    各界關注紅海危機恐推升通膨,學者分析,近期運價下跌、供應鏈問題逐漸紓解,只是短期因素。廖瑞祥攝
    行政院主計總處將於下週二(2/6)公布今年1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儘管去年12月CPI年增率出現收斂,降至2.71%,但紅海衝突加劇,逼得航運巨頭不得不繞路,導致運費暴漲、供應鏈中斷,恐推升物價,掀起二次通膨。學者認為,紅海造成的供應鏈危機逐漸紓解,屬於短期因素,過往1、2月的CPI通常會高一些,即便物價上揚,過了第1季之後,可望逐漸收斂。

    主計總處在今年初公布2023年12月和全年的CPI年增率,去年12月CPI則出現收斂、降至2.71%,但外食費年增幅為4.28%,創下15年來的次高漲幅,而全年的CPI為2.50%;至於CPI年增率收斂主要是國際原物料價格回落,且國際原油價格維持在每桶80美元左右的價格,使得通膨獲得緩解。

    不過,以哈衝突所擴大出的紅海危機,不僅打亂全球貨物運輸,還打亂生產供應鏈,許多航運商船只能繞道非洲好望角,使得貨運時間拉長,且推升航運成本,各界憂心紅海危機持續升溫,通膨恐死灰復燃,是否也會對我國的CPI造成影響?

    台經院研究六所所長吳孟道分析,紅海危機確實對物價會造成一定的壓力,但觀察涉入其中的國家,不論是武裝組織或歐美國家都有所節制,儘管運費一度攀升,最近運價有回跌的態勢,所造成的供應鏈危機正逐漸舒緩,對物價帶來的影響屬於短期因素,並不會推升通膨太多。

    吳孟道表示,去年第4季受到天候因素影響,使得蔬菜、水果價格上揚,影響食物類價格年增率,但隨著天氣逐漸穩定,且國際原物料走低,使得輸入性通膨壓力減弱,而外食費、房租、娛樂服務等價格具有僵固性,還需要觀察一段時間。

    吳孟道指出,依照過往的經驗,農曆春節多半落在1月或2月,由於民眾有採買年貨和民生必需品的需求,使得物價在此期間相對偏高,推估1月CPI年增率會高一些,到第1季為止都會偏高,接下來從第2季到第4季會逐漸往下走,不論是央行、台經院或其他智庫的數據,都顯示今年全年CPI年增率會在2%以下。
    徐筱嵐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