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王立第二戰研所專欄|盧秀燕擺了AIT一道,其實是國民黨內鬥的一環

    2020-12-16 22:23 / 作者 王立第二戰研所

    這種令人目瞪口呆的操作,其實不是甚麼反智的行為。




    這是國民黨的內鬥,從韓國瑜被推為總統候選人開始,到今天可以說大勢已定,親美派全面崩潰,紅統派徹底掌控黨機器,台灣的深藍支持者幾乎可說全面翻紅,已無可救藥。



    恭喜中國取得重大勝利,數百萬自認深藍非統派者,實質行為已經徹底紅統化而不自知。



    這可以從最近一連串事件看出,先從盧秀燕市長開始。身為國民黨市長,捅了美國大使一刀,美國人會記得台中市長設局陷害,還是直接把矛頭對準黨主席?這是要置江啟臣於死地,他完了,不管2022選得怎樣,甚至不用到2022,都會被逼退黨主席,之後不依靠紅統化的選民,立委席次也很難保住。





    台中市長盧秀燕邀請AIT會談,事前約定為閉門會議,但卻發生有媒體在場的情況。(圖片來源/盧秀燕粉絲專頁)



    我們先回到今年年初選舉,國民黨再次大敗,黨務重整之時。筆者於選後曾跟一位落選的國民黨立委深談過,言談之中對韓國瑜以及韓黨的支持者充滿憤恨。憤恨什麼?對其共黨奪權手段憤怒不已,但卻毫無辦法,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苦心經營的選舉機器,以及地方樁腳被拔光。



    這個過程是這樣的,2019年韓國瑜剛取得總統候選人身分,聲勢正旺之時,在各地拉幫結派,這其實很正常。問題在於手段,先拉攏當地實力第二或第三的政客,依靠挺韓造勢以及中天媒體等拉抬,製造出比第一名更具有勝算的印象。



    接著,挺韓的地方黨部出來「協調」,用2020國民黨將會全面勝利、遍地開花的理由,逼迫原本苦心經營地方多年的退選,或是開出內閣首長的條件要人讓出原有選區。



    再來,就是要人母雞帶小雞,幫助新人成長等等理由,把選舉機器整個交接出去,途中稍有不如意,就會在挺韓的媒體、網路、LINE訊息,散發此人選情不樂觀,甚至與民進黨眉來眼去等假消息,讓基層開始反感。



    總之,現在國民黨的立委之所以表現如此之廢物,大體上原因就兩個。一個就是沒那個屁股吃那個瀉藥,根本不具備立委能力卻被拱上去,另一個則是深知基層被赤化,自己若不配合整體步調,下次連初選都過不了,算被民意綁架。



    請各位想想你的選區,那個過去連任多次,家族地方勢力雄厚的那一位,怎麼選後到現在都快一年了,怎麼一點消息都沒有?很簡單,不是氣到不想幫忙,就是心灰意冷退出政壇。而這正是中國想要的結果,把有實力的人踢掉,換上聽話的傀儡,從間接影響到直接控制國民黨。



    此次美國大使被耍,是設計過的局,江啟臣先是在萊豬以及軍售議題,發現終於有可以發揮的空間,在各處發動議題戰。





    國民黨主席江啟臣近來於軍購及美豬議題多有發揮。(圖片來源/江啟臣粉絲專頁)



    仔細觀察會發現,這手法都是慣用的提案凍結,依照過去慣例,到委員會或是進入大會,多半是演演戲找個台階下就算了。結果今天這樣一弄下去,還能回頭嗎?江只剩下踩油門到底,徹底毀掉對美關係,跟踩煞車然後被黨內的人推翻這兩條路。



    各位不要以為中國很蠢,只想赤化國民黨,妄想著一次勝利。主攻是徹底赤化國民黨沒錯,但助攻呢?請看馬派的人去哪裡接手,台北市政府的主導權,從最早的民進黨,一個個換掉後變成叛離的前綠營,直到大選前被親民黨接手,選後民眾黨市府與立委兩派互鬥,現在整個由馬派的人進駐。



    這個算盤很簡單,深藍的赤化變成紅統不自知,把淺藍逼去民眾黨收割起來,然後狂打民進黨萊豬議題就好。盧秀燕這一手,不僅僅是為了自己,而是要徹底清掉黨內親美派的所有可能性,迫其在美中兩邊明確站位,而依照現在的狀況,不聽話的大概連議員都選不上,只能選擇投降或是退休兩條路。



    而值得另外一提,可以做為對照的,就是昨日引發學術與教育界一片譁然,有關華藝論文內容,刪除「我國」字眼並以「台灣」取代之將「台灣」一詞之概念直接置於中國名下。這完全違反國民黨所稱的一中各表、九二共識,而國民黨到現在,有任何一人出來表達抗議,捍衛中華民國的決心嗎?



    在不知不覺中,台灣人民有百萬人就紅統化了,不費一兵一卒,紅統就從原本的統促黨小眾,變成百萬大軍。更恐怖的是當事人還不曉得,他們相信的各種作為就是紅統,還自以為是泛藍。



    滲透不是只有前菜跟湯品,主菜還沒上呢,台灣人自己要警覺。



    (本文為合作專欄,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更多太報報導

    林艾德專欄|國民黨和民眾黨要繼續聲援造謠者嗎?

    川普下令美軍撤軍索馬利亞,台灣應慎防此引起的「蝴蝶效應」


    王立第二戰研所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