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猛禽保育系列四:從獵人化身護鷹者的全民運動

    2018-10-28 00:00 / 作者 白宜君

    每年十月,在國境之南的恆春半島,幾乎有長達一個月的時間,天空往返著往南遷徙的過境猛禽,通常是蜂鷹與赤腹鷹先來到,緊接著就是俗稱灰面鷲的灰面鵟鷹,也就是臺灣人所熟悉的「國慶鳥」。



    過境猛禽在中秋後紛紛從北方遠渡重洋過境臺灣,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自1984年成立後,以舉辦琅嶠鷹季(恆春古稱琅嶠)活動,鼓勵民眾參與賞鷹,期待以生態旅遊活絡在地經濟。然而,挾帶著「生態多樣性」的「高貴」價值觀進入在地,在過往以獵鷹為主要謀生技術的環境中,卻曾是一連串官兵追民眾的對峙之戰。



    位於滿州鄉的里德社區,在近10年來,大力推動社區生態旅遊,執行團隊平均60.8歲。他們流著獵人血液、身懷絕技,曾能「打鳥」,但也更熟悉鷹群的生活習性與在地的一草一木如何共生的原理,將在地知識從殺戮轉為帶團解說,里德爺奶很新潮。

    里德社區的解說員潘武璋吹響鷹笛,吸引鷹群靠近地面。(圖片╱白宜君攝)

    生態豐富 侯鳥之鄉卻不利人居

    位於太平洋西岸沿線的臺灣,本是侯鳥南遷北返的中繼站,尤其是四季皆春的恆春半島,地形涵蓋山丘、平原、水源且充足,生物多樣性豐沛,對中途停歇的猛禽而言,是跨越巴士海峽前最後吃飽喝足的機會,為極佳的食物補給站,素有侯鳥之鄉的美名。



    但對於生活在滿州鄉的「落山風子民」而言,故鄉雖然天氣好、空氣乾淨,境內有豐富自然景觀,客家、排灣、閩南族群融合混居,但丘陵多且風力強,69歲的里德社區發展協會的理事長宋仁宗說起家鄉,東北季風連颳半年,過去房子都能吹倒更不利農耕,不是一個適合人居與發展的環境。墾丁國家公園成立後,滿州鄉更有三分之二是劃為國家公園,更加箝制在地居民自由運用天然資源與發展經濟活動。



    「我讀完恆春高中後保送大學,但經濟撐不下去,八個月後就去桃園幫人跑船了。」宋仁宗略帶靦腆地說,這也是很多滿州居民的人生縮影。後來,宋仁宗輾轉買了條船,自己在家鄉捕魚,就這樣靠海維生,工作了30多年,一直到去年才賣掉船。但很長一段時間,白天出門打魚,十月老鷹過境時,「我就是個獵人。」

    滿州在地特產,雨來菇。(圖片╱白宜君攝)

    水枇杷樹枝上已經漸漸透明的果實可以摘取食用以補充水份。(圖片╱白宜君攝)

    台灣青山蝸牛。(圖片╱白宜君攝)

    老鷹原罪 高蛋白質又可做標本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宋仁宗雖然是客家人,也是初中就跟著父親一起上山打獵。早年生活條件差,「打鳥」下來是留給自己吃,補充蛋白質,「一年一次從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天天有肉吃。」在1970年代到1985之間,則是出現日本來收購的商人,買回日本做標本,「賣一隻老鷹300元,當時作一天工才150元工資,如果狀況好,一天可以賺1萬元。」夜間組隊出發,家家戶戶加班,滿州獵鷹風氣大盛。



    尤其是里德社區這一帶,因為地勢屬盆地,是里德山的背風面,鷹群無法在人類較少的迎風面棲息,只好都在里德社區這一側睡覺。「牠們是不會逃跑的。」宋仁宗說起那段獵鷹的往事,由於鷹群經過長程飛行才來到滿州棲息,即使同一棵樹上已有老鷹被擊落,其他老鷹也沒有足夠體力飛走,村人便可豐收而歸。



    60歲的里德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潘武璋補充,他不喜歡打獵,就算偶爾跟長輩一起出門,也只幫忙「撿鳥」。但過去的「獵鷹季」之盛大,「從家裡往山頭看,那是滿山滿谷的燈光秀,」獵人拿著手電筒往樹上照,看到一隻打一隻,為了讓鷹做標本時維持最好的完整性,「有的人寧可摔斷腿也不能讓(死)鷹落地時有毀損。」

    赤腹鷹雌成鳥。(圖片╱蔡乙榮提供)

    灰面鵟鷹成鳥。(圖片╱蔡乙榮提供)

    蜂鷹暗色型幼鳥。(圖片╱蔡乙榮提供)

    社區轉型 生態保育人人好手

    墾丁國家公園自成立以來,不斷來社區中勸說轉型,但里德跟墾管處早年因為「生態保育與獵鷹謀生」之間的恩怨,關係緊張,直到2011年,里德社區發展協會當時的理事長古堅謀與幹部宋仁宗、潘武璋等人才轉念,「社區裡本來就住不到500人,現在長住的也不過127人,來聽聽看墾管處說什麼。」幾次來回之後,決定接受屏東科技大學的輔導,「雖然現在村子裡還是老人居多,但我們希望會增加未來的工作機會。」



    不做則已,但若開始做生態保育,獵人卻比常人來得更富有在地知識與生態脈絡。現在的里德社區,已經結訓三梯解說員,年紀最長的,是86歲的阿嬤,雖不懂書寫,卻靠著繪圖通過考試。每到10月,社區內一個晚上輪值20個人,分成兩組人馬,再分3個梯次,從入夜巡山到天明,嚇阻盜獵者。

    里德社區中熱血有活力的解說員,熟知社區一草一木、蟲林鳥獸。(圖片╱陳映秀提供)

    解說員潘武璋正在帶領眾人認識植物。(圖片╱陳映秀提供)

    越來越多民眾願意參與支持社區生態導覽,加入因為了解所以更加守護的行列。(圖片╱陳映秀提供)

    共榮永續 護鷹仍可讓人生活無虞

    已退休的前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解說員蔡乙榮在地生活50年,退休後的生活就是不懈推動生態保育與環境教育。人稱「數鷹雷達」的他如今辛勤走入社區互動,傳遞畢生所知,被社區中老老幼幼暱稱「教官」、「老師」,幾乎人人都上過他的課。累積多年生態觀察,他認真呼籲:「只有在地人願意留下來,在地才能永續發展,社區彼此之間更該擴大連結、彼此分享,而因觀光旅遊獲益的商家也應該有更多元的方式回饋在地,大家合作更有共識,才能一起承擔責任。」



    期待讓故鄉的子弟回流,有可以安身立命的工作機會,在萬物豐沛的家鄉,從獵鷹到護鷹,從拿取到守護,國境之南的社區生態旅遊走出永續之道。鷹群仍是在地人「賺錢」的法子,只是現在天上人間遙遙相望,互祝安好,明年再見。



     



    蔡乙榮向民眾解說墾丁生態與環境。(圖片╱蔡乙榮提供)

    赤腹鷹群。(圖片╱蔡乙榮提供)

    傍晚時分準備棲息的灰面鵟鷹。(圖片╱蔡乙榮提供)

     



     



     



    喜歡這篇文章嗎?

    快來媒體小農灌溉心中好新聞吧!

    白宜君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