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分3大地震帶! 氣象局提醒這區「易出現嚴重災情」:震源較淺

2021-10-19 16:52 / 作者 許皓婷

台灣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及板塊交界處,地質活動頻繁,地牛翻身更是多數人習以為常的日常狀況,而台灣主要地震帶分為3大塊,中央氣象局以一張圖表說明,分析出第一為活動頻率最高的「東部地震帶」,第二則是較容易出現嚴重災情的「西部地震帶」,還有第三的東北部地震帶。



【東部地震帶】大家最熟悉的地震帶!



成因:此區的地震大多都是菲律賓海板塊、歐亞板塊碰撞直接造成的。

​範圍:臺灣東半部,北起自宜蘭東北方的海底,涵蓋花蓮、成功、臺東等地,南端幾乎與菲律賓地震帶相接,遙指呂宋島,寬度大約為 130 公里。

特徵:震源較深,尤其是花蓮以北區域,因板塊隱沒作用,震源深度可達到300公里左右。



【西部地震帶】容易出現嚴重災情的地震帶!



成因:地震主要來自板塊碰撞前緣的斷層作用。

範圍:臺灣西半部地區。​

特徵:震源較淺,約10餘公里左右,西部人口密度高,有許多大都市,一旦發生大地震,常常傳出嚴重的災害。



【東北部地震帶】有地熱、火山活動!



成因:受沖繩海槽的擴張作用影響而造成地震。

範圍:從蘭陽溪上游附近開始,經宜蘭向東北延伸到琉球群島。

特徵:震源較淺,且因為來自弧後盆地的張裂行為,大多呈現正斷層的樣態。




圖片
台灣3大地震帶。(圖/報地震 - 中央氣象局臉書)





許皓婷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