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明天過後》我們生活在大災難當中?

    2019-03-25 17:35 / 作者 陳玠婷

    當義大利水都威尼斯宣布,可能在2050年沉沒海底,有人說趕緊去玩;當冬天出現30度高溫,有人說把握陽光出遊;當潮汐年年升高,有人到海邊拍水淹地的美圖,並放上社群媒體。



    這些都是氣候變遷的原貌,但因為時間、空間拉得又長又遠又廣,這些改變成為生活小確幸,殊不知我們正活在大災難當中,無人倖免。

    適應氣候失敗是什麼?人類改變的速度趕不上氣候變化

    今年一月中旬,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簡稱WEF)公布《2019世界經濟論壇風險報告WEF 2019 Global Risk Report》,報告指出全球政府和企業對氣候變遷準備不足,「極端氣候」已蟬聯三年發生可能性第一名、衝擊性前三名;另外,「適應氣候失敗」衝擊程度也高掛榜上。



    2018年年底,德國智庫看守國(Germanwatch)公布2019年國際氣候變遷績效指數報告中,台灣在57個受評單位中,僅獲得第56名(前三名從缺,因此排名從第四名到第60名)。報告指出,台灣溫室氣體排放遠超過分配額度,另外再生能源發展趨勢指標則是在57個受評單位(歐盟僅算一)當中位列倒數第二。



    上述兩份報告,都在敘述全世界政府、企業沒有足夠應對氣候變遷的策略,甚至民眾相關認知不夠普及。



    在這些墊底排名當中,你看到了什麼?或許想起去年《蘋果日報》調查報導,發現平常勤於分類回收竟是一場騙局;也可能想起前年暑假約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溫度都超過38度,去年暑假也炙熱難熬;大家力氣用在爭論廢核與否,但發展再生能源進度幾近停滯……在氣候劇烈變化之前,我們已經活在災難當中了。

    Image by JuergenPM from Pixabay

    海平面上升幾乎不可逆!未來水裡生活?

    海平面上升究竟會對台灣造成什麼影響?淡江大學建築系教授黃瑞茂說,以台北市立美術館一帶來說,如果遇潮汐,海水將從淡水河河道、特一號道路淹上岸,等於從新生北路蔓延到新生南路,靠河地區首當其衝,「台北離海並不遠。」



    若以全台為例,高鐵沿線以西,尤其中南部超抽地下水,造成地層下陷嚴重,因此海平面上升後,不難預想高鐵沿線,將出現東西兩種不同地景風貌。



    不過,黃瑞茂表示,海平面上升雖不可逆,不過海水不會維持在同一高度,「地球不是恆定的,遇潮汐、氣候驟變的時候會改變。」試想,每年氣候災難發生頻率越來越高,那麼生活安定只是夢。



    今年度WEF也特別指出海平面上升威脅,因為南極洲冰層等融化速度超乎預期,大幅增加未來一百年海水上升三公尺的發生機率,而三公尺近約一層樓高。你能想像嗎?



    氣候變化劇烈的時候,說淹一層樓就淹一層樓,影響時間可能一天、五天,甚至更長;當淹水成為常態,人類的地表生活勢必受影響,外出沒有公車搭、無法騎腳踏車、小孩與寵物沒有公園綠地放電、農畜業生產泡湯,更別說淹水帶來的傳染病與泥砂清理、社區重建等等。所以,人類勢必端出適應機制,不能再把與自然共存當口號了。

    你能想像淹水生活成為常態嗎?100年後,淹水高達一層樓的發生機率年年增高。圖片來源/Image by LucyKaef from Pixabay

     



     



     



    喜歡這篇文章嗎?

    快來媒體小農灌溉心中好新聞吧!

    陳玠婷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