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啞鈴殺父」兇手是「恨殺」或「發病」? 10國民法官30問主治醫師

    2023-12-11 14:39 / 作者 侯柏青
    北院國民法庭。侯柏青攝
    台北地院國民法庭「啞鈴殺父案」,罹患思覺失調症的鍾男行兇後聲稱父親是「撒旦」,還稱自己被附身才犯案。北院今傳喚被告鍾男主治醫師、台北慈濟身心科名醫陳文建作證,確認鍾男治療狀況,10名國民法官表現頗具水準,輪番提出近30個病理問題,反覆確認罹患「思覺失調」犯案時是否可理性思考,以及病況穩定的鍾男為何出現暴力,法庭現場宛若一堂醫療知識課程。

    此案檢辯雙方的焦點不同,檢方認為,鍾男可能是因為不滿同樣罹患思覺失調的父親長期對他言語、肢體暴力及性騷擾行為,懷疑他可能出於憤怒才動手;但辯方主張,鍾男是因為思覺失調症急症發作產生妄念才犯案。

    鍾男在案發前的主治醫師陳文建今天出庭作證,根據鍾男案發前的就醫紀錄,鍾男去年12/5因急性發病住院一個月,醫師3度對他施打長效針,1月初評估穩定後出院,鍾男1/12還主動回診打第4劑長效針。原本醫院排定他1/19回診打針,未料回診前一天,他就犯下殺父案。

    為了釐清鍾男到底是對父親積恨已久而想殺人,還是因為急性發病而犯案?國民法官今天火力全開,含備位國民法官在內,10名國民法官每個人都丟問題,連珠炮似地提問主治醫師,當初為何給鍾男打長效針?1/12打過長效針之後,鍾男狀況應呈現穩定狀態,有沒有可能因為外力刺激造成他情緒大變?長效針的藥效期間是多久?急性發病的具體情況如何?發作期是否能理性思考?如何判斷案發時是否急性發病?

    也有國民法官問到,思覺失調是否包括雙重人格或多重人格?病患已發病20年從一直穩定突然變暴力,在過往紀錄裡算特例嗎?如果長期沒有暴力行為,什麼樣的外力會造成大改變?病患如果拒絕服口服藥,是否會造成影響?如果他1/19有乖乖回診打針,有沒有可能擁有正常判斷能力?

    另有國民法官提到,急性發病時可能會產生妄念,但穩定之後回想起來是不是像做夢一樣的感覺?那些會記得?思覺失調症患者犯案後的表情和一般人是否會有不一樣之處?暴力傷人的比例如何?如果治療得宜是否可恢復正常生活?

    涉嫌犯下啞鈴殺父案的鍾姓男子。資料照。侯柏青攝

    醫師指出,思覺失調症在發病時腦神經功能會慢慢減損。他強調,鍾男因為病識感不佳,經常沒有按時服口服藥,因此當初的治療計劃就是希望慢慢用針劑取代口服藥,而鍾男在住院期間表現穩定,但當初他住院時並非「強制住院」,而是自願入院,因為他聲稱想到病房「渡化眾人」。

    醫師也表示,當初評估問定才讓鍾男出院,如果鍾男沒有自己減少口服藥,或許還可以維持相對穩定的狀態,但他沒有吃口服藥,加上外在環境突然改變,病情就難以預測了。但依據鍾男的狀況,並沒有特別提及怨恨父親,他出院時還說想要回家照顧父親。

    醫師強調,思覺失調症的患者急性發作後,有些人會記得發生什麼事,有些人則看起來很混亂,也有可能記憶不清,個案情況不一。至於思覺失調症患者,是否會從個性溫和的狀態突然出現極度暴力行為,必須視個案情況及外力因素評估才會清楚。但可以確定的是,思覺失調症是像糖尿病一樣的慢性疾病,一般而言,應是無法完全治癒的。

    聽完醫師的專業治療意見,公訴檢察官廖彥均向國民法官強調,根據醫師的說法,鍾男罹患思覺失調症有高度再犯風險,即使醫師已經盡力治療,甚至使用長效劑,用盡醫療技術,仍無法確保他今後不會再犯。

    廖彥均也提醒,鍾男入院一個月後,去年在病況穩定後的1/6出院,而且1/12還回診打長效針,1/18就犯案,顯然是在藥效範圍內下手殺父,他也能明確講出下手過程,建議國民法官要多想一想,他是否真的是單純思覺失調症發作才殺人。

    但辯方律師則告訴國民法官,根據醫師的說法,思覺失調症會引發慢性腦神經減損,鍾男出院返家以後,是否因為外在環境突然改變才引發急性發作,必須深入思考。此外,醫師原本排定的醫療計畫,就是從口服藥改成打長效針,但打長效針必須持續施打5、6個月才能穩定,鍾男只施打了1個月,國民法官也必須思考到,治療計畫時間上的影響性。
    侯柏青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