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民團認AI草擬判決有3疑問3風險!司法院一文揭真相

    2023-09-27 14:39 / 作者 侯柏青
    AI判決圖示。本報繪製
    民團昨召開記者會指出,司法院擬推出的AI草擬判決系統可能有資訊揭露等3大疑問,另可能出現判斷錯誤等3大風險。司法院3點直球回應,在系統建置和訓練部分具體解釋系統功能,強調絕不涉及法官判斷、就避免內容錯誤部分目前仍持續優化中,另著手製作指引。司法院堅定強調,該系統只是減少法官不必要的勞力時間,不是要用AI生成技術製作完整判決書。

    包括全國律師聯合會、台北律師公會等單位,昨開記者會質疑AI草擬判決系統,可能有資訊揭露、風險評估及社會溝通等3大疑問,擔心有判斷錯誤、複製系統偏誤及司法信任3大風險。

    司法院回應如下

    一、 就系統建置、訓練方式部分

    司法院表示,開發之「智慧化裁判草稿自動生成系統」,是提供「不能安全駕駛罪」及「幫助詐欺罪」兩種案件類型的裁判書草稿。本系統就這兩種案件類型,依起訴書的內容,將起訴書的「犯罪事實」及「證據名稱」引用到裁判書草稿,此部分並未使用任何生成式AI技術。

    司法院強調,由於本系統並未分析任何卷證資料,所以認定事實部分完全由法官自行決定,系統無法協助法官判斷。法官審酌全案相關卷證之後認定被告有罪,適用法律部分的例稿式生成內容則提供給法官參考。

    此外,司法院澄清,本系統的訓練資料均已去識別化,不含當事人個資,並在訓練之後要求廠商銷毀;訓練資料包含起訴書及裁判書等資料逾10萬筆,應不至於有訓練資料不足的問題。

    二、 就避免生成內容錯誤之風險部分

    司法院解釋,本系統開發主要使用「自然語言處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及「規則法(Rule-based)」技術,與生成式AI技術關聯性不高。在使用生成式AI內容部分,為避免AI可能有生成內容錯誤的問題,在生成之後再結合「規則法」,以提高生成內容的準確性,應不會如同ChatGPT出現內容所對應之對象或事實顯然錯誤之情形。

    此外,本系統開發階段已請刑庭法官測試並提供意見,目前仍持續在調整系統內容,尚未確定上線日期,日後亦將持續蒐集使用者的反饋來逐步優化系統。

    三、 目前正研擬「司法院使用生成式AI參考指引」

    司法院表示,已參考行政院於2023年8月31日訂定之「行政院及所屬機關(構)使用生成式AI參考指引」,目前正研擬「司法院使用生成式AI參考指引」,並將參考各界及外部專家提出之專業意見,讓指引更加完善周延。

    司法院再次重申,該系統的開發,主要目的是要協助法官減少不必要的勞力時間成本,減輕法官書寫裁判書類之負擔,進而提升司法品質,保障人民訴訟權益,並非要以生成式AI技術製作完整的判決書,取代法官認事用法之核心審判權限。

    司法院對人工智慧各項應用,定會秉持審慎、穩健、負責的態度,期能提供更為高效、便民、智慧、環保的司法服務。
    侯柏青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