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就業金卡加特定人才許可僅吸引1萬人次專業人才 台灣需要的是量還是質?

    2023-02-25 08:00 / 作者 徐筱嵐

    為吸引外國高階人才來台工作,國發會5年來力推就業金卡,但實際核發人次為6,703人次,還得加上特定專業人才聘僱許可才能達到1萬人次,而人才實際就業單位以外商居冠,國內公司次之;問卷調查科技產業任職者多,但實際領卡人多分布在經濟領域,不禁讓人想問,就業金卡攬才是否符合國內所需?學者認為,政府已經鬆綁法規環境,攬才責任交給企業,與其宣導金卡數量,不如去了解如何提升外籍人才對台灣產業的貢獻。




    圖片
    國發會主委龔明鑫力推就業金卡,目標2030年延攬一般外國專業人才、外國特定專業人才合計達10萬人。資料照




    為了延攬外國高階、專業人才到台灣工作,甚至讓他們「扎根台灣」,國家發展委員會在2018年2月施行《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提供就業金卡、租稅減免、永久居留條件放寬等優惠,接著在2021年5月又加碼提供在台生活、子女教育及對接產業發展,希望從工作到生活一條龍專案服務,希望能留住更多人才。



    只是觀察國發會的統計數字,以及就業金卡帶來的實質效益,就業金卡是否真有其必要性?抑或吸引到台灣真正需要的人才嗎?




    圖片
    細看就業金卡的統計數據分兩種,一種是有效就業金卡,另一種是累計就業金卡核卡人次及比例。取自國發會




    國發會在今年1月31日宣布,外國特定專業人才(含就業金卡及特定專業人才聘僱許可)累計許可已達9,976人次,加計去年12月就業金卡核發220人次,外國特定專業人才許可已突破1萬人次。



    依照國發會提供的數據,若從施行時間來計算,就業金卡發行5年來,實際核發情形為6,703人次,包含特定專業人才聘僱許可才會達到前述的1萬人次,但國發會訂定了一個高目標,到2030年延攬一般外國專業人才、外國特定專業人才合計達10萬人。



    若5年才招到1萬人次,距離2030年還有6年,要如何達到10萬人次,更更不必說人次和人數的統計恐有差距。



    十大領域人才都想要 究竟招攬到哪些領域?



    目前就業金卡鎖定十大領域,有科技、經濟、教育、體育、金融、法律、建築設計、國防、文化或藝術領域,以及國發會專案會商認定。國發會在去年7月至9月進行大規模問卷調查,回收1,081份問卷。



    調查顯示,在任職的產業別中,分布在科技產業26.8%、教研產業14.3%、軟體工程產業10.7%、企業經營管理產業9.6%,以及金融產業8.3%等;而在台灣的工作現況,有多數外籍人才任職於外國公司34.8%、任職我國公司30.4%、自僱者或自由業13.6%,另有5.1%正在尋職,當中有45%的受訪者年薪超過新台幣250萬元。




    圖片
    外國專業人才在台任職仍以外商公司為最多,我國公司占比居次,國內企業是否需要外國專業人才呢?取自國發會




    但觀察截至今年1月底有效就業金卡的領取狀況,卻出現不同的結果,經濟領域占50.6%、科技領域占21.4%、教育領域占10.4%、金融領域7.8%、文化藝術領域6.7%,其他5個領域總計占3.3%。比對問卷資料,科技產業確實占比達2成以上,其他領域的領卡數和任職產業卻出現落差。



    外界看就業金卡成效有限 或許應另尋他路留才



    國內最大工商團體工總日前晉見總統蔡英文時,認為目前政府推動就業金卡,並未讓多數領卡的高階人才實質留台工作,應該從稅制、新創生態、友善外籍人士的生活環境,如改善金融業務著手。



    歐洲商會在「2023建議書」中更直指,台灣就業金卡計畫過嚴,應妥善修訂特定外國專業人員資格,也應取消每年需在台居住6個月的規定,讓永久定居真正永久化。




    圖片
    若以比例來看,僅5成9的外國專業人士留在台灣,有4成以上不在,甚至有1成6永久離台。取自國發會




    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副教授辛炳隆受訪時說,就業金卡確實為專業人才來台提供簡便的程序,且在許多方面幾乎達到「類國民待遇」,但外籍人士來台工作的考量「不會只有這些東西」。



    他直言,幾乎多數的研究和調查都告訴我們,「人才在乎的是薪資待遇」。高階人才心裡想的,其實是薪資福利與未來發展。



    學者:政府已建構好環境 關鍵在企業要如何攬才



    辛炳隆認為,政府已經盡力將法治環境做好,剩下的部分就看企業。簡言之,企業若開不出吸引人的職缺、付高薪、給福利,政府再怎樣努力大肆宣揚都不及企業願意付出的態度。



    對於國發會積極宣傳「就業金卡」的做法,辛炳隆反而認為說「國發會把自己框住」。他說,現實的攬才管道十分多元,不是端出「就業金卡」就會有大批人才自動過來,應該實際了解國內企業中,有些沒有外籍人才需求?而許多大型企業甚至也不需要就業金卡,以台積電為例,就自行設立專責部門為高階人才辦理通關、打理生活瑣事。



    「政府要打破觀念,攬才不見得要把人帶來台灣」,辛炳隆指出,在全球化浪潮下,越來越多企業積極向海外拓點,業者會在當地聘用人才,或是透過獵才公司把人帶到其他據點,同樣也能幫台灣企業賺錢;況且高端人才是知識工作者,不見得一定人要來到台灣,而這種效應不會反映在就業金卡的數量上。



    辛炳隆說,「延攬一位優秀人才,比招攬十名庸才或發放就業金卡給一百人都來得重要」,就業金卡的本質不應該是數量,而是人才所帶來的貢獻;政府不需要大肆宣揚就業金卡,反而該把重心放在「人才不來的真相是什麼」。




    徐筱嵐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