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勞安所調查:銀髮勞工數15年間增逾2倍 勞動市場流動率下降

    2023-01-13 18:00 / 作者 徐筱嵐

    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透過勞保分析,我國2005年至2020年整體勞動力流動情況,投保人次由約913萬人次上升至1,177萬人次,服務業明顯增加,但工業投保人次比重呈下降趨勢;而15年間,55歲至64歲投保人次多了95.7萬人,65歲以上的投保人次則多了13萬人,分別增加2.3倍、2.8倍,顯見愈來愈多銀髮勞工續留職場。




    圖片
    勞安所表示,勞動市場跟產業發展趨勢息息相關,透過勞保分析發現,勞動市場結構有朝向服務業發展趨勢。徐筱嵐攝




    勞動部勞安所今(13日)舉行例行記者會,勞動市場研究組組長林詩騰表示,為瞭解國內勞動力變遷趨勢,探究產業人力發展與特性,勞安所透過勞保資料研究2005年至2020年間整體勞動力的流動情況,發現15年來,工業部門的投保人次比重逐漸下降,而服務業則有增加趨勢,勞動力年齡層結構以35歲至44歲為主力,55歲至64歲、65歲以上的年齡層,續留職場人次增加最為明顯。



    負責該份「勞動力趨勢探討」的副研究員陳麗萍指出,從投保人次發現,15年間,整體投保人次由約913萬人次上升至1,177萬人次,主要增加部分是服務業的投保人次,工作較具彈性者,投保人次也有明顯增加。



    若以投保比重觀察,工業投保人次比重有下降趨勢,從42.9%降至36.2%,服務業由53.1%升至61.0%,勞動市場結構有朝向服務業發展趨勢。



    35歲至44歲為勞動市場主力 15年間銀髮勞工增幅逾2倍



    陳麗萍說,若以年齡層觀察,以35歲至44歲為勞動市場主力,占全體投保人次的28.3%,並依序向年輕族群及中高齡族群兩端遞減,再觀察各年齡層的增加速率,中高齡及高齡層的增加速率較快,15年間,55歲至64歲、65歲以上的投保人次分別增加2.3倍、2.8倍。



    她表示,離開職場後再就業者,即退保後再投保者,年齡多為25歲至34歲,再就業比率以業內流動為主,比如製造業勞工的再就業以製造業為主,跨業流動較少,而整體勞動市場總投保人次雖然呈現逐月、逐年上升的趨勢,但勞動市場的進入、退出變化趨緩,顯示勞動市場流動性下降。



    勞動市場研究組組長林詩騰補充,勞動市場跟產業發展趨勢息息相關,大約在2000年有產業出走情況,也把相關工作機會帶走,其中工業部門投保人次隨著產業外移,出現人口下降;再看近期國內工作機會變多,與台商回流及數位科技發展有關。



    林詩騰不諱言,勞動市場流動率下降,將限制工作機會的增加,降低專業技能的發展,同時影響所得分配等,本研究針對流動率下降及產業缺工等問題進行調查,並提供相關單位參考,訂定職訓或就業服務等措施,未來將會觀測四到五年的景氣循環,並將行業別進行更細的分類,進行全面盤點。




    徐筱嵐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