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安|學生為了出路而努力,反而讓你容易被取代?七個重視興趣的理由

2021-08-27 19:30 / 作者 陳玠婷

選擇大學校系,「興趣跟出路哪個重要?」是萬年議題,就像「愛情跟麵包哪個優先?」其實我相信這兩個問題有同一個好答案:「看情況」,但這並不代表我們無法給出其它有內容的回應。現在我就嘗試給一個:我不知道興趣跟出路哪個重要,不過我認為目前許多意見低估興趣並高估出路。以下介紹七個支持這看法的理由。



1. 大部分人沒能力預測未來



選興趣跟選出路看起來很對稱,但其實並不是。興趣是關於當下的自己,出路則是關於未來的社會。對於多數人來說,了解當下的自己應該比了解社會的未來容易。



以出路選科系是在預測未來,而這很難。當然有些人對未來的預測很準,例如預言菁英體制崛起的英國政治家 Michael Young 和預測網路崛起的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但我們現在並不是在擔心 Michael Young 和貝佐斯怎麼填校系。



在越晚近的時代,我們這種普通人會難預測未來,因為產業變遷越來越快。當然,你預想的工作在你大學畢業時可能還沒消失,但環境有可能已經轉變,例如從大量中階技術人員作為主力的產業,變成少數高階人員使用數位技術工具管理一大堆約聘人員的產業。光是這種改變,就足以讓你眼前的現實跟當初想像的完全不同。




圖片
對於多數人來說,了解當下的自己應該比了解社會的未來容易。但我們追求好生活,卻是普遍價值。(圖片來源/Unsplash)




2.「出路」容易引來和你利益不一致的建議



當別人為你考量出路,他當然是為你著想,但他看重的利益不見得和你一致。例如有些人傾向於用社會地位和收入來評估出路,忽略該職業的生活品質。醫生有社會地位和收入,但如果那是用過勞換的,你未必想要。



3.看輕興趣,可能源於惡性循環



若你忽略上一點,可能還是會認為社會上的好出路很明確,而自己到底對什麼感興趣,則很難回答。這可能讓你覺得照出路選比照興趣選容易。但反過來想想:你現在有哪些興趣,這怎麼會比好幾年之後的市場長怎樣還難回答?答案是社會環境壓縮了你自我探索的空間:我們的國民教育時數過長並且科目選擇有限,功績主義和對勞動者不友善的社會前景則為你和你家長帶來壓力,進一步壓縮了青少年時期可以自由運用的時間。



你認為照出路選比照興趣選容易,是因為你不了解自己的興趣;你不了解自己的興趣,是因為你的時間大多用於確保出路。若這些努力能為你找到好出路,那很好。但若本文其它論點有道理,表示你很有可能陷入惡性循環。近期教改的各種鬆綁和升學改制,已經讓我們有更多空間脫出這種惡性循環,但你得要先意識到此循環,才能有效運用這些空間去探索自我。



4.今天的興趣會變成明年的實力



探索自我越早越好,因為興趣會變成你的實力。學自己喜歡的東西會學得特別快、做自己著迷的專案會特別用心,這是沒興趣的人很難達成的。給定一樣的意志力,你為了出路念自己不喜歡的專業,念得比其它同學差,是很正常的。為什麼不一開始選自己喜歡一點的專業,讓自己容易發揮實力?



5.越考量出路越容易被取代



你看見哪些「出路」,端賴社會設計哪些出路給你。社會設計各種能力組合,好讓產業能一次找到成千上萬形狀相同的標準勞工。你主要考量出路而不是興趣,代表你主要考量怎麼讓自己配合社會,而不是怎麼在社會上找到自己能發揮的區間。



這兩者有差別。當你主要考量怎麼讓自己配合社會,你會把目光放在市場上的「職業套餐」,也就是市場設計好的那些常見的工作。這些工作規格和需求明確、薪資相對透明,這些都是好事,但是這些工作也會增加你的可取代性,因為競爭者眾,而且這些競爭者跟你一樣,從國高中就開始觀望這些行業。




圖片
學自己喜歡的東西會學得特別快、做自己著迷的專案會特別用心,這是沒興趣的人很難達成的。(圖片來源/Unsplash)




當你鎖定某個在台灣有10萬個位子、14萬個競爭者的工作,當你參加訓練讓自己越來越適合做那個工作,你也讓自己逐漸變成一個容易被取代的人。這件事本身可能不是壞事,但對這件事的忽視會是壞事。



6.興趣讓你打贏機器人(說不定啦



對你未來工作的威脅不只來自你同學,也來自機器人。而「興趣加成」特別有效果的那些專業,往往也是跟創造和人的判斷有關,至少目前看來比較不容易被自動化取代的專業。



7.鎖定出路的特化訓練讓你忽略通用技能



考慮自動化和產業變遷,你可能真的難以預測學成之後的市場變化。在這種情況下,明智的選擇應該是培養各種通用技能,像是研究東西、搜尋和整理資料、溝通、理解,以及學東西的能力,而不是針對特定職業的特化技能。



諷刺的是,這些通用技能往往可以在一些前景不看好的科系學到。但另外一個方向諷刺的是,這些科系直接教的往往不是適合一般人使用的版本 :p 這方面可以參考我在《立場新聞》的文章〈哲學訓練限制了我的想像〉。



*感謝鄭丁嘉給本文初稿的諮詢建議。



(本文為合作專欄,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陳玠婷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