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當你的心生病,大自然是最好的醫生,你聽過「森林療癒師」嗎?

    2021-06-03 15:04 / 作者 張佳薇

    圖片



    2000年中期從日本興起的「森林療癒」,逐漸在歐美掀起熱潮,近年這股風氣又吹回亞洲。特別在疫情中,大自然的新鮮空氣,不啻成了都市人的安全放鬆出口。



    「森林療癒」強調走向大自然不只是泡「森林浴」,還能引導人用身體的感官體驗大自然、與自我對話,達到恢復身心健康的療效。



    在森林療癒師主導的自然之旅中,遊人不會聽到如一般導覽多如麻的專有名詞、長長的介紹,話不多的森林療癒師,把重心放在讓人自發性體驗的部分。



    「光是看著樹葉搖曳,就能降低交感神經的活性、提升副交感神經的活性,達到紓壓效果。又或者靜下來觀察樹上的螞蟻,學習跟大自然相處,會使內心有不一樣的感動,」張庭瑋說。



    現代人在高壓、快速的文化下,多半難以獨處,關上手機、




    透過森林療癒嚮導的帶領,就是希望「修復與大自然、與人、與自己的連結關係」。




    「森林是療癒師,嚮導只是為你開門(Forest is the Therapist. Guides open thedoors.)」張庭瑋引用ANFT的宗旨,釐清森林療癒師的角色,是透過各種活動,幫助人打開「五感」。



    例如「照相機」活動,講的是參與者兩兩一組,一人當攝影師,負責找森林中美麗的角落;找到後,另一個人就當相機,閉著眼睛被帶到指定處,在數完一二三、喊出「喀嚓」快門聲後睜開眼睛,看見攝影師眼中的美景,然後擔任相機者,要用肢體動作去呼應所見。



    張庭瑋回想自己在受訓時的親身經驗,感官的確被放大許多:「本來只是廢棄的建築物,在這樣的引導中,突然變得像是童話故事中的小木屋,充滿奇幻色彩。」



    「她帶領的森林療癒行程,能創造一種充滿善意和安全感的氛圍,使參與者全然放鬆、啟發對大自然敞開好奇心,」張庭瑋受訓時的導師、同時也是2019年國際森林浴論壇主辦者的Pamela Wirth 觀察,她是一個技巧純熟、有天賦的森林療癒師,擁有纖細的感受力、對大自然的豐富熱情,「即便台灣的風氣還不盛行,她仍願意站出來成為先鋒者,把森林療癒的好處傳遞給更多人。」



    從2019年拿到證照至今,張庭瑋帶過大大小小十多團遊客,有遠自泰國、香港而來的外國人,也有台灣人。「曾有參加者對我說,森林療癒打開了她生命的開關,回到小時候的自己,」



    張庭瑋印象最深刻的,是曾有一對泰國情侶特地飛到台灣來參加,其中一個活動,是在大自然中搜集素材創作。一位參與者分享,自己下意識一直想找沒有洞的葉子,卻發現很難找到。此時,她轉念想起自己平時太追求完美,也不肯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在創作中,她放下堅持,同時抒發了壓抑很久的緊繃情緒。




    圖片



    回想2018年接觸到森林療癒師這個行業,張庭瑋認為是命運的偶然,卻也並非完全突然:「從小,因為我爸爸做精油事業,告訴我們芬多精很好,我一直對大自然有好感。」



    當時她從文藻外語大學五專部英語科畢業,又至台灣科技大學外文系取得大學學位。剛結束為期一年的巴拿馬交換學生生活後,2月就飛去瑞士參與世界女童軍總會(WAGGGS)舉辦的「領導力」與「永續環境」青年研討會。



    席間,張庭瑋認識了美國年僅20歲的森林療癒師 Annabel O’Neil,兩人深談後掀起了她的好奇心。



    「一來,我想要繼承家業,作為第二代協助產業轉型;二來,我想要幫助為文明病所苦的人,舒緩壓力、憂鬱等負面情緒。雖然學費近10萬台幣,還是決定報名。」張庭瑋飛到美國北加州,和20多名學員,參與一週的實體密集訓練。去年底,她經歷好朋友因深受憂鬱症所苦自殺,更加深想要走這條路的決心。



    談到那一週的行程,她說,早上在森林裡做療癒漫步活動,下午回到教室解析流程和方法。之後的半年,再透過線上小組討論、一對一導師對談、各種作業,來實際演練森林療癒在不同場域下,如何因地制宜。




    對張庭瑋來說,森林療癒給她最大的力量,是「重新檢視核心價值,選擇放下他人眼光」。




    受訓的過程中,她也同時在科技公司擔任專案經理一年有餘,過著日夜顛倒的長工時生活。



    越深入森林療癒、她愈深刻發現「當商業女強人」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選項,「當人生只看錢,會對眼前的事情有埋怨。唯有定睛價值感,才能回神,發現自己不需要追求物質。」



    重新找回人生動力,如今的張庭瑋是標準的斜槓青年,所做的事都圍繞著共同核心:帶領人透過自然,重返身心健全。除了森林療癒師,張庭瑋同時也是「綠森林」公司的創意總監,以及台灣森林保健學會的專案助理。



    由於森林療癒師的培訓過程中,也教導學員如何借助商業機制來永續經營。因此,張庭瑋今年還成功引介家中事業獨家引進的日本芬多精精油,外銷到新加坡,與當地的森林療癒行程做結合。



    至於張庭瑋近一年在台灣森林保健學會的工作,則是與林務局合作,推廣台灣的18個森林遊樂區成為森林療癒基地。包括台東縣知本、屏東縣雙流、桃園市東眼山、花蓮縣富源、南投縣奧萬大等地,2020年選擇其中5處,舉辦8場森林療癒課程、活動,讓更多人親身體驗大自然的療癒力



    「我們也在推動台灣的森林療癒師證照上線,預計下半年就開始第一波的訓練課程。」



    心心念念於讓更多人認識森林療癒,張庭瑋語帶羨慕地說,在韓國,森林療癒已經深入人心,擁有「從搖籃到墳墓」不同年齡層的課程、資源,政府還發放「福利券」讓民眾可以免費參與相關活動。



    想法多元、積極的她,下一步想要做的是根據家庭式、身心障礙者、長者的需求來設計課程;另一方面,她也計畫進修景觀建築知識,和景觀建築師連結,在城市中,創造設計上更接近大自然原貌的公園,讓人不走入森林,也有機會被療癒。




    她相信:「想活在什麼樣的世界,就要自己去創造。」





    圖片



    作者:賴若函  文章出處:Cheers快樂工作人



    本文獲授權刊登,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張佳薇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