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想成為Podcast創作者嗎?新手需面對的5大思考

    2020-10-07 10:42 / 作者 洪采姍

    Podcast已經成為2020年最受囑目的新興自媒體形式,除了「只聞其聲、不見其人」的特色外,製作成本較低,發展仍在新興階段,都讓Podcast成為今年正夯的創作型態。如果你是身上有故事的工作者,希望透過Podcast分享,甚至經營副業,有哪些事情需要注意?






    你也想當一個Podcast創作者嗎?



    2020年,無疑是台灣Podcast大爆發的一年。根據台灣本土Podcast平台Soundon提出的2020年上半年《台灣Podcast產業調查報告》,目前台灣Podcast節目有1,336檔,其中870檔是在今年上半年開設。有28%的聽眾訂閱節目數超過10個,超過95%有「死忠追蹤的節目」。



    更有趣的是,有15%的聽眾曾經買過Podcast節目中的廣告產品。換句話說,


    Podcast已經從單純的傳播工具,進化為有商業模式的產業。


    有多少人想投入Podcast產業?從設備熱賣也許能看出端倪。台灣最大錄音設備代理商正成集團透露,結算至今年第2季為止,Podcast相關器材,包括麥克風、錄音主機與耳機在內,銷售量比去年同期增長10~11倍。



    正成集團專案部PM許宇志分析,今年2、3月起,Podcast設備買氣開始加溫。除了因為疫情,許多工作者或藝人出現工作空窗期,轉而投入Podcast,另外如股癌、台灣通勤第一品牌或百靈果等Podcast成功案例引起關注,也是帶動這波聲音熱潮的火種。



    另一個關鍵原因則是成本。與YouTuber相比,Podcast節目製作成本,不論時間或資金都較少,只要用手機附贈的耳機麥克風,搭配有剪輯音檔軟體的電腦就能錄製;就算希望有專業級錄音效果,許宇志估算,設備費用約8,000新台幣就能達到,遠低於動輒上萬的高檔相機或燈光。



    但如果你以為經營Podcast是「便宜」的事,那就錯了。有5個思考,值得創作者好好深思:

    Podcast今年在台灣爆紅。(圖片來源/Unsplash)

    思考1:器材——該租錄音室還是買器材?

    器材往往是Podcast新手的第一個難題:應該花錢購置器材,確保錄音品質;還是先用現有設備錄製,決定投入再添購硬體?



    經營Facebook粉絲專頁5年,6月起也投入Podcast「曾咖波荒謬事」的經營者,是一對年紀30歲上下,有企業公關、記者與行銷經驗的夫妻檔。目前兩位都有正職工作在身,選擇平日晚上或週末租用錄音室錄音,輸出音檔再進行後製。



    「會選擇租錄音室的原因,是現在聽眾耳朵被養慣了,過去耳機麥克風的錄製品質,真的會聽不下去,」永康曾咖郎分析,「此外,租用錄音室也可以降低出錯的機率,一開始就能專注在企劃上。」



    錄音室價碼方面,1小時大多在500元上下。以另一家台灣本土Podcast平台Firstory與LAZI Corner合作的錄音室為例,每個小時最高就是500元。如果以每週更新一次,每個月的成本大約是2,000元。雖然長期累積所費不貲,但可作為購買設備之前,「試營運」階段的折衷方案。



    創作者背景不同,選擇也會調整。同樣是夫妻檔,過去經營Facebook粉絲專頁「每天來點負能量」受矚目的林育聖(林總),與太太「白露」共同經營Podcast節目「夫妻原聲帶」,8月底開始發想,9月17日就完成第一集。兩人解釋,當時做Podcast的初衷,就是希望有個共同經營,並且記錄育兒點滴的內容。因此選擇直接購買器材,在離孩子最近的家裡錄製節目。



    「一張桌子、三隻麥克風與一個控制主機,大概花了3萬台幣,」林育聖分析,自己在網路上看熱門Podcast百靈果的節目教學影片,以及其他網路評測,選擇經濟實惠的機種就網購下單,「麥克風選的是3,400元,控音盤大概4,000,我認為都是創作必要的花費。」



    換句話說,器材該租還是買,取決創作初衷與財務條件。如果不想花太多時間摸索硬體,或是很快就投入資金,可以考慮租錄音空間,或向熟識的朋友借用器材。如果意願較篤定,且有一定經濟基礎,購買器材是較適合的選項。

    「永康曾咖郎」(左為「某人」,右為「曾咖郎」)從Facebook轉而挑戰Podcast,運用行銷、記者與公關專業,串連Podcast與社群的粉絲,快速在聲音戰場占有一席之地。

    思考2:題材——談熱門題目,還是談有興趣的題目?

    Podcast議題分類非常多元,光是蘋果Podcast平台的分類就有19種,要找到題材並不難。例如Podcast節目「失眠必備良藥」,內容就是用平淡的語氣,將圓周率念到小數點後349位,或是逐字讀大法官釋憲原文。



    但重點在於,創作者是否真心想要分享這個議題?


    口條可以練,但Podcast創作者對題材一定要有研究的熱情。如果不是真心想要分享,再好的口條聽起來反而很假,


    林育聖分析。永康曾咖郎也發現,錄製氣氛好壞,會忠實反映在聽眾與數據的反應。



    其次,如果同時有許多想談的題材,不要一次嘗試太多種類型。Podcast節目「On the Road-在路上」主持人吳玟蒨建議,在自己希望分享的前提下,應該選擇沒人做過的市場,勇敢嘗試。



    目前任職新創育成機構的吳玟蒨,由於具備新創圈人脈,與短短7年累積16份工作的豐富職場經驗,讓她在去年底準備製作初期,既想做新創主題,又希望分享職場經驗,反而遇到「選擇障礙」。「如果一開始我就主打創業,我幾乎是第一個談這類議題的Podcast,別人也很清楚知道你要幹嘛,」她回憶。



    吳玟蒨也提醒,如果擅長領域已有許多強勁競爭者,創作者不需要擔心「來不及」的問題,「Podcast是更貼近個人特色的媒體,每個人的經驗不同,重點還是在如何融合題材與個人經驗,就能找出與你頻率一致的粉絲。」

    思考3:夥伴——該獨白、對談還是訪談?

    大體而言,Podcast的節目型態分為3種,一位主持人的獨白型Podcast、兩人以上的聊天型Podcast,以及找來賓分享的訪談型Podcast。吳玟蒨建議,如果內容以娛樂性題材為主,適合雙主持人,藉著互動創造效果,而且能彼此支援、掩護弱點。反之,如果是知識型內容,例如英文、理財教學,單一主持人較能傳達權威感與可信度。



    雖然類似台通與百靈果的雙人主持類型,近期備受歡迎,但難度其實不比單人低。「如果想做閒聊,過程中要不斷做重點整理,聽眾才能跟上節目腳步,」永康曾咖郎建議,「反之,採訪型節目最重要是做足功課,營造老友聊天的熟稔感,避免一問一答的官腔。在採訪前先吃飯,或是錄音前先聊天10分鐘都有幫助。」



    但永康曾咖郎提醒,雙人主持Podcast,特別是伴侶聊到感情、婚姻有關議題時,主持過程中可能無意間提到敏感議題,影響錄音氣氛與節目品質。因此主持人不只要樂於分享,對於搭檔也應該足夠坦承,以免影響關係經營。

    善用新創圈人脈,吳玟蒨(左)的Podcast節目以訪談新創創辦人為主要亮點。圖右為行車付款App車麻吉創辦人余致緯。

    思考4:頻率——該「日更」還是「週更」?

    從企劃、錄音到後製,說到Podcast最困難的環節,「持續更新」絕對是其中之一。這也是許多工作者在正職之餘,投入Podcast最大障礙之一。



    根據Soundon調查,超過6成Podcast使用者訂閱5個以上的節目,此外,


    63.5%的創作者選擇每週更新,其次是每週兩次更新(16.7%)與每日更新(13.5%)。


    定期且持續的更新,一方面能建立聽眾的預期心理,突破眾多節目包圍,將粉絲轉為鐵粉。此外,也能建立創作者的紀律,讓Podcast工作融入生活的一部分。



    但更新頻率高低,與創作者能花多少時間投入有絕對關係。一般來說,製作一集Podcast的時間,包括企劃、錄音、後製與社群經營,約3~5小時。以林育聖與白露為例,他們每次錄音1個小時,錄完音當場回溯再聽一次,後製剪輯約半小時。



    「因為我們不做太多剪接,所以剪輯時間很短,每集工作量大致2.5小時,」林育聖評估,目前希望維持每星期更新3~4次,維持熱度。



    更重視內容後製的永康曾咖郎,準備時間也更長,錄音前的1小時,錄音至少2小時,剪輯時間2小時,光是一集不含社群互動時間就要5小時。由於兩人分別有企業公關與行銷工作在身,因此目前維持每周錄製一次,拆成兩集分兩天更新。

    思考5:經營模式——Podcast之外,有哪些功課要做?

    不可否認,隨著愈來愈多企業願意在Podcast上下廣告,這項工具走向商業化的趨勢愈來愈顯著。但許多創作者大聲疾呼,新手不該把賺錢當作投入Podcast的KPI。



    任職於Podcast平台人士觀察,Podcast要想靠業配獲利,難度要比YouTuber更高。主因在於Podcast平台推播功能不如YouTube,新進聽眾大多從排行榜前幾名開始聽,使得Podcast領先群知名度要遠高於其他團隊,也因此囊括最多的業配資源。



    要突破排行榜困境,除了持續更新,搭配社群也是Podcaster必備基本功。社群的功能在於,讓「路過」聽到節目的聽眾,可以在社群上找到繼續互動的基地。以三本柱為例,台通、百靈果也同步經營Facebook粉絲專頁、Instagram與YouTuber等頻道,另外股癌甚至還有Telegram對話群組,提高與粉絲的互動親密度。



    除了社群人氣,工作者自帶人脈當然也能為節目加分。但是公司與私人事務之間的界線應該清楚劃分,避免假借公司之名,行經營個人品牌之實。以吳玟蒨為例,雖然節目與工作均圍繞著新創領域,但在決定投入Podcast之前就已經與公司充分溝通,也得到上司支持,幫助她取得工作、生活與創作之間的平衡。



    林育聖與白露也提醒,工作者經營Podcast應該是為生活加分,實現自己的創作熱情,而不是為了排行榜,更重要的是如何過好生活:


    如果生活無法過得有趣,節目內容就無法有趣,也很難持之以恆,最後就會失去成就感,反而違背了初衷。


    作者:張道宜 文章出處:Cheers快樂工作人




    洪采姍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