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傳播中國真實情況 「李老師不是你老師」成北京眼中釘坦言已「沒有未來」

    2023-11-27 11:15 / 作者 國際中心
    2022年11月27日凌晨,上海民眾聚集在烏魯木齊中路,持白紙抗議新疆大火因封控措施延誤救援,奪走10條人命。路透社
    2022年11月底,中國多地民眾上街舉白紙怒吼、要求解除封控,當時是由推特帳號「李老師不是你老師」將各地民眾投稿的畫面傳播到全世界。一年來,這個帳號已是中國官媒嚴密控制下外界觀察中國社會真實情況的主要媒介。在白紙運動爆發一週年之際,「李老師」受訪表示,雖然以他現在的身分可能永遠回不了家,人生計畫也全被打亂,但他從未後悔。

    美國之音報導,李老師是旅居義大利的90後青年,原本是藝術家,但是「被時代推到了前線」。

    2022年11月27日凌晨,上海烏魯木齊中路,當憤怒的民眾手舉白紙,面對一排排的警察高喊「習近平下台」時,地球另一端,率先看到這一幕的李老師震驚了。

    他向美國之音表示:「我甚至聽了好幾遍我才敢確認,然後發出去,因為我覺得太不可思議了,沒有想到會有這麼激進的口號喊出來。」

    「李老師不是你老師」推特。Twitter@whyyoutouzhele 白紙


    李老師表示,他在推特開始發布中國各地抗爭運動的消息,最初是看到2022年10月,男子彭立發在北京四通橋抗議;然後全國各地的人因為新疆烏魯木齊大火站出來抗議,站出來要求解封,「就會覺得自己也要付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白紙運動」促成中國解封 李老師卻「再也回不了家」

    「白紙運動」期間,他日夜在推特更新相關活動訊息。上海民眾走上街頭的那天,他的推特私訊數量達到最高峰,估計每秒湧進至少20條投稿。除了中國民眾的勇氣讓他震驚,人與人之間的互助也令他感動。

    「那幾天,眼淚一直在流。現在回想起來,我這個眼眶都是濕的。」李老師說。

    「白紙運動」爆發幾天後,中國當局突然解除施行了三年的嚴苛清零政策,人們的生活逐漸回歸正軌,但李老師卻說自己成了一個「沒有未來的人」。他在推特上寫道「三年,終於解封了,大家都能回家了,但是我再也回不了家了」。

    2022年11月26日深夜,南京傳媒學院學生抗議,高喊「人民萬歲!逝者安息!」 取自李老師不是你老師推特

    由於新冠疫情,在義大利留學的李老師已經幾年沒見過家人了。他表示,當初發推文的初衷就是希望能夠解封,能夠回家。但是當警察找到他在中國的父母時,他知道他再也不安全了。

    「只要我一發貼文,他們就去我家」

    他回憶:「白紙運動結束,差不多應該是(11月)28號還是29號,警察就去我家摸盤摸排(打聽了解)了一次,後來就確定是我。12月份的話差不多一直在我家。只要我一發貼文,他們就去我家。」

    警察盤問的焦點是:他有沒有接受境外組織補助?有沒有資助這些投稿者?有沒有加入什麼組織?

    「我的父母當時被問到的也很懵,他們並不知道我發生了什麼事。所以他們也很害怕,我是不是被什麼『境外反華勢力』所蠱惑了。」他回憶道。

    「李老師」的父親是大學藝術老師。因為家庭出身問題,在中共建政後的歷次政治運動中,他總是被打倒的一方。他覺得政治是很可怕的東西,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牽扯其中。兒子出事後,常常會哭,但現在只能慢慢接受一家人很難再團聚的現實。

    遭中國警察憎恨 李老師已做好心理準備

    過去一年中,「李老師」也在被迫和中國做各種切割,學習克服焦慮和恐懼,坦然接受命運的安排。「白紙運動」期間,除了收到大量投稿外,他也接到許多死亡威脅。他的人生計劃全部打亂,被迫搬了四次家,經濟也一度陷入困窘。



    在《紐約時報》記者袁莉主持的Podcast《不明白播客》中,「李老師」受訪表示,自他的帳號爆紅後,中國寄黑函讓他在義大利失業,銀行卡被凍結,且因為被人盯上而搬了四次家。

    但「李老師」說,他已「看得很開」,現在給自己的定位是「沒有未來的人」,因為中國的警察「非常恨我」,肯定「一直想把我抓回去」。他說:「我現在的心態就是隨時死掉都OK。一旦我死掉,這個帳號屬於它的故事就會有一個最圓滿的結局。」

    「白紙運動」一年後,「李老師」的推特粉絲暴漲到140萬。他依然每天都會收到很多私訊。李老師向美國之音表示:「每天一睜眼,好像就會有一些人他們在等著你,希望你幫他們去發出自己的聲音。」

    不過「李老師」也看到,這一年來中國的公民意識在覺醒,各地發生各種抗議、示威、維權的事件。越來越多的人不再懼怕,站出來爭取權益、表達訴求。他表示,願意作一個見證者,陪著這個國家的人們一步步走下去。
    國際中心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