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一失足成千古恨?台灣名校生「害怕失敗」成常態,教授分析1招「轉念」

    2020-09-28 10:38 / 作者 洪采姍

    本文作者為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幼兒與家庭教育學系的副教授郭葉珍。



    「你只會越來越好而已。」


    由於我從小就不是體制內的乖孩子,不受教,難管,做什麼事情會成功是意外,感到老師不喜歡我是正常,因此對失敗沒有太大的恥感。



    自從到國立大學任教以來,找我諮詢的學生經常是怕失敗怕到癱瘓、不敢嘗試,或是失敗後一蹶不振,這是我這種失敗是日常的人無法理解的。



    於是我就請教我身邊那位從小就名列前茅,附中、台大畢業的女兒,請她說明這麼怕失敗的機轉是如何形成的。



    女兒說唸台大的人超多人也有這個議題。



    女兒解釋給我聽說,在學校系統,成績就和金錢一樣,是衡量一個人成功的標準。而能夠一路在學校系統生存的人,他們看過老師是怎麼看待成績不好的人的眼神,於是一題也不敢錯。



    錯,就是重重的電擊:「為什麼會粗心錯呢?」「我對你很失望喔」。



    錯,就等於失去地位、不被愛。



    錯,就等於生存受到威脅。

    台灣小孩大多害怕失敗。(示意圖來源/Unsplash)

    女兒說他能夠掙脫這個不能失敗不能錯的魔咒,是從人類如何學習語言中體悟到的。



    語言要學好,不用死命背,你只要不斷不斷的聽,大腦自然會自己整合。



    當你聽了一百次同樣的字彙出現,很自然的,你就學會這個字了。



    這一點我可以驗證,我剛到加拿大的時候,聽廣播都聽不懂人家在笑什麼,但是一直聽一直聽,有一天就笑出來了,因為我聽懂廣播裡面在講什麼笑話。



    女兒說她從腦子會不斷地自動學習,領悟到沒有人會因為這次失敗了,這輩子就完蛋的道理。



    這次失敗了,只要你繼續學習,你的腦子就是會做工,你就是會越來越厲害。不管失敗幾次都一樣。



    聽了女兒的論述,我也分享我的看法:「對啊,就像幼兒把阿公叫成阿東,那也算一種失敗啊,可是大人大笑,一次一次的重複,孩子不會一輩子把阿公叫成阿東,遲早會學會的。可是如果你一直強調他笨他不努力,他相信了,停止學習,那才會真的是怎麼學都學不會。」

    繼續學習,就會越來越好。(示意圖來源/Unsplash)

    我家族有個厲害的地方,不會用成績來排名家中的地位,因此我小時候不乖,成績不好,也沒有太覺得自己笨。



    失敗對我而言比較像是阿公講成阿東被笑一下而已,基本上沒有牽動到我怕失去愛、威脅到生存的神經,因此我的成長無上限,國小、國中認識我的人基本上是不敢相信我現在國立大學任教。



    失敗就只是一個現象,通知說可以修正變更好而已。當你與失敗相遇的時候,可以不用那麼失望,沒事的。



    至於咱做父母的就把孩子的失敗當做孩子阿公講成阿東,需要多一些練習而已。差別就只是在時間而已,但是時間是什麼呢?有人30歲功成名就, 36歲就死了。有些人80歲才開始畫畫,成了世界知名的畫家。時間是什麼呢?



    父母要相信人會自我修正與成長,除非你的話語與表情一次一次傳達失望,讓孩子一次一次的烙印,否則人的腦子沒死,有一輩子的機會學習,只會越來越好,哪會越來越糟呢?



    至於父母已經沒有能力給你肯定的朋友們,記住我說的:


    失敗就只是在通知你說你可以修正,可以變更好而已,你的腦子沒死,沒人可以給你判死刑,請相信你自己只會越來越好而已。


    作者:郭葉珍,原文刊載於此



    本文獲授權刊登,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更多太報報導

    憂鬱≠憂鬱症,躁症≠暴躁!解開你對憂鬱症患者的迷思

    兩位大學生,竟敢挑戰「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他們如何突破重圍?

    洪采姍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