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老師專欄│最基本的學術誠實很難嗎?從挪威經驗看台灣

2020-07-23 13:50 / 作者 陳玠婷

回到2013年底,我在挪威奧斯陸大學(Universitetet i Oslo)偌大的學生活動中心迎接我第一份期末考卷。挪威就如同我們對其「人權大國」的想像,他們連考試都很注重人權。時空環境上,每個人有一張大桌子(長約兩米、寬約一米),考試時間則依難易度區分3至6小時不等。進入考場前,只要不是作弊或會影響他人的物品,考生可以把所需要的所有東西帶入考場。



因此你會看到有人帶著一整盒巧克力邊考邊吃,也有人帶枕頭跟鬧鐘,準備考累了休息一下。另外如果考試期間,你想要去販賣機買杯咖啡、上廁所或抽根菸找靈感,舉個手便會有社區裡來當監考志工的爺爺奶奶陪你出去晃晃。



這除了是挪威人對於「學生人權」的高度重視,實際上也體現了他們對樂活的高度崇尚,過度拘束且壓抑的生活從非其所喜好,但彈性與包容的唯一例外便是「學術誠實」,挪威人對這檔事呈現地異常謹慎與嚴格。

五點學術誠實聲明與違反聲明後果 嚴謹程度可被起訴

依照奧斯陸大學的規定,若你所繳交的是紙本學術報告,你必須簽署「學術誠實聲明」,詳列全名、繳交日期與修課代碼/名稱,並具結以下事項:

1. 你的報告並未用於其他科目的考試中(包含國內與國外的所有學術機構),除非有明確引註並列於參考書目。此即不可一魚兩吃、不可自我抄襲。

2. 並未抄襲、剽竊、翻譯他人的著作、課程資料、網頁、課堂筆記。

3. 針對資料來源、參考文獻及引用方式皆正確標示。

4. 有將所有參考資料詳列於參考文獻中。

5. 並未抄襲其他學生的作品。(縱使是合作撰寫的作品亦不被允許共用)。

而倘若繳交的是電子文獻,除了簽署聲明,資料還會被上傳論文比對網站進行檢驗,絲毫不得馬虎。



而講到違反學術誠實的後果,當然除了成績不採記、留下記錄以外,還有可能會被學校取消當學期所有考試的資格,嚴重的話會被禁止在一定期間內參與挪威公立大學的課程,更有甚者被剝奪學籍。而如果是找人頂替作弊、侵害著作財產權的話,除了上述的行政懲處,更會被學校移送司法機關起訴。

挪威要求學生簽下聲明,表示嚴格遵守「學術誠實」守則。(圖片來源/丹尼老師的公民教室)

挪威人民因誠實而坦蕩 連老闆繳稅都看得見

這種對於「誠實」的要求,也就進一步反映在了該國令人稱羨的各種數據上。美國頂尖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在2019年對全球公民誠實度進行了調查,在全球40個國家、355個城市進行「遺失錢包」的實驗,挪威便是全球歸還率第二的國家。



類似的情形也可以從該國報稅制度上窺見一二,李濠仲(2013)在《挪威人教我比工作更重要的事》一書中便提到,挪威從19世紀開始就有公開納稅紀錄的傳統,稅務單位會在每年十月出版一本報告書,上自官員、富商,下自農民、小販,所有人的報稅明細皆列於其中,且公開查閱。到了當今,隨網路普及挪威政府更將其改為電子版,供民眾下載看看自己老闆繳了多少稅。李濠仲直言:「挪威是斯堪地那維亞王國中,最不忌諱個人財務隱私曝光的高透明國家。」

爛成一團的學術環境 造成剽竊、造假、找槍手的亂象

筆者做為一名高中公民與社會科教師,同時也在臺師大課程與教學研究所進修,我常常對臺灣學生「天下文章一把抄」的小惡充滿感慨,教師似乎往往過於在乎成果的優劣,而忽略學術誠實乃知識份子最根本的要務。因此也就導致各種上下爛成一團的學術環境,包括高中生為了升學表現,而寫出無數從維基百科複製貼上的小論文;大學教授頂著升等壓力,而造假、自我剽竊,甚至花錢參與掠奪性學術會議,以換取「國際學術論文」的發表資歷。當然也包括,李眉蓁議員遭人起底的荒唐碩論。



國人或可從挪威經驗借鑑,審慎思考如何揮別成績、學位、期刊刊登數等表現迷思,而回到知識份子真實學術思考的價值,鼓勵創作及真實想法的表態,而非僅止於成果的評鑑,更重要的,是從對「學術誠實」的要求,建構整個國家在國際間的信譽。

高雄市長補選候選人李眉蓁近日爆發論文造假之事,今日(7/23)開記者會公開道歉。(圖片來源/FB_李眉蓁)

陳玠婷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