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外交突破!英國牛津市通過與台展開友善交流 研擬締結姊妹市

    2020-07-21 12:03 / 作者 李英婷

    中國強硬通過港版國安法行為引來各國不滿,另一方面,台灣防疫有成,受到世界注意。英國牛津市(Oxford City)伸出友誼之手,在當地時間7月20日以高票通過,與「台灣城市」締結姊妹市的動議案。不過,提案也表示,姊妹市關係與英國官方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立場無關。


    英文文化城市牛津市通過研擬與台締結姊妺市。(圖/圖庫Pexels)

    42票同意!牛津市將與台灣民間進行友善交流

    英國自由民主黨(Liberal Democrat)在牛津市議會提出議案,為「與台灣的任一城市締結姊妹市關係」(Twinning with a locality on the island of Taiwan),此案由牛津市議員戈達德(Stephen Goddard)提出,市議員韋德(Elizabeth Wade)連署支持,牛津市議會在當地時間20日晚間以視訊會議方式進行討論。



    提案內容提及,牛津市現與歐洲、中東和美洲等區擁有姊妹市,但在東亞地區尚無類似連結,英國也沒有與台灣建立此類友好關係的城市。



    提案列出台灣的成就,首先是建立「自由之家」所稱「充滿活力、具競爭性的民主制度」,自2000年以來,歷經3次和平政黨輪替,並為公民自由提供「強而有力」的保護。自由之家給予台灣的自由指數更高於美國、法國及西班牙。



    台灣也創造「經濟奇蹟」,從1950年代起,人均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超過30倍,是同期成長最快速的全球5大經濟體之一。另,台灣也是亞洲首個同婚合法化的司法管轄地(jurisdiction),並創下領先全球的新冠肺炎防疫成果;且台灣並在今年4月對英國在內的歐洲國家捐贈700萬片口罩,協助抗疫。



    戈達德在會議中發言表示,儘管台灣目前身處外交黑洞,官員甚至無法參與世界衛生大會(WHA),但台灣依舊繁盛,在這次疫情保持個位數死亡病例,台灣城市有許多地方值得牛津市借鏡。



    最後,以42票同意、1票反對,2票棄權通過,牛津市與台灣將從民間開始友善交流,逐步尋找共同點,由牛津市議會進一步研擬是否與台灣適當城市締結姊妹市。

    牛津市強調:姊妹市與兩岸關係無關

    不過,提案也表示,姊妹市關係與英國官方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立場無關。牛津市感謝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的友誼,感謝中國人作為遊客、學生和居民對牛津市的貢獻。



    牛津市是英國最具學術氣質的城市,距離倫敦大概兩個小時的車程。沒有圍牆和校門,30多個歷史悠久的學院散佈城市各個角落,最有名的則是大名鼎鼎的牛津大學。



    牛津城是英國皇族和學者的搖籃,現在牛津已經成為熙熙攘攘的世界城市。儘管還是那個古老的大學城,但遍佈城市各個角落的商業企業,特別是高科技企業使牛津這座古老的城市煥發了青春的活力。

    李英婷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