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這群人要讓大海變乾淨/每月可集2千公斤海漂垃圾!全台唯一自製「海洋吸塵器」出動

    2020-07-16 15:39 / 作者 黃梅茹

    外媒《法國廣播電台》 15 日報導,有 160 隻海龜被海浪沖上孟加拉的沙灘,且大多受傷海龜都因海洋塑膠垃圾纏身造成傷痕,有些海龜連鰭足、頭都失蹤,令人相當心疼海洋生物的處境。這起事件也體現出,近年來各國亟欲解決的海漂垃圾問題,而這對四面環海的台灣影響更甚。



    現在有一群關心海洋環境的年輕人,耗費 3 年製造海漂垃圾收集機器人「湛鬥機」,希望能解決漁港與海洋裡的海廢問題。


    台灣湛藍海洋聯盟開發出海漂垃圾收集機器人「湛鬥機」,希望能解決漁港與海洋裡的海廢問題。(圖片來源:截自湛・Azure 臉書粉專)

    海廢生成快!相當於每分鐘有一卡車垃圾被倒進海洋

    社團法人台灣湛藍海洋聯盟日前發起港灣海漂廢棄物移除計畫「為湛而戰」,目標是打造出一台清理海洋垃圾子母車,放在港灣垃圾熱點中,以半自動化的方式移除港灣海漂垃圾。



    該聯盟執行長陳思穎曾說:「研究顯示每年約有 900 萬噸至 1200 萬噸的垃圾,從陸地被輸往海裡,相當於每分鐘就有一卡車的垃圾被傾倒進海洋。」這也是為何他們想要打造海漂垃圾收集機器人的原因。當垃圾被清除,住在海邊的居民獲得更乾淨的居住環境,海洋生物也能減少誤食和被纏繞的可能,而這些本該永續利用的資源(海廢),也能有更好的「來生」,不須在海上繼續「流浪」。



    台灣湛藍海洋聯盟耗費 3 年,終於製造出全台唯一一台自製海上垃圾收集機,第一代「湛鬥機」去(2019)年在基隆八斗子漁港實測,開啟了 180 個小時,且收集 528 公斤的塑料垃圾。聯盟再接再厲打造性能更加的第二代「湛鬥機」,近來還與中央大學海洋科學研究所合作,11 日在桃園市永安漁港海域進行「清掃海洋垃圾」測試。




    「湛鬥機」不斷進化,連減碳、抗海風因素都得考慮進去

    「湛鬥機」的運作原理很簡單,就是運用沉水馬達製造潮差、流場,讓海漂物透過輸送帶(類似大賣場結帳櫃檯的輸送帶)匯集到機器入口,最後運用耙手打撈,這樣的方式與全人工打撈垃圾相比,節省了大量時間與成本。



    研發團隊也時常在臉書粉專上分享開發「湛鬥機」的過程。在設計階段,他們就將碳排放納入思考,利用對環境更友善的方式,製成能回充電力的「湛鬥機」,還在輸送帶上安裝檔板,避免風將垃圾從輸送帶上被吹落,也確保每一個海漂垃圾可以穩穏送入垃圾籃中。



    而他們的苦心設計也得到成果。據《中廣》報導,「湛鬥機」日前在桃園測試時過程相當順利,團隊成員陳思穎表示,本次主要測試浮力、吃水深度及平衡,湛鬥機達標率 100%,且穩定度與抗浪性也符合預期,但動作靈敏度低於預期,需加以修正。而第二代「湛鬥機」每小時最高可收集 3 公斤、每月可收集 2 千公斤的海漂垃圾,讓團隊為此成果感到開心。





    研發團隊除了開發「湛鬥機」,也不定期為民眾展開環境教育課,陳思穎多次強調「我們不是撿垃圾的團隊」,而是嘗試在清潔船與人力打撈之間,運用科技潔淨海洋,並讓民眾反思:我們的大海怎麼會變成這樣。團隊更預計在 8 月底成立募資平台,希望屆時有經費支持,得以增加機器人實際場域實驗的次數,更能早日真正出海執行任務。



    一同合作的中央大學也將透過臨海工作站,以遙測技術、無人機沿岸拍攝等方式,觀測海水運動,並追蹤海廢、推估海廢的輸送來源及去向。



    黃梅茹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