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朱家安專欄|看海巡署宣導溺水圖文:糟的不是歧視言論,是刻板印象

    2020-06-29 14:56 / 作者 朱家安

    最近兩則圖文引起「歧視」和「刻板印象」的爭議。內政部的圖文宣導居家安全,畫男生騙女生說PS5是住宅警報器,海巡署圖文宣導「溺水是安靜的」,畫媽媽疏於看管小孩。兩則圖文都湧入大量爭論留言,最後都修改了。






    政府單位願意參考民眾意見改變做法,這是好事。不過民眾當中也有人覺得這些都是小題大作。以這兩則圖文為例,我想分享社會可以怎麼談這些事情。 

    引起爭議的兩張原圖。(圖片來源/內政部、海巡署粉絲專頁)

    問題不在於冒犯人

    有些人覺得抗議者要求太多,因為「不管圖文怎麼設計,都會有人不滿意,如果有人感到被冒犯,圖文就要重做,乾脆別做了」。我同意這個說法,但在我看來,這次圖文的問題並不是冒犯。



    可以理解為什麼人容易用冒犯來理解歧視,因為人多半是用直覺來辨認歧視言論:如果你認出某個言論有歧視之嫌,多半是因為你面對這言論時有種「不是很好」或「這有點冒犯人吧」的感覺。這符應道德心理學家海德特(Jonathan Haidt)對道德判斷「直覺先來」的分析。



    然而討論道德議題不能光憑直覺,因為別人的直覺可能跟你不一樣,我們必須能從直覺生產出合理的說明,才有溝通的可能。仔細想想,你會發現,把歧視言論跟冒犯言論混為一談,或者認為歧視言論的問題就是冒犯人,都會有不合理的結果:



    首先,冒犯言論不見得歧視:「臺灣是獨立國家」會冒犯統派和多數中國人,但你很難說這句話有什麼歧視意涵。把歧視言論當成冒犯言論,是一種概念上的損失,讓人難以注意歧視言論揭露的其他問題。



    再來,歧視言論不見得冒犯,例如這次內政部用「男生騙女生說PS5是住宅警報器」的梗,也不是所有女性都感到受冒犯。如果要堅持用冒犯來界定歧視,最後可能會走到以個人為單位的相對主義,也可能讓歧視言論變成只是禮貌和喜好的問題

    問題在於不公平的刻板印象

    如果你認為歧視言論不好,得要說明它有什麼問題。如果歧視言論的主要問題不是冒犯人,那是什麼?另一個選項是「預設不公平的刻板印象」。對照一些典型的歧視言論,可以看出這說法的優勢:



    「胖子都好吃懶做」:雖然社會上有很多人這樣想,但這樣想對胖子不公平。照當代研究,肥胖可以有基因方面的先天成因,也有現代飲食選擇的社會成因,這些都讓體型無法反映人勤勞的程度。



    「原住民平均教育程度低」:雖然社會上有很多人會接受這說法,但這樣想對原住民不公平。這說法忽略了漢人殖民帶來的起跑點差異,直接把既有的現象合理化。



    如果問題在於預設不公平的刻板印象,那歧視言論就不只是冒犯人,而且還:



    1.    忽視社會問題,把對特定族群不公平的說法當成合理的背景,來討論其他東西。

    2.    可能讓受歧視族群的處境變得更糟:在社會上,我們每次重複宣稱「胖子好吃懶做」、「原住民平均教育程度低」而不對背後不公平的背景加以補充,都會讓社會對這兩個族群的不公平看法更堅實,讓他們更難擺脫困境。

    兩則圖文的問題

    用刻板印象來思考,對於海巡署和內政部圖文不滿的人,就有更具體的說明可以用。



    海巡署圖文的主要問題是預設「照顧小孩是女性的責任」的刻板印象。



    我相信這個刻板印象存在,相應的社會壓力也存在,因為每次在餐廳看到異性核心家庭,九成是女性在照顧小孩,照行政院主計總處2016年的「婦女婚育與就業調查」,夫妻當中女性照顧小孩的時間是男性的三倍。



    這個刻板印象之所以不好,並不是因為凡是刻板印象都不好,而是因為這個刻板印象把照護責任丟給女性。這本身不公平,而且容易讓社會在意外發生時傾向認為是母親照顧不周,不去想想社會能為這些小家庭幫上什麼忙。

    海巡署宣導「溺水是安靜的」的修改前後圖文,在多方爭論後,改為右圖增加爸爸的版本。(圖片來源/海巡署粉絲專頁)

    內政部圖文的主要問題是預設「女生比較不懂電玩」的刻板印象。



    事實上全球電玩玩家的性別比例,在2014年就逼近自然性別比例,換句話說女性玩家比例其實沒有比較少,你很容易用關鍵字找到最新統計。



    以上述統計,「女生比較不懂電玩」不只是刻板印象,還是不符事實的刻板印象。然而,還是有很多人持有此刻板印象,這讓玩電玩的女性陷入不公平的處境。我曾經跟女性玩家蒐集意見,常見的情況如下:



    1.    女性打電動特別容易被說教,似乎大家會預設如果你是女性,電動大概打得不太好。

    2.    有些人會預設女生只玩某些手遊,或者都是為了集點數而玩,換句話說,他們不認為女生會玩「真正有深度的遊戲」。

    3.    在連線或分數競爭遊戲裡,玩得好的女生會被說「是不是男朋友打的」。

    4.    有些女生需要特別選男性角色,或選用看起來像男性的帳號暱稱,來避免在遊戲裡被騷擾。

    因「女性比較不懂電玩」刻板印象所引起爭議的內政部宣傳圖文,後改為右圖。(圖片來源/內政部粉絲專頁)

    刻板印象不是問題,不公平才是

    實務上,我們多半是用直覺感受來辨認歧視言論,上面我說明,若嘗試進一步思考「這言論為什麼糟?」、「言論是否預設不公平的刻板印象?」,更容易從抽象的直覺建立具體的說明。



    當然,用刻板印象來討論歧視言論,不代表大家就會取得共識。在海巡署「媽媽疏於看管小孩」的圖文底下,面對「這預設了『照顧小孩是女性責任』的刻板印象」的說法,也有其它人提出異議。然而我相信,這些異議反而可以顯示,針對刻板印象的思考,如何得以讓討論產生交集,以下舉兩個例子。



    「你怎麼知道那是媽媽?」有些人指出,圖中畫的「長髮人類」雖然符合刻板印象的女性樣貌,但並沒其他線索能辨別性別,在這種情況下,說海巡署圖文「預設了女性應該照顧小孩的刻板印象」的人,是不是自己對長髮人類有刻板印象,認為他們應該都是女性?



    這種說法其實沒有回應到對手,因為主張海巡署圖文對女性不公平的人,並不需要主張「那個長頭髮角色是女性」,只需要主張「給定刻板印象,多數人會把那個長頭髮角色詮釋成女性」。



    「為什麼溺死的是男孩?」有些人試圖歸謬,認為如果要計較這些,似乎也應該追究,把溺死的小孩畫成一般會被認為是男生的短髮人類,會不會預設「男生比較頑皮」的刻板印象。



    我倒是很同意這是可以討論的方向。在我看來這個意見指出的並不是上述討論方向的負面問題,而是它的正面潛力。想想看,如果「男生比較頑皮」這個刻板印象真的存在,而且讓男孩們落入不公平的處境,這難道不值得我們檢討社會對男孩的看法嗎?



    用刻板印象來分析歧視,並不是說凡是刻板印象都不好。事實上,社會必須依靠刻板印象才能讓人跟陌生人順利合作,大部分刻板印象符合事實且有益(例如:你到商店買東西,可以放心把錢交給櫃台後面的人;數學老師數學八成比你好),但並不是所有刻板印象都是這樣:



    1.    「照顧小孩是媽媽的責任」讓女性落入困境,也讓社會因為總是可以歸咎於女性,而不容易在照顧小孩的相關事務上提出幫助(例如讓男性可以順利請領育嬰假不招致異樣眼光)。

    2.    「女性不懂電玩」讓電玩環境對女性不友善,這本身就不公平。而且,若電玩社群因此長不出多元性,所有關心電玩的人都受損失。



    有些人認為,檢討歧視言論的人是「紅衛兵」,在做「言論審查」,我不同意。追究歧視言論的最重要意義並不是指控說話者是壞人,而是協助整個社會發現自己不足之處。藉由討論歧視,來發現不公平的刻板印象,藉由反省不公平的刻板印象,來調整社會裡大家用來看待彼此的觀點,讓社會更公平,讓人不僅僅因為出身、族群或性別,而落入困境。這是討論歧視言論的意義所在。



    *感謝郭泓毅、郭守則、JuYa Tsai、Woody Huang、黃安慧、石貿元和hydic給本文初稿的諮詢意見。



    朱家安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