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升溫,世界各國都面臨「一罩難求」的情況。
衛福部食藥署建議民眾以「電鍋乾蒸法」消毒口罩後再利用,4/5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中,指揮官陳時中親自示範如何「乾蒸口罩」,現場戴上之後說:「熱熱的很舒服、味道也滿好,每天早上弄一下,就像拿到新的一樣。」
指揮官陳時中、食藥署長吳秀梅示範如何乾蒸口罩。(圖片來源/截自衛福部疾管署臉書)
衛福部食藥署署長吳秀梅協助陳時中部長一同示範「乾蒸口罩」,她表示,防疫期間配戴醫用口罩,如果只有出入戶外或低風險場所,口罩沒有破損、髒汙,想要重複使用,可以電鍋無水加熱方式進行殺菌,建議3至5次後更換。
不過,食藥署也提醒,進出醫院等高風險場所仍以一次性使用為原則,噴灑酒精或濕式消毒方式均會降低過濾效能。
乾蒸口罩步驟如下:
1. 利用家用電鍋,電鍋內先放鍋架再放內鍋。
2. 將使用過的口罩放在內鍋中,注意不可加水!
3. 蓋上鍋蓋後,按下煮飯的開關直接乾蒸,約3分鐘後,電鍋開關就會跳起。
4. 鍋蓋先不打開,利用餘熱再悶置5分鐘,讓鍋內的熱空氣與口罩充份作用,即達到滅菌功效。
中山醫學大學副教授賴全裕團隊曾在2月份針對醫療口罩再利用的過濾效率進行實驗,發現電鍋乾蒸口罩後,口罩過濾效率遞減情況比使用酒精或高壓滅菌小,且同一口罩反覆乾蒸實驗5次後會逐次遞減到10%,經過研究證明,口罩經過乾蒸之後,重複使用3至5次為佳。
針對有些民眾疑慮是否需買新電鍋來乾蒸口罩?賴教授表示,因為內鍋的溫度達165度左右,該殺死的病毒、細菌,都已殺死,無需買新電鍋。但民眾若有疑慮,可將電鍋清洗後再繼續使用。
此外,除了電鍋,若能穩定維持溫度再110度左右,不論是烤箱、氣炸鍋等也可嘗試,但若是無法維持穩定溫度,則可能有燃燒的問題,必須注意。至於吹風機、小型烘碗機因離子常在220至280奈米,不確定中間層的殺菌效果如何,未來可由實驗再確認。
針對有民眾詢問,若口罩味道重的話,是否可加精油?賴全裕則說,不建議使用精油,通常口罩有味道,是因為口水和細菌在口罩在裡面繁殖,殺菌後基本上就不會再有味道。他建議消毒過後的口罩應放在通風乾燥處,不要用完全密封塑膠袋放著,以免細菌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