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蘇益賢專欄|新店殺人案重現《與惡》群眾反應:在訊息尚未明朗之前,別讓恐懼成為武器

    2020-03-17 17:32 / 作者 陳玠婷

    三月十三日晚,台北新店一起兇殺案,擾動了民眾的情緒。電視報導裡,主播清晰的口條,搭陪著兇殺畫面,一次又一次不斷重播。幾天後,「新店、砍人」成了網路熱搜關鍵字。連帶的,短時間難有定論的「廢死/反廢死」、「精神疾病與司法/人權爭議」再次浮上檯變,成為論戰的話題。


    因為未知而恐懼 搜尋關鍵字結果讓人憂心

    案發後第四天,關鍵資訊尚未明朗。此故,本文不談兇手動機、不隔空診斷,僅聚焦在案例發生後「媒體報導」與「大眾行為」之間的關聯,試著點出部分值得憂心的現象,是如何讓民眾陷入更深的焦慮裡。



    許多人在聽聞此案件後陷入恐懼之中。因為,到目前為止,仍有太多「為什麼」沒有被回答。同時,該案件再次挑戰了我們對於人性的想像。



    焦慮時,人們會更急著找到「可以控制」的事情來處理這種情緒;也就是對「控制感」的需求變得更強烈。而一種快速重拾控制感的方式,就是「知情」。



    在案發後沒幾天,若透過Google搜尋輸入「新店 砍人」後,緊接著出現的建議關鍵字,多半關乎兇手的背景,如:FB、IG、判決、地點、畫面。

    同時,兇手被逮時,提及的精神疾病,在搜尋的熱度也提升許多。

    「思覺失調」搜尋熱度

    「解離性人格」搜尋熱度

    「所知愈多,愈能安心」。這推論雖看似合理,但仍必須考量,我們到底「所知」為何。一個讓人憂心的現象是,以YOUTUBE上近幾日之新聞為例,二十五則影音新聞中,裡頭有二十則直接播出殺人案發現場錄影。可以想像,在看到這類資訊後,我們的情緒不但不會平靜,反而還可能變得更混亂。



    同時,我們所「知」的品質也值得關注。目前可得的大量資訊中,有多少是「已經查證」的事實,多少是「主觀臆測」?事實上,搜尋相關報導時,已經可見部分「隔空診斷」、「臆測動機」的資訊了。我們往往不會因為知道這些而更安心,只會愈來愈恐懼或憤怒。


    網路上心痛難過的留言 其實是一種心理創傷

    在心理學中有個「替代性創傷」的概念,意指個人在間接面對災難、目睹創傷畫面後,感受自身也遭受類似威脅或出現相關情緒的現象。



    好比,觀看報導時,雖然未與受害者或其家屬互動過,但看著案發當時的畫面、受害者家屬的受訪內容,就可能引發更多情緒感受。好比,在相關報導的留言區,總能看見:「真實看到這樣的畫面,我難過得久久無法平復心情。」、「看到事發當時的影片,真的很心痛」等留言。



    此外,事件引發的情緒除了焦慮之外,也可能被包裝為「憤怒」。一位與兇手同名同姓的網友在臉書大喊冤,表示人不是他殺的。只因為有一群憤怒的民眾傳私訊給他,大罵他「垃圾」。



    在情緒影響之下,我們不自覺期待「知道更多」。但時常忘了跳出來,發現「知道更多」不但沒有安撫到情緒,還讓大腦負荷增加。更不利的是,在高張情緒作用下,人類思緒頻寬開始窄化,我們更難理解與想像黑與白之間的模糊地帶,也就更難找到足夠空間去思辨這些早已存在許多的社會議題。



    因此,我們可以練習替自己「篩選」一下訊息。留意資訊來源,這些話是誰說的,是官方訊息,好比警檢、法官、參與偵查的相關專業如醫師嗎?如果不是的話,這被轉述的訊息中,有多少是客觀的還原現實,而又有多少混雜個人主觀看法?下次在看報導時,不妨留意訊息中「形容詞」與「副詞」的使用狀況。因為,在使用形容詞或副詞時,我們多少得將主觀意識加入其中。帶著覺察接收訊息,我們更能不被訊息引發的情緒給綁架。



    當然更重要的,當你發現目前可得的訊息都理解的差不多了,在尚無更多可靠的訊息時,請練習「等待」,資訊釐清需要時間。避免過度暴露在具有情緒的訊息中,也不急著查找更多未經證實的資訊,以避免餵養自己內心的恐懼。



    與社會脈動接軌,是公民該做的事。但清楚意識到我們「知」的來源與方法,如何影響到我們「知」的品質,以及我們以此「知」所做的推論與論述,其實是更重要的課題。在此基礎下,更多元的論述才可能開展,更完善的制度才可能建立。

    陳玠婷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