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家有遲緩兒別怕!把握黃金3歲前快找「兒童聯評中心」 全台75家看這篇

    2023-06-15 12:45 / 作者 胡順惠
    遲緩兒透過治療能追回同齡兒童狀況。示意圖,與新聞無關。取自PAKUTASO
    據社家署統計,去年發展遲緩兒童約有3萬人,不過許多家長遇到孩童疑似發展遲緩時都不知該如何尋求協助,國健署聽到家長心聲,今(2023)年起擴大補助75家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透擴單一窗口,讓無助父母釐清發展遲緩的背後原因,再精準針對病因擬定復健療癒方向,把握3歲前的黃金治療期。

    衛福部社家署發布的「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服務個案通報概況」,2022年疑似發展遲緩兒童通報數計3萬907名,較2011年1萬5,848名,成長近2倍,顯示民眾對於兒童發展遲緩的健康識能提升。

    台灣小兒科神經醫學會理事陳慧如表示,聯評中心擴大到75家,評估需要跨專科跨團隊,因為孩子發展面向非常多樣,不只語言、動作、智能發展,透過小兒神經科協助找出發展遲緩原因,會影響未來復健療癒方向,一旦復健方向不對就不會有所進步。

    陳慧如指出,兒童發展面向包括社會情緒、人際互動、專注力活動量、認知、語言、動作,家長首先可以居家填寫篩檢量表,如果發現有發展問題可以透過兒童健康手冊後方的聯評中心專線尋求協助,進入中心後再複篩,確定發展遲緩功能性評估,再進入病因分析,最後才會進入早期療育方向及治療目標建議。

    台灣小兒科神經醫學會理事陳慧如。胡順惠攝

    陳慧如分享,一名1歲陳小弟篩檢發現不會爬、扶站,去年3月到小兒神經科門診評估,發現先天性肌肉張力低,精細動作發展臨界遲緩,經評估後發現本身學習動機偏弱,因為肌張低所以動作容易累,進一步容易退縮、偷懶,發現原因後給予建議,維持物理治療,也教導家長多一點技巧誘導,後續1歲7個月可以走、2歲可以跑、2歲3個月可以下樓梯,回到正常範圍。

    陳慧如又說,另一名10個月大郭小妹不會翻身不會爬,轉至小兒神經科就診,雖然與陳小弟一樣有肌肉張力低下,但進一步診斷,發現原來是有先天性代謝問題,必須透過藥物巴胺類治療,治療5個月後,1歲3個月可以往前爬;她強調,2個案雖然看似相同,但細究背後原因差異相當大,因此必須先確認原因再治療。

    國健署擴大補助75家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胡順惠攝

    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全台共75家,是結合小兒神經科(或小兒科)、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或精神科)、復健科,至少2科以上之專業醫師,以及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語言治療師、臨床心理師、社會工作師及聽力師等至少4個職系以上專業評估人員;更在64個偏遠地區之聯合評估外展服務涵蓋率將達100%,同時也補助山地鄉及離島地區民眾到聯合評估中心就醫往返的交通費。
    胡順惠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