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打破「小時候胖不是胖」迷思!醫生揭8成長大仍然胖

    2024-01-03 15:45 / 作者 胡順惠
    肥胖問題不只身體機能變差,更可能影響心理。路透社
    台灣青少年肥胖問題日趨嚴重,據國健署統計,國中生的過重和肥胖率為30.6%、高中生也達28.9%,等同每3位青少年中就有1人體重超標;醫師提醒,很多家長認為孩子長大自然就抽高,但近8成的肥胖青少年在成年後會繼續肥胖。

    雖然台灣青少年肥胖問題多,但臨床上卻極少見到家長帶孩子求診,台中榮民總醫院教學部師資培育科科主任暨兒童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林捷忠分享,曾有一名13歲的林小弟(化名)因胸部將近A罩杯,怕被同學嘲笑常找各式理由不上游泳課,家長懷疑是性早熟而求診,才發現林小弟肝功能異常、輕度脂肪肝、肝纖維化,所幸經過治療後體重下降、肝功能也恢復正常。

    林捷忠強調,肥胖不只影響外觀、影響自信心以及社交,更可能導致心血管疾病、脂肪肝等問題,家長對孩子的體重應該有所警覺,必須透過檢查了解狀況並且妥善治療。

    林捷忠與亞太小兒消化年會、台灣兒科醫學年會調查發現,肥胖青少年減重的前三名動機分別為想要更健康(27%)、更為自信(24%)、更好更有活力(23%);但家長卻認為青少年減重動機是為了穿進更小號的衣服(32%)、對自己體重不滿意(26%)、以及想要體型更健美(25%)。

    另外,研究也發現青少年獲取減重資訊管道不正確,問卷顯示,家有肥胖青少年的家長,對於減重資訊的獲取管道前三名為搜尋引擎(72%)、社群媒體(62%)、家人朋友(28%)、醫師名列第四(26%),有肥胖問題的青少年也是類似的狀況;林捷忠科提醒,網路上常有錯誤資訊,恐讓成長中的孩子減重不成反傷身。

    2023年美國兒科醫學會在最新治療指引中指出,6歲以上的兒童若有明顯肥胖,需要接受生活習慣的管理,並首次提及12歲以上的青少年可透過藥物輔助治療。在台灣,取得青少年適應症的體重管理藥物主要有口服排油藥以及每日一次之GLP-1腸泌素針劑,前者的機轉是減少食物中脂肪經由腸道消化吸收,後者則為降低食慾並減少脂肪量來降低體重。

    林捷忠科建議,醫護及家長要有責任地主動與孩子對話,「可以從學校的健檢報告檢視,若有過重或明顯肥胖,就要積極處理。」當孩子的BMI超過該年齡層的85百分位時為過重,超過95百分位時為肥胖,家長也可透過國健署的兒童及青少年版BMI計算機,來確定孩子的體位狀況。
    胡順惠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