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實驗大學」成為可能? 陳怡光編織人際網絡讓自學生被看到

    2021-11-23 13:36 / 作者 李英婷

    台灣在2014年通過俗稱「實驗教育三法」的相關法規後,中小學的教育環境不再侷限於實體學校。2017年進行實施後的第一次大幅修法,更將實驗教育延伸至高等教育,讓台灣不只有實驗高中、國中及國小,未來可能還會有「實驗大學」。



    今(2021)年8月10日教育部預告「入學大學同等學力認定標準」第2條修正草案,若通過後,高中自學生將比照學校學生擁有平等入學大學的機會,讓「實驗教育」的江湖地位又更為穩固,保障學生學習權及家長教育選擇權又躍進一步。



    而在世界次序重整的這一年,認為「沒問題的人生很無趣」的陳怡光又給自己找來了一個「大問題」,將和台灣全球連結發展協會的夥伴們,一起籌設一所開放的實驗大學,讓自學生能夠善用來自網路和實體的各種學習資源,自己設計、規劃並執行自己的大學課程。







    陳怡光籌組自學大學,想讓自學生讓社會看到。(圖/陳怡光提供)




    推動自學大學「時機正好」



    「我覺得現在就是天下大亂、時機正好。」陳怡光哈哈大笑地說,花了20多年時間在論述、在倡導,直到現在自學已成為一種教育實踐的型態,不再只是小圈子圍起來自玩,而是整個教育環境逐步改變中。



    如2019年課綱導入「自主學習課程」,高中生每周都有一天自主學習的課程,讓16至18歲的學生開始去思考重要人生課題:「我為何而學」、「我為誰而學」、「我要學什麼」。再如2022年考招大變革,考試題型愈來愈重視閱讀、思辨。又如台北市將成立「第一實驗網路高中」……,一一都在打破過往「慣行教育」(填鴨式教育)的僵化思維模式,告訴你,「自學,不是將孩子的人生送入安樂死。」



    陳怡光指出,21世紀是全球化的時代,面對全球快速流通的資訊、變化萬千的科技,社會需要的人才是多元,「每個人的性格都不一樣,不可能要求每個人都做一樣的事情,也很難只用單一或統一的教育就教會孩子多元的能力,因此實驗教育會培養出某些特質的人,但一樣都可能會是社會需要的人才。」



    只是,自學生要怎樣被企業看到並重用?陳怡光指出,傳統企業的人才招募方式重視順序為學歷、經歷,最後才是能力。自學培養出來的學生具創意、能自力解決問題及找尋答案的能力,適合人力有限、快速變化的新創產業,但因不具有一個讓大家看得懂的文憑,以現在的招募環境可能就沒有機會,所以連被看到的機會都沒有,就沒辦法證明他有這個能力。



    「為什麼要做實驗大學的原因就是為了這個—跟社會接軌,因為跟社會接軌方式就是看文憑,這是社會唯一懂得語言,至少台灣社會是這樣。你就得要擁有一張文憑,社會覺得這個人可以讀到大學,應該是可造之材。」



    談到這,不禁好奇提問「實驗大學是跟社會『妥協』的產物?」陳怡光笑著直接回應,「當然沒這麼膚淺!若只是要這樣,其實也不用耗時、耗力要建立一個大學,直接買張紙、畫個文憑樣式,再取得教育部認可就好。」







    陳怡光對台灣教育有意見,但不想兩手一攤、無可奈何。(圖/陳怡光提供)




    籌組實驗大學 讓自學生被社會「看到」



    陳怡光說,會想繼續推動實驗大學,最主要原因是,隨著自學生長大了以後,他們其實需要更大的空間、也需要更多資源。自學生自小學習資源大多是網路搜尋或父母親的人脈,但若今天想要專研的東西是身邊都找不到資源時,該怎麼辦? 



    陳怡光繼續說,對比在慣行教育成長的學生,校內有學長姐可以支援、校外有各種社團及校友會等人際網絡可以協助,自學者就顯得吃虧,因此建立實驗大學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要「建立社會網絡」。實驗大學將可集聚各領域的專家或匠人,透過交流,將自學生放進社會網絡中,一來擴充可用資源,二來也讓自學生能被社會「看到」。



    陳怡光認為台灣需要一所政府承認的「自學大學」,目前已向教育部遞交申請書,期許能與官員、專家、學者一起交流、對話,找出一個方向,期盼不要輕易說不。





    陳怡光自認有人格缺陷 無法對「教育」兩手一攤



    當年讓陳怡光夫妻走上自學之路的長女明秀,如今是美國洛杉磯好萊塢AMDA表演藝術學院的大三生;兒子明哲今年將完成高三自學,先服義務役,再完成美國航空自用駕駛員執照考試;小女兒明玲則將在冬天移居到日本長野縣,和當地小學四年級生一起上課、進行滑雪培訓。



    說白了,不論是台灣的國教或高教,陳怡光幾乎已可以不用理會,但為什麼還要繼續「翻轉教育」、做些吃力不討好的事呢?「就中年危機啊,怕會失業……。」陳怡光先是哈哈大笑、幽默地自我解嘲後,再嚴肅地表示,促使他繼續往前走有幾個原因,一是認為「實驗大學」需要被注意,而他在自學已累積經歷,「讓我可能有小小機會做出來,一旦做出來後別人要模仿就會容易很多,就有可能帶動高教改變,畢竟高教對整個國家的發展非常重要。」



    再者,陳怡光以一個有趣比喻點出「人格缺陷」迫使他不得不做。台灣人評論教育就跟英國人評論天氣一樣,每個人都淋過雨、對天氣都有意見,但老天要下雨也無可奈何,就像台灣人碰到教育問題也是兩手一攤,「如果這件事對你很重要,你為什麼不想辦法解決呢?所以我說是人格缺陷,我無法兩手一攤。」



    「哪怕這一次沒有成功,但因我的參與,把一攤水攪亂也是一個開始,總好過都沒人去做這件事,任何改變就不會發生。」陳怡光如此說。






    李英婷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