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每一次小旅行,都在為將來的大旅行準備!親子旅遊鍛鍊出孩子這5種堅毅性格

    2020-06-11 21:07 / 作者 張佩雯

    還沒有帶過孩子出遊或過夜的爸媽們,在躊躇要不要來個親子旅遊前,優先要考慮的可能是孩子的年齡。我的第一次經驗,因為孩子當時還太小,需要頻繁喝奶、睡覺,所以親子旅遊感覺就像「換個地方照顧小孩」一般,只是孩子的作息被行程給打亂了,反而因此而出現更多的「狀況劇」。


    暑期該不該安排親子旅遊?一起來看看旅行讓孩子更堅強的5個理由。(圖片來源/Unsplash)

    每一次的親子小旅行,都在為將來的大旅行準備

    孩子不滿1歲,若我們想要安排親子遊,一天或半天來回的短程旅遊會是比較好的選擇,且建議平時就可以利用周休二日,不斷增加出遊機會,除了可鍛鍊家長跟小孩的體力,同時也是建立彼此默契的好方法。



    如果平時孩子都關在家,卻突然安排一趟三天兩夜旅遊,一時之間刺激過多不僅孩子難以適應,家長也會因為孩子狀況多,沒能好好享受出遊樂趣,而感到很挫折



    當透過多次短程旅遊孩子已能適應了,加上年齡逐漸增長,爸媽在安排親子旅遊時就可以更多元,也許天數更長或甚至搭機前往不同國度。而行前也可邀請孩子加入討論,抑或在爸媽找出的景點裡,選擇想造訪的幾個點,如此一來,孩子對旅程充滿期待,將更能在旅行中配合大家。

    可以先透過小旅行培養孩子未來的長程旅行能力。(圖片來源/Unsplash)

    旅遊對孩子的效益是在家無法達成的

    也許有人會問,親子旅遊有那麼重要嗎?在家多陪孩子玩,不是也一樣嗎?根據心理學家Morgot Sunderland博士的研究發現,大腦的兩個區塊:遊戲(Play)及尋找(Seeking)系統,在家時不容易被激活,但透過旅行時,孩子眼中所見及手腳觸摸新事物(譬如沙子),會不斷激活大腦中的這兩個區塊,幫助他們有更好的認知發展。



    除此之外,孩子在旅行中還可以自然培養出,平時生活中不易磨練的5種性格



    #性格1:學習共患難精神



    親子旅程中,爸媽跟孩子有可能都是初次造訪該地,會遇到的狀況往往非預期,而這時爸媽也不用擔心,因為孩子反而能從經驗中激發出強韌的性格



    我記得有一次放長假,我們帶著孩子一路從台北開車到奧萬大賞楓並住宿,因為冬天天黑得快,加上山路不好走,本來預計在下午4點前就要上山,結果時間沒抓好,晚上6-7點的山路暗黑、顛簸又起霧,一路上還沒有路燈,只能靠著車燈照明、緩慢前進。全家人神經都繃緊,深怕一不小心人車跌入山谷,於是紛紛主動加入「導航」,協助爸爸「看路」,而忐忑不安的心就這樣跟著車子一路起伏到飯店。



    平時天塌下來有爸媽擋,什麼事都不用怕、不用管的孩子,在這趟旅程中卻領悟到,爸媽也會與他們一樣擔憂,且當大家都在「同一艘船上」、生死與共時,只要勇敢面對難題、一起合作,便能化險為夷。

    旅程中可以讓孩子學習共患難精神,需要和父母勇敢面對難題、一起合作。(圖片來源/Unsplash)

    #性格2:儘管勞累也要撐著走完



    不管是自由行還是團體旅遊,旅行期間一定會遇到非常勞累,想要馬上休息的情況。我記得有一次香港行,我們帶著孩子靠搭地鐵、巴士造訪各個景點,不過也因為是自由行,難免會遇到走錯路而必須返回重走的情形



    有一天孩子走到兩腿都發酸,便發脾氣賴著不走,這時我們就站在人來人往的地鐵站走道上,沒有座位可休息,所以只能准許孩子就這麼靠邊站著,直到願意再行走為止。



    孩子從那次旅行中學到了,未到達目的地前,就算再累也只能撐著走完,因為旅程中你唯一能依靠的只有自己的雙腳,耍脾氣不走就永遠回不到舒適窩。



    #性格3:不懂就要自己開口問



    離開原來熟悉的環境,許多經驗值可能不適用於所處的環境,連爸媽也不見得知曉。譬如有一次孩子看到飯店設施中有自己常玩的遊戲機,沒想到卻怎樣也無法啟動,最後孩子終於鼓起勇氣跑去服務台詢問,才知道原來飯店遊戲機多了一個自動控鎖,需要工作人員開啟始能使用。



    幾次的經驗讓孩子學習到,旅行中遇到不懂的事是正常的,而只要不懂,開口問就是了!

    離開原來熟悉的環境,讓孩子學習到不同的能力。(圖片來源/Unsplash)

    #性格4:團體生活只能妥協



    親子自由行最大的好處是行程安排可隨心所欲,但這也可能是最大的問題。譬如:兩個孩子有時想要吃的餐點迥然不同;還有一次去迪士尼樂園,兩人想先玩的遊樂設施方向剛好相反,這時到底該依誰呢?



    幾次意見相左後,孩子們開始在出發前一天或者前往景點的行車途中,便先行提出自己的觀點並討論。他們最常採用的方法是輪流,也就是這次午餐由姊姊決定,晚餐就以弟弟意見為主,或者沒有很堅持的一方願意自動讓出,而這些都是孩子未來在團體生活中必須學會的溝通與妥協



    #性格5:保護自己也關懷別人



    當我們身處異地,正是教育孩子注意安全及保護自己的絕佳時機。有一次帶孩子去歐洲旅行,下遊覽車前,導遊提醒大家要注意背包,因為此處常有扒手出沒。於是團員們下車後,謹記導遊的預警,一路上小心翼翼、彼此靠攏行走,遇到陌生人靠近便彼此提醒。



    而孩子在那次的經驗中,除了感受到不同於自己國家的風土民情,也懂得身處異地時要保護自己、收好財物,並關懷身邊朋友的安全。



    親子旅遊對於家庭來說意義非凡。除了爸媽與孩子都能藉此增廣見聞外,正處於人格塑造階段的孩子,透過旅行中的總總考驗,將能培養出更堅毅的人格,未來面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時必能更加坦然。



    作者:素素

    張佩雯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