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連降多次油價後,台灣中油公司自明(13)日凌晨零時起汽、柴油各調漲0.3元,參考零售價格「92無鉛汽油每公升27.6元」、「95無鉛汽油每公升29.1元」、「98無鉛汽油每公升31.1元」、「超級柴油每公升25.6元」。可惜,沒有等到98無鉛汽油每公升跌到30元以下,反而又看到95無鉛汽油每公升升逾29元、怎麼感覺好像又要往每公升30元蠢動。
為什麼?油價又要漲了呢?其中原因,這跟國際原油價格息息相關,讓我們來「長知識」吧!為什麼看似Omicron病毒出現後、一般預料需求減少的國際原油,反而在這周油價呈現上漲呢?原來國際原油價在以美國為主的石油消費大國聯手釋放原油儲備、Omicron變異毒株出現、Opec+石油輸出國及夥伴國組織保持增產連續的交易日瘋狂下跌,終於帶來了汽、柴油價的下跌。不過,瘋狂下跌後這周國際原油市場也開始檢視全球的供需狀況,其實並沒有出現明顯的寬鬆、或者是緊縮,甚至搞了半天美國商業原油儲量這近六周變化量原來並不大,很顯然,國際市場對原油價格的利空看法反應過度了。
超跌之後,國際原油自然也會有所回升、跌破70美元/桶(西德州原油最低62.45美元/桶、布蘭特原油最低65.8美元/桶)的原油。12月10日西德州原油價格71.61美元/桶(本周收盤最低是66.29美元/桶、最高為72.33美元/桶);杜拜原油價格73.79美元/桶(本周收盤最低是68.58美元/桶、最高為73.96美元/桶);布蘭特原油價格75.03美元/桶(本周收盤最低是70.88美元/桶、最高為76.04美元/桶)。
剛才說的是趨勢,而中油的說法則為本週受到沙烏地阿拉伯調高1月份銷往亞洲與美國貨油官價等因素影響,導致國際油價上漲。本週調價指標7D3B週均價上漲1.65美元,新臺幣兌美元匯率升值0.033美元,配合政府調降汽、柴油貨物稅每公升1元並按浮動油價調整原則,換算後確認油價仍應低於亞洲鄰近國家(日、韓、港、星),下週汽、柴油價格每公升實際各調漲0.3元。累計110年至11月底止,台灣中油共吸收78.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