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路商務巨頭阿里巴巴集團17日公布的財報顯示,第三季虧損,整體營收僅有小幅增長。這筆意外虧損的財報凸顯出在嚴苛的清零政策下,中國消費者的花錢能力已經嚴重受挫,就連網購也遭殃。
阿里巴巴財報顯示,7到9月一季的營收為2,072億人民幣(約9,034億台幣),低於分析師預估的2,090億人民幣,也僅比同期小幅增長3%。第三季阿里巴巴淨虧損206億人民幣(約898億台幣),大出市場意料之外,分析師原本估計能有188億人民幣的獲利。阿里巴巴也宣布放行150億美元(約4,683億台幣)的股票回購計畫。
今年「雙11」購物節原本是阿里巴巴每年都會大肆宣傳的銷售熱點,今年卻一反常態不宣布數字,不舉行即時銷售額轉播,已經讓外界嗅到中國消費市場的寒意。而阿里巴巴去年與其他中國科技巨頭一同遭到北京當局整頓,現在還在面對疫情清零政策造成的經濟逆風。
在美國上市的阿里巴巴美國存託憑證(ADR)今年來已經跌掉35%,17日盤前進一步再跌1.57%,跌至每股76.93美元價位。在美國,阿里巴巴還面臨美國金融主管機關無法審計其財報會計工作底稿,可能被踢出美國股市的困境,目前美中安排在香港審計這些中國公司的財會底稿,企圖以此解決爭議。
本月初以來,投資人對於「中概股」開始有一波買盤,主因就是習近平政府似乎有對清零政策「放開」的跡象,阿里巴巴在美國股價也在本月至今大漲了16%。阿里巴巴可能敗也清零,成也清零,中國對於新冠毅情的解封進度將會影響到阿里巴巴等公司股價近期的走向。
北京當局2年多前開始對科技巨頭進行一波嚴苛的整頓,網路補教業者關門大吉,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體系螞蟻金融股票上市前突然喊停。曾經是全中國最有價值公司的阿里巴巴,從那時開始,到現在市值已經跌掉約6,000億美元(約2.6兆台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