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中國風電機組超低價搶市 學者警告「恐構成新的破壞風險」

    2023-11-24 15:18 / 作者 李寧怡
    英國新布萊頓外海的離岸風場,攝於2023年1月。路透社
    歐洲波羅的海上月發生兩條海底光纖電纜遭破壞的事故,事後調查已直指是中國貨輪所為。有西方學者指出,歐洲最新的安全風險來自中國低價銷售的風力發電機組。由於離岸風力發電是歐洲加速能源轉型的核心之一,為免重蹈先前過於仰賴俄國天然氣的覆轍,學者倡議應提升自製風力發電機的能力。

    智庫「歐洲領導力網絡」(European Leadership Network)研究員布勞(Elisabeth Braw)在《金融時報》撰文指出,自波羅的海10月7日、8日

    10月7日及8日,波羅的海先後有數條電纜及一條天然氣管遭破壞。愛沙尼亞國防部長本週四(11/23)表示,調查顯示當時駛過該海域的貨輪「新新北極熊」(Newnew Polarbear)號拖著錨行駛數百公里,刻意破壞這些管線。這艘貨輪懸掛香港旗幟,船東為中國籍。

    被破壞的電纜則包括一條連接瑞典與愛沙尼亞之間的一條數據電纜、以及一條連接芬蘭與愛沙尼亞的電信電纜。

    今年2月,台灣與離島馬祖之間的海底電纜也遭中國船隻扯斷,布勞也認為很可能是中共刻意騷擾或為進一步封鎖台灣聯外通訊做演練,「連續失去兩條電纜,若非運氣真的很差,就很可能並非巧合」。

    去年9月,波羅的海連通俄國與德國之間的北溪(Nord Stream)海底天然氣管線也遭到神秘人士破壞。

    布勞指出,應對這些事件提高警覺,因為西方國家非常仰賴這些海上設施:能源管線用於運輸石油與天氣、海底電纜則用於傳輸維繫數位經濟的數據;離岸風力發電機組則是轉向潔淨能源不可或缺的設施。

    目前風力發電占歐洲電力的17%,為對抗氣候變遷,這個占比還將繼續升高。歐盟、英國、挪威都打算在2050年之前將離岸風電總量提升一倍,這表示必須加速建置離岸風場。

    離岸風場透過海底電纜將電力傳輸至陸地。歐盟近期曾針對北海的離岸風場進行安全演習,各國風電營運商向各自的國防部分享感應器與監視器數據,以降低風電機組及海底電纜遭破壞的風險。這些風電機組都面臨遭實體破壞或網路駭入的威脅。

    布勞指出,歐洲離岸風場還有另一令人不安的弱點,就是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中國風電機組的價格不到他國產品的一半,雖然歐洲國家使用的數量還不多,但中國製造商已表達競標意願,也願意在歐陸成立工廠。

    布勞引述一名歐洲風電公司高管指出,中國供應商販售的風電機零組件價格「低到誇張」。歐洲風電產業公會一名專家更指出,中國是風電機特定原料的「主要製造商與出口商」,特別是永久磁鐵的原料。永久磁鐵用來將風電渦輪產生的能源轉化為電力,在風電機裡不可或缺。

    布勞指出,近幾個月來,西方的風力發電機供應商也開始接獲更多中國投資人洽詢,表示希望建立合資企業,或想購入大量股份。由於風電不被視為攸關國防或安全的關鍵產業,因此大多數西方國家不會依據《外國直接投資法》啟動篩選過濾機制。

    布勞示警,中國10年前取代德國成為全球最大太陽能板製造國還殷鑑不遠,歐洲過於仰賴俄羅斯天然氣的教訓也在俄烏戰爭爆發後浮現;未來歐洲若在能源方面仰賴中國,將是一場豪賭。
    李寧怡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