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李克強死因議論紛紛 分析:凸顯中國人對習近平不滿

    2023-10-28 08:00 / 作者 國際中心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國務院前總理李克強(右)3月11日在人民大會堂。路透社
    中國前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昨日突然被官宣心臟病發身亡,震驚中國海內外,並對他真正的死因有多種揣測。美國長期研究中國問題的專家表示,李克強不太可能遭到暗殺死亡,但民間出現的種種陰謀論顯示中國人對習近平的嚴重不滿。

    美國之音報導,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教授黎安友認為,在無法知道事實的情況下人們只能猜測,「但我的猜測是,對習近平而言,不值得對李克強下毒。他沒有威脅習近平的權力基礎,儘管他享有自由主義者的聲譽,但他從未代表過一個明確的替代的經濟平臺。」

    但黎安友也認為,人們對李克強可能被害死的猜測,實際上顯示了中國人對習近平政權的不滿程度。他說:「人們似乎厭倦了習近平式的統治,許多人都在總結他的政策錯誤,包括新冠清零,然後突然放棄清零,以及不必要地挑起與美國的爭端。」

    紐約外交關係協會資深研究員張彥(Ian Johnson)說,他雖然不相信陰謀論,「但問題是目前中國大陸的狀況是很多人會覺得他(李克強的死)被賦予了一個更大的意義」。他說:「李克強的突然去世,是過去兩年困擾習近平一系列危機、事故和失誤中的最新事件」、「在目前的情況下,很多人會把他當作一個習近平的替代者」。

    但張彥認為,李克強的突然離世不太可能改變中國高層的權力動態,「儘管與思想專制的習近平相比,他經常被視為親改革的溫和派,但他從未挑戰過習近平」。

    在中共建政後的歷史上,兩次大規模群眾運動均因悼念領導人去世而起。1976年初周恩來總理的去世促發了天安門廣場的悼念活動,並進而釀成「四五運動」;1989年4月,中共前總書記胡耀邦的去世,直接導致了當年的天安門民主運動。

    但黎安友教授不認為李克強的去世會在中國大陸引發大規模示威活動。他說:「胡耀邦非常受歡迎,而李則不然。而且時代不同了。儘管今天的中國正像1988年一樣陷入困境,但之前的困境更為嚴重,政府壓制異見的能力也比現在更弱。」

    也是李克強北大校友的《北京之春》雜誌榮譽主編胡平認為,如果李克強是自然死亡,當局應該有個明確解釋,「如果沒有解釋那難免不陰謀論了」。胡平認為,今天中國大陸缺乏1989年民主運動時的「高昂士氣」。他說:「站起來抗爭還要對自身力量有一定的信心,有相當的自信。」「有些小型的爆發,但還看不出來自社會的強大抗議運動。」



    國際中心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