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如何避免高溫影響健康?醫師依據不同年齡層提供建議

    2023-07-29 19:11 / 作者 莊蕙嘉
    希臘雅典23日熱浪來襲,民眾消暑。美聯社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各國皆鼓勵民眾多待在戶外通風場所。隨著疫情趨緩,今年夏季的異常高溫可能得讓民眾改變認知,待在戶外太久反而可能造成中暑等健康威脅。美國《華爾街日報》訪問專家,整理出不同年齡層待在戶外時間長短的建議。

    親近大自然對於身心健康肯定有益,不過全球各地紛紛出現熱浪,作好自我評估,平衡拿捏待在戶外與室內的時間顯得格外重要。

    醫師強調,能待在戶外多長時間取決於許多因素,包括健康狀況、耐熱程度、醫療資源等,很難一以蔽之。以下僅以年齡層作出建議。

    年幼兒童:高風險族群

    高溫天氣對嬰兒和4歲以下兒童具有高風險,大人不覺得熱,並不代表幼兒也這麼覺得。小兒科醫師 ,幼兒體溫上升速度比成人快,卻因為排汗功能未發展完全,散熱卻比成人慢。

    而且,幼兒不懂得「感覺熱就脫衣服」,也不會表達熱到不舒服的感受。美國家庭醫師學會(AAFP)理事長伊洛庫-馬利茲(Tochi Iroku-Malize)提醒,家長應密切留意孩子的狀況,觀察有無脫水或中暑的症狀,例如大哭卻沒有眼淚流出來,舌頭及嘴巴乾燥,或是尿布濕到要換的時間比平常還長。

    帶幼兒出門之前,大人也應該先了解當天天氣預報,參考在地氣象新聞建議,再決定是否按預定計畫出門或取消。美國小兒科醫學會建議,不到6個月大的嬰兒必須避免陽光直曬。

    比較大的兒童:定時休息並補充水分

    比起嬰兒,4歲以上兒童的身體散熱和體溫調節功能已經發育得較健全,也比較能表達不舒服的感受,但仍可能在專注玩耍或運動時讓自己處於過熱狀況。

    若酷熱指數(Heat index)超過80,兒童可能在玩耍時出現臉頰緋紅或動作變慢的模樣,這就是熱過頭了,此時必須立刻休息及補充水分,每15至20分鐘重複一次。

    在參加學校運動之外,兒童平日最好穿著較寬鬆、輕便的服裝。若酷熱指數超過90,在戶外的兒童每30分鐘就必須休息,補充水分的頻率也應增加,可以喝些運動飲料或吃冰棒,但避免含咖啡因飲料及能量飲料。

    如果送孩子去參加夏令營,家長事前應與主辦方聯絡,了解場地、作息表及對抗高溫措施等規畫是否完善。若孩子有過動症(ADHD)、氣喘等健康狀況,都可能增加處於高溫下的風險。

    一般成人:風險最低但仍須小心

    健康的年輕及中年成人是所有族群中過熱風險最低者,但是不代表可以輕忽高溫。醫師提醒成人,在高溫天氣最好謹慎飲用含咖啡因飲料與酒精,避免脫水。

    伊洛庫-馬利茲說:「我知道這種天氣讓你很想來杯冰咖啡,但是這對解熱毫無幫助。多喝水最好。」

    就算沒有孩子,成人也應關注酷熱指數,若出現大量流汗、虛弱、頭暈、噁心、嘔吐或心跳加快等症狀,可能與中暑有關。

    年長成人:風險最高要注意微小變化

    65歲以上成人是高溫相關疾病風險最高的族群,不亞於嬰幼兒。隨著年紀漸長,身體保留水分和感知吃渴的機能都會變差,泌尿系統的問題也會讓長者喝水意願降低。有慢性病的長者,罹患高溫相關疾病的風險也更高。

    醫師提醒長者,在炎熱天氣補充水分才是對健康好,家中有長者的民眾或照護人員也多關心長輩健康,是否出現食慾減退、話變少、起疹子或抽筋等狀況,這些都可能和高溫天氣有關。如果發現有點不對勁,就要趕快採取行動。

    《太報》關心您
    未滿18歲禁止飲酒。飲酒過量有害健康且呼籲國人酒後不開車,保護自己與他人。
    莊蕙嘉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