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中國與東南亞國協達共識 將嘗試3年內締結海上互不侵犯條約

    2023-07-14 08:05 / 作者 林宜萱
    2023年7月13日,中國外事辦主任王毅(左)在東協加三外長會議上發言。路透社
    東南亞國協(ASEAN)13日在印尼雅加達舉行「東協+3」(加上中、日、韓)外長會議,美、澳、紐等以夥伴身份參加。美聯社報導,中國與東協成員達成共識,將嘗試在3年內達成一份延宕已久的海上互不侵犯條約,防止南海爭端演變成重大衝突。

    美聯社13日報導,一名參與東協外長會議的東南亞外交官表示,東協10國外長、及中國外事辦主任王毅在當天的會議中認同一份指導方針,計畫於2026年秋季前完成海上互不侵犯完成的行為準則協商。

    在協議正式公布前,外交官無權公開討論此問題,因此該名外交官要求匿名。

    報導指出,中國和東協4個成員國——汶萊、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以及非成員的台灣在南海水道上有主權爭議,對峙長達數十年。南海航線是全球重要海運路徑,並蘊藏豐富的油氣。

    長期以來,南海一直被認為是亞洲衝突熱點之一,也是美中在西太平洋競逐的敏感前線。

    據美聯社看到的指導方針副本,中國與東協的聯合工作小組應根據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等國際法,努力在3年內或更早完成「有效與實質性」行為準則的談判。

    指導方針敦促雙方舉行更多會議,並開始針對最有爭議的問題談判,包含該份行為準則是否應具有法律約束效力、以及其涵蓋的地理範圍。

    美國在南海沒有領土聲索的問題,但向來強調航行與飛越的自由、和平解決爭端才符合美國國家利益。美國對中國在南海的領土主張有異議,而中國則警告美國停止插手「純粹的亞洲領土爭端」。

    約束力及外國軍隊部署問題

    中國與東協2002年簽署了一項不具約束力的協議,呼籲敵對的領土聲索國避免採取任何可能引發武裝衝突的侵略行動,例如佔領荒島或島礁,但由於不具約束力,違規行為依然發生。

    10年前左右,中國將南沙群島上7個有主權爭議的島礁納為中國飛彈保護範圍,引起其他聲索國、美國和盟友的警覺。隨著局勢升級,中國與東協便同意要協商出一份行為準則,但遲未啟動,原因包含中國和其他聲索國之間的重大分歧、以及新冠肺炎全球流行等。

    中國先前曾提議,這份行為準則應該包含「限制外國軍隊在有爭議的海域部署和活動」。一些東南亞外交官們表示,參與討論的美國盟國反對這個條款,因為對他們而言,美國是在南海海域制衡中國的重要角色。
    林宜萱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